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Agent的林产品供应链管理框架构建

2007-12-29 00:00:00孟利清
中国市场 2007年8期


  摘要:文章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指导,利用Agent软件所具有的自主推理、自主决策、动态适应性和敏捷反应性等智能功能,建立了基于多Agent的林产品供应链管理框架并对框架系统的功能特点,基于多Agent的林产品供应链管理框架思路、供应链系统模型、基于多Agent林产品供应链系统模型中的核心企业运作模型、Agent信息通信模型做出了分析与表述。
  关键词:多Agent;林产品;供应链管理;
  
  一、 关于林产品
  
  林产品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生产与生活原料。林产品是指木材及以其为原料的各种产品和林下产品,也包括竹林产品、营林产品等。从林产品的定义可以看出,林产品所包含的产品范围、类型是比较宽泛的。因此,以林产品中的某一类产品的微观特点来概况整个林产品的特点是不科学的,故一般来说,对林产品特点的界定往往基于宏观层面。但在对某个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时又必须明确到具体产品的独有特点,这样才能保证对所研究问题的科学性。人造板产品在国民经济生产中的消费量较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例如2004年,我国胶合板、纤维板和中密度板以及刨花板生产占木材消耗总量的78.5%,由此可见,以木材为原料经加工的林产品在我国林产品消费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之考虑到这类加工林产品的供应链较长、较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它类型林产品供应链管理具有示范作用,故文中所称的“林产品”即指这类加工林产品。
  
  二、基于多Agent的林产品供应链管理框架构建
  
   实现有效的林产品供应链管理的首要问题是构建科学、协调的林产品供应链框架。构建这个框架的技术手段是否得当是实现林产品供应链管理成败的关键。Agent是一个具有自适应性和智能性的软件实体,能代表用户或其它程序,以主动服务的方式完成一项工作。多Agent系统由多个自主或半自主的智能体组成,每个Agent或者履行自己的职责,或者与其他Agent通信获取信息互相协作完成整个问题的求解。与单Agent相比,它有如下特点:社会性:Agent处于由多个Agent构成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某种Agent语言与其他Agent实施灵活多样的交互和通讯,实现与其他Agent的合作、协同、协商、竞争等。 自制性:在多Agent系统中一个Agent发出请求后,其他Agent只有同时具备提供此服务的能力与兴趣时才能接受动作委托,即一个Agent不能强制另一个Agent提供某种服务。这一特点最适用于学习者特征的获取。协作性:在多Agent系统中,具有不同目标的各个Agent必须相互协作、协同、协商对未完成问题的求解。本文运用多Agent具有的功能来建构林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框架,能从技术上保证高效、灵捷地实现林产品供应链的智能化运作即通过多Agent技术能将核心企业即木材加工企业与上游的木材原料供应企业和下游的加工林产品销售企业连为一体,使核心企业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甚至能按订单进行生产,实现零库存,从而最终提高核心企业与供应链相关企业的持续核心竞争力。
  
  三、 框架系统的功能特点要求
  
  加工林产品供应链上各企业联盟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即不仅要满足自身利益要求,更要协调满足供应链高效的智能化运作要求。为此,基于多Agent的林产品供应链管理框架系统所解决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主性方面。林产品供应链上各企业都有自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故这个供应链的构建目标之一是框架系统中的多Agent功能必须要兼顾供应链上各相关企业的自身利益的需求;第二,协同性方面。林产品供应链上的单个企业必须协同其相关各企业的行为,才能促使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盟一致趋向实现灵捷响应市场的目标。为此,框架系统中的多Agent功能必须具有协调性;第三,分布性方面。由于林产品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的分布上显示出明显的分散性。因此,通过框架系统中的多Agent功能要能达到克服它们之间的沟通障碍的目的;第四,动态性方面。顾客需求的不断改变必然造成市场的波动,通过框架系统中的多Agent功能必须要能动态地实现林产品供应链动态满足市场的要求;第五,复杂性方面。林产品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在不断关注市场变化和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还有必要关注与其紧密联系的相关企业,而这些关系是复杂的。框架系统中的多Agent功能必须能够逻辑、清晰、有层次地表述这种复杂性。第六,敏捷性方面。供应链的建立及其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促使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盟要能及时反映并响应市场的变化,形成持续竞争能力。因此,框架系统中的多Agent功能必须能够体现这种敏捷性;第七,异质性方面。林产品供应链上企业各自具有不同的信息操作平台,故而形成异质性,异质性的存在会给企业之间的交往形成障碍,需要通过框架系统中的多Agent的通信模块功能来消除这种异质性。
  
  四、基于多Agent的林产品供应链管理框架体系
  
  1、基于多Agent的林产品供应链管理框架思路
  基于多Agent的林产品供应链管理系统要能较好地满足林产品供应链的构建特点和功能要求,其实现形式必须通过多Agent的层次模型来完成,本文将其分为系统层次和运作层次。系统层次解决基于多Agent林产品供应链上各企业的构建关系,运作层次解决基于多Agent林产品供应链上单个企业内部以及联系媒介(如物流、信息流、银行等)和功能扩展等问题。无论是系统层次还是运作层次,其构建逻辑必须要以能实现林产品供应链的高效与灵捷响应市场能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根本。在这里,首先提出基于多Agent林产品供应链的系统模型。其次,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运作层次模型即林产品供应链上的主导企业即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内部运作模型、信息通信模型和动态加载能力组件。
  
  2、基于多Agent林产品供应链系统模型
  该系统结构以木材加工企业为核心企业,核心企业通过联盟策略联系其上游的木材原料供应商和下游的林产品销售商、林产品顾客服务。联盟策略需要满足林产品系统模型要求的自主性、协同性、分布性、动态性、异质性、敏捷性等,以理顺林产品供应链系统模型中的复杂关系。林产品供应链管理联盟策略实施的关键点是需要强有力的软件技术支持,根据以上分析基于Agent的软件技术可有效满足林产品供应链联盟策略中所需的技术要求并可形成林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网络化,所以基于多Agent的林产品供应链系统模型是最终实现林产品供应链框架设计的首要保证。
  
  3、基于多Agent林产品供应链系统模型中的核心企业运作模型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基于多Agent的林产品供应链系统模型中,供应链上的企业可分为四类,以木材加工企业为核心企业,它向上联系木材原料供应商,向下联系林产品销售商和林产品客户服务商。每一类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生产运营特点,很显然,它们具体的企业内部运作模型是有区别的。鉴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仅从共性的角度,以木材加工企业为对象,给出其内部运作模型。其他相关企业和媒介的运作模式可参考木材加工企业运作模型。
  基于Agent的木材加工企业内部运作模型以生产计划Agent为主导,向上接受企业决策机构和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向下联系原材料采购部门、原材料库、生产车间。横向上还需建立:数据库Agent以储存企业发展与供应链整体运作所需要的数据资料;学习Agent以形成企业自组织学习的运行系统;通信Agent和接口Agent则用来克服供应链传递上的异质性以使木材加工企业与供应链上其它相关企业能更加协调与合作。
  
  4、核心企业的动态加载能力组件
   动态加载能力组件可为林产品供应链运行环境的改变而赋予Agent不同的功能。组件加载Agent功能主要提供对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系统实施进行支持,支持行为的实现来自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