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高招:小女子“悠闲乘车”年赚二十万

2007-12-29 00:00:00
今日文摘 2007年4期


  1 她本来在一家大公司有着一份体面工作,谁知她竟辞去工作,干起了专门给出租车司机介绍“拼座”客户的生意。她把这不可思议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月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她凭借聪明才智,过上了有滋有味的“小资”生活。
  徐真是热情开朗的山东济南女孩,2001年,21岁的她从某财经学院毕业,进入高新区某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
  人们常说,广告公司“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牲口用”。这话一点都不假,徐真所在的广告公司业务非常繁忙,有时候客户的设计方案要得急,公司里的文案策划人员、版式设计师、美工就得加班。加完夜班回家,早就没有公交车了,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又不安全,就只能打车。偏偏徐真家在市区北郊,每次打车回去都要花30多元。
  坐在出租车上,徐真看着计价器上不停跳跃的数字,心里真疼啊!不是小气,实在是因为每月要打上十几天车,她就把一半多的收入花在出租车上了。
  徐真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跟父母商量搬到公司附近去住。可她的话刚说出口,就遭到父母一致反对。母亲说:“不行!你一个人住外面我不放心。”不管徐真怎么死缠烂打,母亲就是不同意。
  父母的工作做不通,那只好另外想办法了。徐真眼珠子转,计上心来——拼座,即在公司上百名员工中,寻找与自己同一条路线的人一起打车,车费由大家平摊。那不就可以大大减少车费开支吗?她说干就干,很快就把“寻找拼座人”的小启事贴在公司门口。如她所愿,竟有七八个同事往城北方向回家,都想和她拼座。
  找到拼座对象后,徐真就给原来经常拉她回家的出租车司机侯师傅打电话,说出自己的拼座计划,还说可以长期坐侯师傅的车。侯师傅一听特别高兴,一口答应下来,说一定会在约定的时间赶到他们公司楼下。
  晚上加完班,徐真和几位同事下了楼,侯师傅的车果然停在公司楼下。花很少的钱就享受到了“专车”待遇,这感觉真的很好哟!徐真一高兴,就跟侯师傅讲,公司里还有很多同事想拼座,由于人太多,她没有答应。侯师傅说:“那你把他们都介绍到我这儿来。事成之后,我给你辛苦费!”
  在徐真的牵线联系下,公司里愿意拼座的同事分成南、北、东、西四条路线,晚上由侯师傅定时接送。同事们只花不多的钱,就坐上了安全、舒适的“专车”,都觉得既方便又实惠。
  月底的一天晚上,侯师傅又送徐真回家,他递给徐真一个装有200元的红包。徐真有些纳闷,问:“侯师傅,你为什么给我钱啊?”侯师傅笑呵呵地说:“小徐,应该好好谢谢你,这个月我挣得比过去三个月都多。这点钱算是我的心意!”
  晚上躺在床上,徐真对这200元“意外之财”动了心思:看来,钱没有那么难挣啊!市区生活着上百万人,出租车有三四万辆,现在出租车越来越多,出租车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很多车整天在街上转悠却拉不到乘客,要是我能给这些出租车拉来固定长期的接送生意,相信司机们会很乐意给中介费,要是搞一个“拼座中介”,每个司机每月按营业额的5%付中介费,那将会有多少收入啊!她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兴奋不已,激动得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大早,徐真就向父母宣布自己决定辞职,去做专业的“拼座顾问”!
  2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侯师傅,侯师傅认为她的想法很好,既能帮“的哥”招徕长期稳定的生意,她也能挣一些钱,可谓是不错的双赢模式。侯师傅说,他所在的出租车队“的哥”多得是,只要有客户,打一个电话,保证随叫随到。有了侯师傅的“的哥军团”做后盾,徐真更放心了。她决定先从身边的熟人着手,因为有信任做基础,事情会好办一些。可是事情的发展并不乐观,一个月才促成四五单拼座业务。一个月只赚了600元。
  一天,徐真上网查阅关于出租车的服务信息,突然闪出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不试试在网络论坛上发帖子呢?她绞尽脑汁想出了这样一段广告词:“公交车等得人心烦,出租车贵得人心打颤!怎么办,怎么办?‘拼座顾问’帮您来解烦!本人是专业的‘拼座顾问’,与出租车公司长期合作推出拼座服务,通往城区各条线路的车就停在您的门前,花少量的钱就能享受私家车的服务,您喜欢不喜欢?”她把这个帖子贴到很多网络社区的留言板上,然后坐在家里等待“愿者上钩”。
  第二天,果然电话多了起来,网络的力量是巨大的,徐真在短短三个月内,就促成了上百单拼座业务,的哥的生意好了,她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从最初的600元涨到5000多元。
  3 随着业务越做越顺,“拼座顾问”徐真的名气越来越大。2004年上半年,有好几家出租车公司主动找到徐真,主动提出和她合作。徐真很快和这些出租车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规定只要是她介绍的客户,每次出车按收费金额的5%提成给她。
  2005年上半年,徐真的月收入突破2万元。她没有就此满足,而是乘胜追击。
  有很多人早上爱睡懒觉,起床后顾不上吃早点就急匆匆地去赶公交车上班,迟到了要扣几十元。徐真看准这个商机,不失时机地推出既省钱又便捷的“邻居拼座”方案。这个时尚新潮、方便实惠的拼座方案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她的宣传单被一抢而空。仅在南郊的一个大型社区,就有200多人报名参加拼座。
  现在,徐真再不是那个每月为几百元打的费发愁的姑娘了。26岁的她凭借聪明才智,闯出了一条别样的致富之路。
  (鲁伟达荐自《青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