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学术腐败问题剖析

2007-12-29 00:00:00王晓杰
中国市场 2007年18期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学术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认清高校学术腐败的表现形式,深入探究其产生根源,进而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对于净化高校学术风气,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学术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 学术腐败 问题剖析
  
  一、我国高等学校学术腐败问题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学术腐败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这其中最为露骨的是将他人的文章或著作更换题目和作者,另投报刊出版社发表,最为常见的是在论著中部分窃取一个或多个他人成果,而未作任何说明。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某大学教师李斯的学术专著《跨掉的一代》,几乎原文抄袭美国学者约翰·泰退尔的专著《裸露的天使》;海南师大某教授夫妻被指剽窃学生论文;东南大学某教授师生合名论文被指抄袭;2002年1月9日,《社会科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北大博导剽窃,叫人如何不失望?——评王铭铭<想象中的异邦>抄袭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的文章,震动了中国学术界。
  片面追求论文数量,学术泡沫化现象严重。在功利目标的趋动下,相当一部分大学师生片面追求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为论文而论文,科学精神荡然无存。武汉某学院的一位教授,2003年共发表65篇SCI论文,平均不到一周就发表一篇;东北某大学有一对教授夫妻,平均一天就发表一篇SCI收录论文,一年收入过百万;另有某高校的一位院士,10年来发表SCI论文500篇,是名副其实的“SCI大师”。论文数量的急剧增长和论文质量的大幅度下降并存。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TMD)每年发布的《国际竞争力报告》,1998年中国的科技竞争力还排名第13位,但2003年急剧降到第29位,而且近年一直在这个附近徘徊。根据中科院的统计,2004年中国发表的论文总数是世界第9位,但是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仅排在世界第124位,论文数量增长与质量下降并存。
  捏造或伪造实验数据。为了追求科研论文的面世或获得相应的功利如学位、职称、荣誉称号、津贴,相当一部分高校师生在其实验报告或论文数据中伪造、修改甚至编造相关数据。比较典型的事例是原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兼任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欺骗行为,肆意夸大事实,欺骗鉴定专家、上海交大、新闻媒体,当事人陈进已经受到了上海交大、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的严厉处罚。
  科研项目立项、结项违规操作。当前科研课题在评审过程中问题多多,对于资助力度较小的一般课题、青年课题,要经过通讯评议、初审、终审等程序才能立项,而对于资助力度大的重大课题、专项课题等,则往往是因人设题,定向资助,大笔经费流向特定的机构和个人。其结果是导致有能力、有时间、缺经费的,不能“雪中送炭”,而一些有关系、有办法的,利用课题多头立项而管理部门信息不通,同一研究改头换面获得多方资助,研究内容与深度都没有实质性的改进。
  科研成果评奖不规范。现在各级科研评奖似乎已形成一种惯例,即重关系、打招呼,对评审对象亲疏有别、标准各异,评价科研成果重数量轻质量,形式主义严重。个别评奖甚至成了某些权威、官员照顾各种关系,实现各种目的的利益瓜分活动。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学术腐败现象广泛存在,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最主要的是,它直接毒化了学术空气,阻碍了中国学术研究的正常发展,影响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冷静的审视一下当代中国高校学术,我们就会发现:真正原创性的著作凤毛麟角,或复述传统之言,或转述西方之说,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高校大多数科研人员的谋生之道。在当代中国高校,能用自己的语言、逻辑、思想演绎整本学术著作并提出创新性学术体系的学者几乎没有。无庸讳言,当前中国高校的学术研究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文化危机。
  
