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第三只眼睛”

2007-12-29 00:00:00
中学生天地(B版) 2007年1期


  主持人:小盛 指导老师:陈太赓
  本期“观点”栏目编辑作客浙江省绍兴一中分校,听师生谈——
  
  “因为早上迟到了几分钟,今天又被妈妈骂了!”“是啊,我们都17岁了,还总因为没戴校徽、没穿校服这些事被老爸老妈责怪!”
  自从杭州中策职业学校推出了“学生电子档案”起,就时不时听到同学们发出这样的抱怨。因为家长们只要在学校的网站上输入相应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学生电子档案”,自己孩子的各方面情况便一目了然。
  校园里突然长出“第三只眼睛”,有人郁闷了,愤怒地质问“我的自由哪里去了”,有人则很平静,淡然道“我问心无愧”。
  学校这样的措施究竟是否合理?爸爸妈妈的关心是否多余?我们又该在自由和纪律面前何去何从?
  
  被囚禁的青春
  黄建强
  
  校园多了项“新新科技”,老爸老妈长了双“千里眼”,我们的校园生活毫无遮盖地暴露在父母面前。18岁时,最后一块不在老爸老妈“监控”范围内的领地也被侵占了。
  我们不是刚出生的袋鼠,需要躲在母亲避风的口袋中才能长大,我们是校园中充满活力的青春少年,渴望自由成长,不想拥有被囚禁的青春。
  每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拥有一片秘密花园,那里或许会挂满“无知”,或许会结着“冲动”,可那是一片我们的自留地。只要我们不荒废它,种花、种草、种果树,由我们自己来选择。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正在一座大型的迷宫中行走,身旁不远处便是围墙。路是规定好的——不断前行,遇到障碍便转弯,如果在行走途中不慎擦碰了围墙,警报便会响起。
  虽然“学生电子档案”也不是完全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但会让敏感的我们感到缩手缩脚、惶恐不安。恣肆的青春将会在监控下继续还是消失?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们要成绩,要品质。也需要自由。
  
  它不是潘多拉魔盒
  陈 娜
  
  有人竟然把“学生电子档案”看作家长的“第三只眼睛”,这太偏执了。记得费孝通说过,在父母眼里,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即使再忙再累,父母都会为孩子让路,愿意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
  可是总是听到大人们抱怨“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不想;我想走进你的世界,你却不让”。十七八岁的我们确实渴望独立自由,可又怎能自负到要远离父母,对他们说“爱不爱我无所谓”。
  “学生电子档案”并不是潘多拉魔盒。它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友好使者,正是它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迟到、没戴校徽事小,可是这背后的态度却事关人的一生。没有父母师长一次次不厌其烦的提醒,我们岂能养成良好习惯?也许忽然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已告别幼稚和冲动,走向成熟和理智。原来是可爱的父母在我们心中安了一双明亮的眼睛。
  
  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他们
  蒋潇婧
  
  轻点鼠标,校园生活的每个细节就会呈现在父母眼前,他们会为我们早自修迟到、没戴校徽、没穿校服而心烦。我觉得学校这样做有些夸张,拿这些小事搞什么“管中窥豹”,这实在是大人们的一厢情愿,更何况这样做只会让家长更加不放心,觉得孩子永远都长不大。
  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情况是必要的,但该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告诉他们,这是我们和父母交流感情,促进家庭和睦的大好机会。我习惯在每天的晚饭时间,和爸爸妈妈聊聊学校里的事情,让人开心的、令人沮丧的、琢磨不透的……或许,我偶尔会报喜不报忧,会私藏一些小秘密,可我依然觉得,爸妈见证了我成长的每一分每一秒,分享了我的快乐与忧愁。
  雏鹰要飞翔,唯有广阔的天地才属于它,唯有飞翔才能让它真正成长。
  
  自由在哪里?
  张 瑾
  
  我们的确需要一些私人空间,可这和我们遵守纪律并不矛盾。
  试想,即使没有这“学生电子档案”,学校同样会有类似的记录,父母想要了解我们的表现难道还不容易吗?
  有人抱怨,被“电子眼”盯着,我们还怎么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难道没有它,我们就能旁若无人地迟到早退,张扬放肆吗?有没有这双眼睛,对于一个行为得体的学生来说,其实是一样的。在我看来,先做好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样才能真正自由。个人的价值不是靠一味拔高“个人自由”建立起来的,这样的自由是渺小的、肤浅的,这样的我们也将是脆弱的。在遵守校园规则和“追求自由”面前,我选择前者,因为它能让我打好人生的基石,它能让我通向更广阔的自由。
  
  学生电子档案是好是坏,看你怎么利用它了。我觉得可以忽略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多记录在成长中更有意义的足印——又学会了,又进步了,又一次超越了自己,又长大了……这样的电子档案会显得更有人情味,更受学生欢迎。它会成为属于学校、孩子、父母的共同财富。
  陶雅芳
  
  作为一名住校生,我倒希望爸爸妈妈能多了解些我在学校中的举动。如果有“电子档案”,我会以此鼓励自己做得更好些,尽可能展现更完美的自己,不要让爹妈操心。这会让你感觉,不是一个人在努力,似乎在别人的目光下活着会更有动力。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祝浩锋
  
  同学们对校园里的“电子眼”抱怨不止,还动不动给它上纲上线,什么“笼中鸟,池中鱼”云云。我认为不要把责任都推给身边的人和环境,学生电子档案并不可畏,可畏的是那些日夜惦记失去自由的心。如果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什么违反纪律的行为,“电子眼”有何可惧?因此,不必抱怨,只要调整好心态,顺其自然即可。
  鲁维特
  
  主持人的话:
  年轻的我们总是喊着要活得潇潇洒洒,但倘若连在别人的目光下泰然自若都无法做到,又如何潇洒自如地享受自由?人总是活在众多目光中的,可自己的人生却要自己打造。坚持自己的,对自己负责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