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财务视角下中小企业信用指标评价体系研究

2007-12-29 00:00:00
中国集体经济 2007年10期


  摘要:中小企业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和成长轨迹,文章在分析构建中小企业非财务评价指标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非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选取非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并计算出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值。
  关键词:中小企业;非财务评价;信用;指标体系
  
  一、非财务指标信用评价研究现状
  
  目前非财务指标的研究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分析战略与绩效的关系
  如巴泽尔(2000)通过对近3000家公司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市场地位、质量等战略具体选择和设计了一些非财务指标。但是,对如何将客户、内部经营、学习创新、雇员管理等战略具体化为指标,却未给出一般原则和方法。
  (二)从市场中发现指标
  这类研究通过上市公司股价行为和公司经营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寻找衡量公司价值的新指标或发现已有指标的新含义。
  (三)公司战略研究
  这类研究侧重的是战略,而非指标本身。
  
  二、中小企业建立非财务信用评价指标的意义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剖析
  中小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使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降低了它们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业务运作费比大企业高,但收益却相差无几,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称,不能满足商业银行的安全性需要,商业银行在信贷分配时必然会倾向于大型企业而绕过中小企业。另外由于许多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意识淡薄,加大了银行贷款风险。同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还不彻底,与现代金融制度差距较远,影响了对市场反映的灵敏度,不能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随着银行商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商业银行改变粗放型的贷款管理方式,严格贷款发放程序和条件,重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的考察,但是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沿用了大型企业的评价方式,没有为中小企业制定专门的信用评级体系,在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科学。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评级方法,给予中小企业的信用能力与资信状况公正的评价,可以避免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二)非财务信用评价体系的优点
  非财务信用评价体系是商业银行对借款企业信用评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财务因素分析相互补充,为企业信用评级提供科学的依据,相对与财务指标而言其具有以下优点:
  1、非财务指标是财务指标的驱动因素或关键成功因素。Anderson(2000)证明了顾客满意度是评价顾客未来的购买行为、商业单元等财务绩效变化的预测性指标。研究认为顾客满意度是财务绩效的驱动要素,并实证了它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2、非财务指标描述了组织内部的运营过程以及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Inner(1998)指出公司要实现不断为股东创造财务的目的,从财务指标上满足股东要求,就必须为顾客创造价值。在他们的模型中,清晰了描述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使我们深刻的理解非财务指标的合理预测性。
  3、非财务指标包含了更多的经营决策信息。许多研究者发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柔性生产系统和次品率、供货的及时性、设备的利用率等非财务指标能为管理层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做出及时的决策。
  4、以非财务指标为评价依据更能反映管理层的实际贡献。当业绩指标能够提供有关代理人努力程度方面的额外信息时,将该业绩指标包含在激励合约之中能提高对代理人努力程度估计的准确性。ONk2oXR4pLY5Mox3OwSlHg==
  综上所述,相对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具有较强的前瞻性,能够客观地对中小企业进行合理的信用评价。
  
  三、中小企业非财务信用指标体系的构建
  
  设置中小企业非财务评价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绩效指标必须定义明确且可衡量;指标体系应同时兼顾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指标体系应做到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指标体系应具有弹性。具体指标如表1、表2所示。
  (一)核心业务拓展能力
  核心业务拓展能力包括:技术指标、人才指标、产品指标、外部资源利用指标。技术指标从技术领先程度、进入壁垒难易程度、设备先进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定性分析。人才指标是指企业的领导人素质、员工素质。产品指标是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等。外部资源利用指标是企业对外部资源的利用能力。
  (二)经营管理能力
  经营管理能力是指企业利用经济资源,力求用较少投入获得较多产出的活动能力。
  
  四、中小企业非财务信用指标体系指标值的计算
  
  (一)权重的确定
  在评价体系中,为了表示不同指标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不同,应对所选指标赋权,权重大小表示指标对企业绩效贡献的大小。在本指标体系中,由于大部分为非定量化分析指标,所以采用主观赋权法——德尔菲法。首先由专家分别对一、二、三级指标赋权,各级指标的权重之和都等于1(权重的赋值如表1、表2)。然后根据各级指标的权重计算出各单项指标值的综合权重。即:
  
  (二)评价指标分值的确定
  在具体评分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评分参考标准,然后对照参考标准,根据各指标的不同表现情况分别进行打分,根据各单项评价指标的优劣分为五个等级,分别记分5、4、3、2、1分。各单项指标的权重和分值确定后,计算各单项指标的综合分值,各单项指标的综合分值之和,即为该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值。计算公式为:
  
  Wj为单项指标j的综合权重;Xj为单项指标j的分值;Xo为单项指标标准值;Zj为单项指标j的综合分值;∑Zj为综合评价值。在计算时,将Xj/Xo.100作为单项指标的评价值,将最终得分以百分制来表示;Xo在本指标值的计算过程中,取值为5。具体计算值如表1、表2所示。
  
  五、非财务指标应用展望
  
  尽管非财务指标很重要,但是它并不能取代财务指标体系,相反,它应当被视为对财务指标的有益补充。为避免对非财务指标主观性和易于操纵的批评,公司还应当考虑加强这些非财务指标的可执行性;加强对非财务指标的评估和检测;不断改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尤其是检验和证实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关系的能力;加强非财务指标的持续价值的评价,使非财务指标在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