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对“国学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融国学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选用适当的内容,采取适当的方式,以求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国学 思想政治工作 启示
简单地讲国学即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学术,主要研究内容则是源远流长的经、史、子、集。
“国学”概念的提出和对国学有意识的强调,即所谓“国学热”,可以看作20世纪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思潮或文化自觉。国学热“点火”于20世纪初,升温于20年代,经半个多世纪的“冷寂”期,80年代发生“寻根”热, 90年代国学热再次升温,至今。以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国学院为标志性事件,国学重新成为高频使用的词语,被读书界、知识界、文化界纳入研究视野。电视《百家讲坛》栏目的热播,是国学热的一种反映。
一、对待国学再度勃兴的基本态度
正视:江泽民同志曾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的政治优势”。
思想政治工作者责任大,任务重,我们要正视国学再度勃兴的事实,不能回避和视而不见,要以宽广的胸怀、开放的眼光和理性的判断,勇于、善于接受这一事实。如果人为地自己设置“盲区”和“禁区”,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显然是有害的,至少会使自己陷入无知和被动。
分析:对待国学,要持一种清醒的批判态度。社会学学者李银河认为“国学可以研究,前提应为批判”。历史上对于国学(特别是儒家和被孔子以后被改造了的儒家)是阻碍了社会进步还是维持或推动了社会进步,是应该全盘继承还是全盘否定还是部分继承、部分否定,都有过相当激烈的争论。我认为,一要留住民族文化的根,二又要打破老“酱缸”,也就是要“扬弃”。在这个问题上既要目光如炬,还要分条缕析,作冷静、全面的考察与分析。
筛选:在正确分析的基础上,筛选那些能够促进当前社会进步,能够有利于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国学内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组成部分。
二、运用适当的教育方式
据《大河报》报道河南驻马店上蔡县的慧光文武学校实行封闭式国学教育——100余名4—13岁的孩子在这里诵经典、习武术、练书法;全封闭管理,三年不准回家;饭前念感恩词,长年吃素,张口谈因果报应,见到客人90度鞠躬问好……记者采访了一位教师对此事的看法,教师认为,德育教育不能是孤立的,不应该单独为孩子设立一个“世外桃源”,还得让孩子到社会中学习做人。记者还采访了一位工程师,他认为:如今孩子不孝顺父母,成人不讲诚信,只追求功利,快把伦理道德丢光了,虽然不赞成封闭式管理和长期吃素,但是这种从孩子抓起、光复传统美德的思路值得肯定。我认为,传统美德教育是进行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既不能培养“遗少”,也不能培养“洋少”。
对于设立“国学院”,有些国学研究方面的专家、教授也怀疑用这种方法造就不出“国学大师”。我认为倡导国学的积极意义着重在于: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保存民族文化的血脉。
中山大学中文系创下了一个“奇迹”——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全国高校中首倡加强“国学”基本功训练,在大学一年级要求大学生完成“百篇作文”以强化写作训练。从1984年至今,中山大学中文系这项强化训练制度已经推行了20余年。20年多前,他们敏锐地发现,不抓学生的基本功不行了——这些学生的知识结构普遍“虚弱”,只会应试做题,没有多少人文素质。中山大学的老师们下决心率先探索一种硬性训练基本功的做法——规定学生在入学头一年就要读好100本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同时要写好至少100篇题材自由的作文。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该系开始逐步形成一个贯穿大学4年的强化基本功系统——一年级100篇作文,二年级8篇读书报告,三年级写学年论文,四年级写毕业论文。1997年中大中文系又在本科生中增加了一门必修课《古代典籍导读》。
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做法可以给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借鉴。
有些工科院校,定期举行人文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做客,讲座、交流,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举措。
三、注意国学和作为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敏感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妥善地处理这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红学家冯其庸认为(http://cul.sina.com.cn 2005/06/20 16:24北京晨报记者 代小琳/文):国学不是凝固的而是发展的,他主张国学增加西域学。
我认为所谓国学一不是越“老”的才越是国学,二不能将本国文化狭隘地理解为与外国文化没有丝毫的关系。西域在历史上就是几种文化体系的交汇点,那么西域学也不会是百分之百的中国化,再如我国的宗教文化应该属于国学的一部分,但是我国宗教文化中的佛教文化明显是由印度输进又经过了加工改造的。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有理由把不到百年历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学的组成部分。吴江文在2006年1月27日的《文汇读书周报》撰文指出:“一是研究国学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历史唯物史观应看做是研究国学的‘导言’。二是现在研究国学除了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外,其重要目的之一是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扎根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试观百年来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作总的说很不够,有时甚至莫名其妙的在‘左’倾教条主义和‘左’倾空想共产主义的场地上发疯地跳舞,弄得灾难临头。我想这和马克思主义脱离中国历史土壤有关。
由此看来,今天要借国学研究,将从西方引进的马克思主义重新植根于中国优秀的(而非糟粕)传统史学和传统哲学思想的土壤之中,是指在中国环境中重生新芽并开花结果,也就是说,是马克思主义成为真正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照抄照搬的西方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我认为吴文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应丰富多样
这是国学再度勃兴给我们的直接启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十分明确而单纯,那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却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把握社会文化的发展脉络,迎接社会思潮的不断变幻,并以正确的态度和明智的选择,采用恰当的方式,取得满意的成效。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许博渊.振兴国学:恋旧莫如创新.http://cul.sina.com.cn ,2004—12—17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吴江文.国学与马克思主义[N].文汇读书周报,2006—01—27
[3]李银河.国学可以研究,前提应为批判 http://cul.sina.com.cn ,2005—07—06新京报
[4]覃爱玲等.共同推进:人大国学院成立背景揭秘.http://cul.sina.com.cn ,2005—06—14.瞭望东方周刊
[5]王锟.国学就是孔子儒学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02—16
[6]吴春燕.国学基本功有多重要?专家为青少年素质忧心忡忡.光明日报[N],2005—02—03
[7]纪宝成.重振国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意义[N].光明日报,2005—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