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秘的野外考察
王韦是山东青岛人,200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澳洲一所大学生物系的研究生。他的导师拉瓦德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有袋类动物研究专家。
2005年4月,王韦随同导师和另外两位动物学家一起来到塔斯马尼亚岛进行野外考察。
这是王韦第一次跟随导师进行野外考察,课题是关于克隆袋獾的研究。
出发前一天,王韦正在驻扎营地打扫临时实验室时,导师拉瓦德用对讲机通知王韦,要他将实验室里的一个大木箱送到考察地点,并一再叮嘱说,一路要避免木箱的剧烈震荡。
起初,王韦以为里面装的是实验用的玻璃器皿,可是在目的地,他却惊讶地发现,导师从箱子里拿出的竟然是几支装着消音器的自动步枪和弹药!
“拉瓦德教授,你怎么把这也带来了?”王韦忍不住询问起来,因为政府明令禁止科考队携带杀伤力较强的武器。
“这是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已经特批了!你不要管,先回去吧!”拉瓦德头也不回地回答。王韦知道导师在说假话,因为就算经过特批,最多也只能带麻醉枪,而现在带的却是杀伤力颇大的武器。
看着导师不悦的表情,王韦只好独自一人回到驻扎营地。几分钟后,他听到一阵沉闷的枪响,是他们!王韦顺着树丛的间隙看过去,不远处,一只母袋獾倒在血泊中,它胸前的口袋里,两只正在吸奶的小袋獾还在用脑袋拱着母亲温热的尸体,嗷嗷地叫着。接着,他看见他的导师和另两位科考队员把小袋獾装进了铁笼子。
看着他们几个人脸上的笑容,王韦却突然感到了不安,他知道,袋獾是一种十分危险的鼬科有袋动物,袋狼灭绝后,它就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食肉有袋类动物。它既不像狗熊,又不像野猪或狼,但兼有三者的缺点,其外貌十分丑陋。
在现存的食肉动物中,它的撕咬能力最强,号称是最凶残的动物。由于它仅产于澳大利亚南面的塔斯马尼亚岛上,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塔斯马尼亚恶魔”。
遭遇袋獾群袭击
第二天一早,科考队向塔斯马尼亚岛的丛林深处进发了。也许是昨天的枪击惊吓了獾群,走了一整天,科考队连袋獾的影子都没碰到。看着天色已晚,考察队队长拉瓦德决定就此扎营,准备明天继续搜索。
走了一整天,王韦感到非常疲倦,一进帐篷就睡着了。可还没等他睡多久,拴在帐篷附近的马突然大声嘶叫起来,帐篷内所有的人都感到了嘶叫声中的惊恐!拉瓦德赶紧冲出去查看,但他的尖叫声很快也传了进来:“克里、海斯你们快出来!”听到喊声,其他人赶忙披上衣服,拿起枪就冲出了帐篷,然而眼前的情景却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拴在树桩上的马不停地扬起前蹄,拼命想甩掉笼头。同时,在马的挣扎嘶叫声中,王韦还听到了周围树丛里有一种比狼嚎更尖细、更刺耳的咆哮声。“是袋獾!”拉瓦德接过克里手中的枪,恐惧的脸明显有些变形,“这种声音是袋獾攻击的前奏!”
还没等大家回过神,那匹马的惨叫声又将大家的目光吸引过去。只见40多只袋獾向着马一拥而上,它们一边发出令人恐怖的声音,一边用尖利的牙齿啮咬马的身体。惊恐、疼痛的马开始绝地反击,但袋獾用锋利的爪子和牙齿以更猛烈的攻击制止了马的反抗。很快,马的喉管被咬穿,鲜血喷涌而出。旋即,痛苦不堪的马瘫倒在地,抽搐了几下后就不再动弹了。仅仅几分钟后,足有300多公斤的马就变成了一堆白骨。王韦听到袋獾咀嚼骨头时发出的骇人声音,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射击!”拉瓦德突然发出命令,这些袋獾立刻就成了大家射击的目标。王韦愤怒地阻止道:“你们干什么!难道不知道他们是受保护的珍贵动物吗?”
拉瓦德转过身来,将枪对准王韦,恶狠狠地说道:“不要多管闲事,我只是想研究幼獾离开母獾后生理依赖的程度,这是与克隆计划有关的一个研究课题。我不允许任何人阻止我的行动!”
