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石模型的宿迁城市竞争力研究

2007-12-29 00:00:00李怀建
中国集体经济 2007年10期


  摘要:江苏省宿迁市是1996年设立的地级市,地处江苏省的北部,经过10余年的建设,城市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文章运用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对宿迁城市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宿迁城市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钻石模型;宿迁;城市竞争力
  
  一、钻石理论的简要回顾
  
  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波特通过大量的实际研究,以产业结构五大竞争力为基础,提出用四类要素组成的钻石来描绘竞争环境的组成,即所谓的“钻石”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这四个要素;另外,还有机会和政府两个变数。其中前四个因素具有决定性。
  第一,生产要素。它是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包括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在波特的理论中,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以及一般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产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则必须对生产要素进行持续的升级以及专业化,并将不利的生产要素转化为创新的动力。
  第二,需求条件。即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它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所在,并能刺激企业改进和创新。
  第三,相关与支持产业。相关与支持产业对特定产业的作用表现在,一方面它能促进产业创新,另一方面,相关产业的国际成功又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成功。
  第四,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第五,机会。当出现新的发明创造、全球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点变化、区域市场剧增等外部变化时,可能会削弱某国产业已有的竞争优势,同时为其他产业获得竞争优势创造条件。
  第六,政府。政府的作用在于它能够对钻石模型中的其他四个因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二、宿迁城市竞争力分析
  
  (一)城市竞争力模型的构建
  《城市竞争力的结构与内涵》一文曾(李怀建2003)以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城市竞争力的模型。本文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城市竞争力的模型(见图1),用该模型分析影响宿迁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在竞争力模型中,包含了六个因素:城市定位及城市发展战略;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城市间竞争;机会;政府。其中,前四个因素是决定性因素,后两个因素即机会和政府的作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竞争力的表现。
  (二)宿迁城市竞争力分析
  1、城市定位及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要形成较强的竞争力,首要要有正确的城市定位及恰当的城市发展战略。只有定位正确才可能选择和培育合理的产业体系,充分利用和合发挥属于自己的核心资产和生产要素的潜力,并通过竞争形成城市的竞争力。江苏省宿迁市从1996年设立地级市,在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城市性质的定位为:徐州都市圈南部重要节点,东陇海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苏北地区新兴中心城市,以轻型工业为主导,现代休闲旅游服务业为特色的生态型园林化滨湖城市。根据这个定位,确定了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即:建设具有历史底蕴、黄河新姿、人文景色、城建品味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滨湖特色生态城市。
  2、生产要素。一个城市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其发展的基础。生产要素根据其重要性不同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初级生产要素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初级生产要素对于城市的发展,其重要性已逐渐降低,而高级生产要素则越来越重要。从全省范围来看,作为一个新兴的、欠发达的城市,宿迁在生产要素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表现为:一是宿迁的自然资源丰富,商品粮、意杨、螃蟹、银鱼、石英砂、陶土、蓝晶石等,这些丰富的资源都将成为发展相关产业宝贵的原料和要素。二是宿迁拥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可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力的便利。三是可供开发的土地数量多并且价格低廉,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具有成本优势。四是宿迁已经形成了以木材加工、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玻璃建材、化工医药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可能成为带动相关产业投资并产生集群效应的龙头。五是形成了以宿迁学院为代表的一批高等教育机构,为宿迁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
  3、需求条件。除了资源供给和生产要素之外,城市竞争力的形成还依赖于需求方面的因素。需求不足会造成城市的衰退与萎缩,导致城市的发展缺乏动力。从城市内部看,与需求有关的因素包括居民数量、生活水平、居民文化水平等;从城市外部看,有人口、技术及资本的流动等区域整体经济情况等因素。目前,宿迁市在8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525万左右的人口,就人口规模和范围来看已经属于一个中等城市。本身已经满足了城市竞争力形成及发展的有效需求条件。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在如此规模和地域范围内,其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仍然处于强势的地位。根据统计,2006年宿迁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454亿元,虽然以比上年增长15%的速度为列全省前茅,但是总量在江苏13个地级市里排在最后一位。另外,在生活水平方面,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76元,在江苏所有13个地级城市中排名最后。宿迁在劳动力及人才流动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即大量的劳动力流向上海以及苏南的一些城市,而引入的人才相对较少。与江苏的其他城市相比,宿迁在多方面都处于落后地位,即使与同是1996年一起设立的江苏地级市泰州相比,宿迁在GDP总量、人均GDP、政府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对于宿迁来说可能会由于后发优势获得较快的发展。但是,需求的不足仍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的发展乃至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4、城市间竞争。城市总是处于特定的区域内,因而会面临与区域内外其他城市的竞争,包括对资本、人才、需求条件、发展战略的竞争。通过竞争,城市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并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并鼓励各自提供城市发展的创新动力,从而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状况。从地理上看,宿迁地处江苏省的北部,周围有徐州、连云港、淮安等城市,虽然在经济发展等方面与上述几个城市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仍然可以在与其中的几个城市的竞争中获得发展。比如在招商引资方面,近几年来就取得不错的成绩,尤其是浙江商人对宿迁的投资。据统计,目前在宿迁的浙江商人总数已达32000多人,总投资600多亿元,项目涉及纺织服装、机械电子、轻工食品、新型建材、生物化工以及商贸流通、房地产开发等众多领域。同时,宿迁继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获奖后,2007年再次荣获浙商(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特别奖。至此,宿迁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三次荣获“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奖”殊荣的城市。
  
  5、机会分析。机会的来源难以把握,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又会对城市竞争力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就整体经济来看,目前我国正处在高速稳定发展的周期当中,城市的发展也从中受益。同时,区域经济的重要性正日益被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作为淮海经济圈的一员,宿迁应该抓住这个经济发展的良好时机,发展适合本地经济的产业,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同时也为所处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力量。
  6、政府角色。政府的作用对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加快苏北的经济发展,振兴苏北经济,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给苏北的政策是“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苏北地区特别是宿迁市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更加灵活的管理制度,更加灵活的改革举措加快发展”。在国家提出开发西部和振兴东北的经济背景下,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了苏北,特别是格外关注宿迁,宿迁变成了“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帮助宿迁实现突破”写入了江苏“十一五”规划。在这些优惠政策下,基础薄弱的宿迁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
  
  三、提升宿迁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一)推进城市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产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则是促成产业集群及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所以,宿迁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已经具备的优势,立足于劳动力和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的发挥,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以达到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目的。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的资源状况,实行鼓励对同一支柱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技术投入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以及投融资等支持政策,培育和发展其优势产业集群。
  (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结构调整是加快城市化、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因此,要把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增强宿迁市城市竞争力的重心之一。以木材加工、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玻璃建材、化工医药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为主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持续竞争力。五大支柱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对其他行业会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逐步改善产业的结构性矛盾,逐步减少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加速实现三次产业比重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化。同时,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发展包括金融、物流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的更进一步合理和优化。
  (三)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借助在效益竞争力方面的优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包括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降低城市生活及运营成本,形成规范、高效、透明、廉洁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城市的发展及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