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价研究

2007-12-29 00:00:00
中国集体经济 2007年9期


  摘要:虚拟企业是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而由不同核心能力的企业所组成的动态联合体。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是虚拟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前提保障,也是其获得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此,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的评价方法就成为了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主题。
  关键词: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评价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残酷、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危机。因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已不仅仅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本身是否具有快速的市场应变能力。与此同时,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企业也没有必要完全依靠自身有形的实体组织来经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完全可以采取跨时空、跨组织的新型合作关系,通过组建虚拟企业,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构建合纵连横的动态联盟,以迅速取得竞争优势。动态联盟下的虚拟合作这一崭新的企业经营方式,为企业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现代化电子通讯手段的发展也为企业组建虚拟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虚拟企业与传统的组织形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人才优势,虚拟企业可以超脱地域限制,网罗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众多单项优势的联合,必然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二是信息优势,虚拟企业成员来源广泛。能够充分获取世界各地的技术、知识、产品信息资源;三是效率优势,虚拟企业成员之间可以及时地进行信息交流,缩短信息沟通和交流所用的时间,快速做出决定;四是成本优势,虚拟企业打破了组织的界线,使得组织可以大量利用外部人力资源条件,从而减轻了组织内部人工成本压力。虚拟企业需要由拥有主要生产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设备或技术条件等)的企业领头,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所需要的合作伙伴,互相合作以保证快速、高效、低成本地完成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因此,研究虚拟企业的伙伴选择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合作伙伴选择涉及诸多方面,必须从多方面权衡各种因素,全面考察潜在的伙伴企业,从中做出优化的选择。如何通过对各潜在伙伴企业的特征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评估,确定组成虚拟企业的合作伙伴是虚拟企业运作成功的关键一步。
  
  二、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核心能力互补原则
  虚拟企业的构建是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伙伴企业的核心能力是虚拟企业所需要的与发起企业有别而互补的核心能力。
  (二)整体效益原则
  作为大系统的虚拟企业的总效益要大于各个合作企业子系统的效益之和,否则必有成员企业退出。
  (三)敏捷性原则
  虚拟企业是为快速响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和顾客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动态联盟,它要求每个合作伙伴都要具有较高的敏捷性。
  (四)风险最小化原则
  虚拟企业的运作模式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发起企业要正确地选择合作伙伴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虚拟企业整体的运行风险。
  
  三、虚拟企业伙伴选择评价体系的确定原则
  
  (一)全面性和完整性
  由于虚拟企业成功运作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因此要建立尽可能完备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对于候选企业的一些主要因素既不要遗漏也不要重复,保证对候选企业进行全面、综合地评价。
  (二)简洁性和科学性
  评价体系的复杂程度应该恰当,应该以科学作为基本前提。过于复杂的评价体系会使评价者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纠缠不清,从而忽视了最关键的因素,另外也由于评价者知识水平的限制影响评价体系的推广,降低了可操作性;而过于简单的评价体系则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候选成员的水平。
  (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由于市场机遇瞬息万变,候选成员在虚拟企业中扮演的角色的不同,所以对候选成员的评价指标也应有所不同。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四)阶段性
  对候选成员分阶段进行评价可以从各方面全面考查候选成员,防止候选成员的欺骗行为。另外,因为每阶段都能缩小伙伴的选择范围,从而可以简化不必要的计算。
  (五)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
  影响评价候选成员优劣的因素大都是无法用定量指标描述的,因此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建立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虚拟企业伙伴的选择是一个沿着产品的任务分解方向而进行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针对虚拟企业合作伙伴这一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虚拟企业的伙伴选择问题,如Talluri等最早提出了一个基于两阶段的伙伴选择框架;更多的研究者则考虑伙伴选择问题的复杂性,大多采用AHP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此外,也有采用数据包络分析、运用Pertri网法来研究合作伙伴的选择,这些方法对决策者的知识水平要求过高,可操作性不强,因而目前很难在国内推广。在此,本文综合考虑伙伴选择过程,并对现有的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伙伴选择三阶段模型及其实现方法。该模型不仅将抽象因素和可量化因素相结合,而且将成员间竞争实力与成员间的相容性相结合,保证了输出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有效;又因为该模型每阶段都能缩小伙伴的选择范围,从而避免了大量无用的复杂运算;当模型输出结果与现实情况相背离时还可采用调整策略,因此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四、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过程框架
  
  根据以上对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基本原则的分析,本着简洁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建立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框架(见图1)。
  
  (一)任务分解阶段
  虚拟企业的产品由多个企业共同开发并生产销售,即存在一组具有一定时序依赖关系且相对独立的子任务,这些子任务既有顺次的串行关系,也有交叉的并行关系,它们组成任务集合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