终于,王韦明白了,导师这次的科考计划只不过是个幌子,他的目标是那些幼獾。面对枪口,王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只只袋獾在枪弹下血肉横飞。
杀戮仅仅持续了几分钟,16只幼獾便失去了母亲,其他袋獾则惊慌逃窜。拉瓦德让克里和海斯把幼獾装进铁笼子,天亮后再把它们运回营地。
当一切清点完毕,已接近凌晨4点钟。拉瓦德让王韦把酒和食物拿出来,同时又安慰他说:“年轻人,不要为一点点鲜血感到恐惧。为了生物学即将掀起的这场科技革命,牺牲几个袋獾又算什么!”
“可是,我不认为枪杀袋獾是我们必须选择的做法,可以用麻醉枪啊!”王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马上就被一旁的克里冷笑着打断了:“等麻醉药发作时,母獾早就带着幼獾逃到自己的洞穴里去了,你上哪里去找?”
“王韦,你看水壶都空了!”为了打破争执局面,拉瓦德示意王韦去打水。王韦举着火把,背着水壶走了出去。没走多远,他再次听到那令人心惊胆战的咆哮声——是袋獾!王韦慌忙扔下水壶,头也不回地往帐篷跑。
“袋獾来了!”
朦胧的晨光中,王韦看到数百只眼露凶光的袋獾朝他们扑来。由于铁笼子靠近克里和海斯,大多数袋獾都向他们扑去,只有少数几只扑向拉瓦德和王韦。虽然手上有枪,但王韦有些犹豫,他实在不忍心射杀这些原本十分安静的动物。
拉瓦德一把抢过步枪,开始疯狂地射击。在密集的枪声下,袋獾成片倒下,但一批又一批的袋獾很快又冲了上来。子弹打完了,克里发出毛骨悚然的一声惨叫后,便没有了声音。
而王韦和拉瓦德此时也是伤痕累累,刚才被拉瓦德用枪攻击过的袋獾开始朝他们疯狂攻击。“快跑!”王韦拉着导师一阵狂奔。他知道,只有离开这里才能脱离危险。但面对四周浓密的树丛和凹凸不平的山路,该往哪里跑?
湖泊!跑到刚才准备打水的地方,王韦拉着拉瓦德迅速跳入冰冷的湖水中,往对岸游去。40分钟后,当他们筋疲力尽地爬上岸时,才发现身上的衣服已经成了小布条。从头到脚满是伤口,仍在不停地流血。
逃离可怕的“恶魔”岛
几个小时后,王韦和拉瓦德终于回到了设在附近村庄的驻扎营地,但没有看到克里和海斯的影子。他们找到当地村民,恳请他们帮忙一同去寻找失踪的同伴。
“袋獾长相极其凶恶、丑陋,是有名的‘塔斯马尼亚恶魔’。你们遭到它们的攻击,运气很差啊!不过,平常它们并不主动伤害人,这次怎么会主动攻击你们呢!”当地村民拿着木棍和铁叉,一边随他们往森林里走,一边为袋獾少有的攻击感到奇怪。拉瓦德和王韦支吾着,他们心里很清楚,若不是拉瓦德枪杀袋獾,捕捉幼獾,是不会惹来杀身之祸的。
当他俩带着村民来到昨夜露营地时,已近中午。在阴郁的树林里,他们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数十只全身布满弹孔的袋獾倒在帐篷四周,而克里和海斯早已在袋獾疯狂的攻击下气绝身亡,身体被袋獾吃得残缺不全,血肉模糊的躯体和森森白骨显得狰狞恐怖。帐篷边,关押幼獾的铁笼已经被咬开,幼獾也不知去向。满地的落叶和弹壳散布在人与兽的血肉残渣中,现场格外狼藉。
第二天,王韦和拉瓦德收拾东西离开了这个可怕的小岛。
在返城的路上,惊魂未定的拉瓦德将整件事情的真相告诉了王韦。原来,由于袋獾克隆工程异常复杂,花费巨大,拉瓦德为了抢在别的生物学家前完成这个计划,不惜和国际野生动物走私集团合作,以科考为名,捉些幼獾卖给走私分子,以换取科研经费。
王韦万万没料到自己所敬重的导师,竟然会为了名利参与到这么卑鄙的动物走私案中。
尽管王韦看着拉瓦德伤痕累累的脸庞十分难受,但他还是异常坚决地让司机把车开到了警察局。
为了那些无辜的袋獾,为了那些可怜而珍贵的动物,他决定亲自作证,将贪婪的导师送进监狱。
半个月后,澳大利亚警方成功地将那个国际野生动物走私集团一网打尽,而王韦则带着永生难忘的记忆和未完成的学业回到祖国。
直到今天,他还经常梦到那天夜里人兽大战的惨烈场面。现在,他就职于国内一家动物慈善救助机构,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和故事告诉大家:人和动物应该和平相处,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世界也只有一个。
〔本刊责任编辑冯 因〕
〔原载《龙门阵》总第2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