  二、高等学校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
  
  透过高校学术腐败现象的林林总总,笔者认为其产生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下方面:
  1、学术评价体系不完善,现行学术评价制度漏洞百出。现在各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均要求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而这种“核心期刊”体系的确定本身就存在弊端,惟“核心期刊”论的学术评价方式严重地恶化了我国的学术生态。迄今最受关注的“核心期刊”目录主要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04年第四版)、南京大学出版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0年),大多数高校均以这三个目录为基准,颁布自己的目录,作为量化考核的依据。这种考核体系,操作便利,标准清晰,看似十分合理,但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核心期刊”产生的初衷是为了各大图书馆在收藏期刊上有所依据,使有限的图书经费得以充分利用,并非做为评价学术研究者的标准。其次,“核心期刊”评定依据主要是其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而行政级别并不能与学术水平划等号。第三,各学科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专业期刊数量及用文范围不一,不加选择的搬用核心期刊表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第四,单纯以论文发表数量来评价高校教师极不合理,评定体制应当多元化。课堂教学应该做为一种重要的考核标准,有些高校教师偏好于“述而不著”,其学术水平却很高,而现行的评价制度却忽略了这一点。此外,教师积极参加社会思想文化活动,经常阐发对某些社会问题、文化现象的见解与思考,造成良好的社会影响,亦应做为考评内容。
  2、学术评价上的食洋不化,导致评价目标的“异化”。当今中国高校普遍存在一种SCI崇拜现象。当今中国各高校都十分重视三大检索工具,即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而其中尤以SCI最受推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费城的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其选刊因子包括期刊出版基本标准、编辑内容、国际化程度、引文记录等,其中影响因子是最重要标准之一。现在国内大多数高校重视SCI本身并没有错,错误之处在于只重数量,而忽略了由影响因子所决定的论文的质量。在各种名利的诱惑下,相当一部分高校学者的实用理性倾向明显,单纯的为检索而发表论文,同一成果被拆分成多篇文章发表,同一实验被分成多种角度阐发,科学精神荡然无存。近年来我国以SCI为导向的学术研究实现了数量方面的强劲增长,但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及学术大师的产出与之根本不成比例。国际学术界广泛使用美国费城“科学情报研究所研究成果被引用次数的资料库”作为一个科学研究人员对本领域研究贡献大小的一种测度。该资料库2002年发布的版本指出,能够进入“高频率被引用人员”档次的研究人员,中国(包括内地和港澳地区)总数为13名,其中只有3名是在内地工作的,其余10名都是在香港工作的。而在人口只有2000万的澳大利亚,能够进入这一档次的研究人员就有79名。2005年科学论文被引用最多的全球前20名科学家中,有10名科学家在美国工作,7名在日本工作,俄罗斯、德国、英国各1人,我国学者榜上无名。
  3、学术制度有效供给不足,导致高校的学术浮躁与急功近利。所谓学术制度,就是指社会或学术共同体,为保障知识创新,为人类提供知识增量目标的实现而确立的系统的、用以规范和引导学术人学术活动的行为准则,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政府或学术机构制定的用以规范、引导学术人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当前我国高校学术腐败的产生与学术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有明显的因果联系。首先,学术法律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相关的学术法律制度在内容上存在着缺陷,难以保证学术法律制度目标的实现。如当今大量存在的抄袭、剽窃行为,相关的法规中并没有清晰的定义,使得在具体实践中人们难以弄清学术活动中合理借鉴与抄袭的界限。此外,对学术界的违法违规行为,相关法规处罚力度太轻,难以起到震慑学术腐败行为的作用。其次,学术评价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各种专家委员会,其具体的运作机制存在较多问题。
  
  
  三、对治理高等学校学术腐败问题的相关政策性建议
  
  1、应建立和完善学术监察制度。要加强相关制度和规范建设,发挥各个学术环节中“守门人”的监督和防护作用;积极开展学术批评,把学术歪风消除在萌芽状态;参照国外惯例,在高校建立学术道德委员会或反学术欺诈工作委员会之类的组织,调查和处理有关学术违规事件。应当建立学术查新、查假制度,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应建立专门的查新、查假机构,认真审查学术成果的科学价值,并以此做为科研人员的评价奖励依据。
  2、大力推行学术成果的同行评议制度。所谓同行评议是指针对涉及研究工作的某项事物,聘请在该领域或相近领域工作的专家,运用其专业修养,就对象的学术水准及相关价值作出评价的活动,其评价结果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当今学术发展日益分化,通晓所有领域的百科全书式的专家并不存在。同行评议是国内外公认的最为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是评价学术成果的最基本手段,它可以有效地避免行政权力干预及学术权力寻租。当然,在具体操作上还应严格标准,规范程序,例如,应在同行评议中实行双向匿名制、利益相关回避制及无计名投票制度等。
  3、对学术论文的评价应重在影响因子指标和即时指数指标。所谓影响因子,即用某刊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除以该刊刊载的论文数,它表示期刊中每篇文献的平均被引证程度,平均值越高,就表明该期刊论文被引用的程度越高,影响越大。所谓即时指数,是指期刊文献当年被引用的程度,实际上也就是某刊最新一年的影响因子,其数值越高,表明该期刊论文被引证的速度越快,论文的影响力也就越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该期刊论文的质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必须注重成果引用等客观量化评价、社会影响等指标的设置。影响因子指标和即时指数指标的实际应用,可以正确地评价学术成果(特别是学术论文)的质量,有效地避免当前重量轻质的学术评价倾向,充分体现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这对于提高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推动世界性的学术精品及学术大师的产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4、进一步完善学术评价异议制度。学术评价的事前异议与事后异议均应受到充分重视。所谓事前异议,就是指一项学术成果在进入评审领域之前就必须接受公众审查和监督的一种异议形式。其具体实施可以借助社会公众的力量的审查和监督而将一些学术次品挡在正式评审领域之外,可以避免评审人员无谓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也可以保证评审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真正有学术价值的成果进行认真评审。此外,还应正确借鉴国外大学的排行技术,全面改进高校教师的人事、职称评聘制度,科学规范学术期刊的审稿制度和署名制度。
  作者单位:江霞,吉林师范大学;王晓杰,吉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