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随着“威斯康星”思想的提出,大学教育通过几个世纪的漫长发展,其职能从“研究高深学问”逐渐演变为“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至此,大学跳出了“象牙塔”,开始了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大学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大学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如何培养应用性的英语人才已成为英语教学探索的话题。
一、社会需要的英语能力以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在军工厂、外资企业工作多年,这些单位人才济济,其中不乏英语佼佼者,但很多人才的英语能力仅仅停留在看资料、写材料上,很多人难以开口表达,也就是存在人们常说的“哑巴英语”现象。笔者通过在通过对多家IT企业所做的相关调查表明,IT企业的中青年技术管理人员中英语过六级者占80%以上,而能熟练运用英语口语与外籍专家交谈者仅占20%左右,80%以上的中外工作交流必须通过翻译进行,形成懂语言者不懂技术,而懂技术者不能直接表达的尴尬局面,这严重影响了工作的严谨、准确和高效。在这个知识国际化的社会,如何培养
应用型英语人才,既懂技术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笔头和口头交流的人才已摆上高校教学的议事日程。
二、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
中南民族大学曾对新生就英语学习兴趣、中学学习条件等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以29人、英语高考平均分为97分的本科班为例,结果如表1所示。
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虽能认识到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同时,由于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地域、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因素的差异,导致现有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那么,如何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何就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均衡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应是大学中英语教师所研究的重点课题。
三、如何针对性地授课
美国学者Krashe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Krashen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只要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真正自由地运用第二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长期以来,的英语教学方法局限于语法翻译法,偏重于知识的传授,片面地追求卷面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听和说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传递思想的交际过程,听是理解和吸收信息,说是表达和传递信息。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应是同步的,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可以把学习和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加大语言信息刺激量,创设良好的语境,在搞好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在交际中学英语。
(一)坚持课前五分钟的Freetalk
Freetalk(自由谈)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在这项训练中,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课前由一名学生讲五分钟英语,由学生们自拟话题,谈及了校园生活,英语学习,个人轶事,班级活动,地区气候、读书心得和小故事等。
此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而且使学生们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词汇量。在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使学生Freetalk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中国学生学英语时听的一个主要来源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本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开始阶段,授课时放慢讲英语的速度,而且重复所述内容,用简易的同义词或短语解释词义,用不同的句型转换同一意思的句子,用简单的句子解释段落意思,然后逐步加深,循序渐进,尽量避免用汉语讲述。这样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听的能力。例如,在讲述一些短语时,可先用简单的词语解释词义,然后鼓励学生用其他的词或短语进行解释,并说出该词的近义词,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又加强了词语的学习。
(三)利用电化教具,突出听说训练
使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色彩鲜艳的幻灯片和录相带,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使他们能够专注地学习,而且还为他们提供语言情景,使他们不必借助翻译,通过视听,就通达到理解语言内容的目的。同时,利用学生对多媒体的兴趣,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笔者所在大学已全面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在授课时,可充分利用形象生动有趣的彩色画面及优美的音乐配音,自然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画面上的一系列动作使学生对课文已有了初步印象,学生不仅理解得快,上口也很快。在学生听懂录音的情况下,笔者就课文梗概提问。最后让学生上讲台,借助幻灯片简要地复述课文,或者根据课文内容,自行制作课件,上台讲解或表演,在体会当“老师”时,不仅充分掌握了知识点,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这样把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把语言和形象结合起来,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听其音,见其形,明其意。语言和形象两者同时作用于大脑,使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互相作用,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整个身心系统的机能,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让学生参与表演教学
交际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听说过程是一个理解和口头表达的交际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活化课文插图,进行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之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学生们在“真”实情景中,把课文里的英语真正地与生活结合起来。随着学生们神情动作的再现,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学生们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促使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有助于英语词汇和实物实景的直接联系。同时,学生们尝到了成功的甜头,这样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交际习惯也在表演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表演的欲望和才能,只要教师能事前给予一定的引导,事后给予及时的鼓励,该项教学实践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一些平常羞于开口的学生,通过经常与其他学生一起参与表演,逐步也能积极地开口说英语了。
(五)强化听写方面的练习
听写是要求将有声的课文材料转化成文字材料,它贯穿了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进行听写,并将听写内容的难度逐渐加大,从最初听写单词、短语,到听写句子,再到听写段落和课文的中心大意,由易到难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听的能力,完整地理解一篇短文,并使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把不同的词汇和句型结构应用到同一内容中去,使所学的语言易记易用。通过听写,学生的听力、发音、语法、拼写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并迅速落笔的快速反应能力。
总之,要培养应用性人才,达到新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把英语课上成名符其实的英语实践课,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模式,使学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为积极的学习投入者。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英语部;华中师范大学2005级硕士学位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