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期,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面临的新课题,河南理工大学在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总结构建了以学生创新行为为主体,以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为内在目标,以规模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依托的“22131创新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在大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育人功能,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高校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把培养造就创新性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只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1]。”教育部长周济同志说:“中国的大学要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这些都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围绕如何提高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对高等学校提出了历史性要求。对此,河南理工大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总结构建出一套有特色的“22131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提出
学校的育人目标总体上是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课堂”来体现和落实的,教学实践环节是主渠道,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业务素质,也培养学生的非业务素质;“第二课堂”课外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是教学主渠道的有益补充和拓展。“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提出,是依据素质教育观念对新形势下学校育人工作的思考,主要着眼于利用“第二课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是对学校教学环节主渠道的有益补充和拓展,可以说“22131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是学校“第二课堂”中的教学计划。河南理工大学总结构建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是以受教育者为指向的网状闭环模式。本文旨在通过以受教育者为指向的网状闭环功能性模式,从激发意识、补充能量、提供力量及其方向等角度来描述进而理清能力导向的创新教育各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和作用。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
1、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1)因素的主导性。创新教育模式中因素的选择对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该模式应该能够反映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各个方面,要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合理性[3]。
(2)对象的主体性。创新教育模式中活动的规划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一种制度化的方式实现学生对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和成长设计。
(3)途径的可行性。创新教育模式是两个课堂相结合的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改革要求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推翻两个“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界墙”,该模式是纳入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推动两个为一体的教育和培养方式,是两个课堂相结合的成功做法。
(4)体系的完整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涉及学生素质的方方面面,旨在保证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培养,真正做到提高“全面素质”。该模式的构建能体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体现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水平,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5)校院两级相结合。从长远看,模式要包括学校总体方案和各院系方案两部分,校级方案包括育人工作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安排;院系方案包括面向学生的具体实施方案。模式的制定和落实必须充分调动校院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在总体思路上全校一盘棋,在院系具体活动项目格局特斯的局面。
2、模式设计的内涵与实施
具体来说,“22131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各选择因素的性质和影响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有必然内在关系的5个组成部分:
两个报告: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学术报告、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术报告——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氛围,作为学校创新教育的常项工作。每年近百场院士、专家、教授、企业家讲座,配以覆盖多学科的博士讲坛、创业论坛、青年学生论坛,营造氛围释放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消除了学生w9B/zVQImUUPcq6EhHZ7rg==对科技创新的神秘感,吸引广大学生加入到科技创新的行列中来。
两项训练:“步步高”大学生科技攀登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支持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发研究,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活动平台。近年来,学校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修订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设科研训练学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通过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无偿支持学生自主提出的学术科技创业项目的开发、研究,对学生中蕴涵的创业思想和创业项目采取基地化建设模式和项目化运作方式加以培养;通过组织有效的团队,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技能训练,使广大学生的创新才能有了“用武之地”。
一个体系:以“挑战杯”为龙头,建立科技竞赛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竞争交流。创业实践完成以后,需要对其成果进行评估交流,而各种学科竞赛是实现创业成果竞争交流的有效载体。以“挑战杯”为龙头的竞赛体系包括“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大赛、企业管理模拟挑战赛”等五项赛事,自主选题与命题相结合、专业命题与非专业趣味命题相结合,“挑战杯”是核心,各大赛成为“挑战杯”的重要来源和补充,形成了“一点多足”的科技竞赛体系格局。该竞赛体系在内容上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在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每年都有科技成果问世,为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提供广阔的竞争交流舞台。
三项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广泛推广应用创新成果。近年来,我校围绕“育人”主题,扩展实践内容,加强基地建设,尝试专题社会实践,形成了全方位社会实践的格局。在生产实践中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激发科技创新灵感,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在学校的引导下,学生们自发成立了“天文爱好者协会”、“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创业计划者协会”等各种科技协会和科技发明兴趣小组,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跨学科、专业交叉正成为科技社团发展的新趋势,学生社团成了创业灵感的集散地。
一个中心:大学生开来创业中心——探索创业教育,推进创新成果转化。2001年学校以创新的精神、思维和工作方法,在总结以往科技创新实践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学生开来创业中心”。包括经营、管理、销售、开发在内的各项运作均由学生操作,按照现代企业模式运作。中心借助学校的技术优势和经费扶持,并争取社会资金,由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经营,开发研制、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实现了从创新走向创业,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延伸,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自主创业的能力。
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能力导向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在河南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根据调查显示,76%的学生认为学校现有的科技创业活动对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显著作用。一批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河南省第三届“挑战杯”竞赛中,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科技制作类和小发明类作品进入终审展评的总数名列全省高校第一;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18项;2006年第四届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河南赛区金奖。王超同学自主研发的计算机外设产品“意盒”,2006年5月获得德国国际发明技术科学博览会金奖,并被列入“2006年国际成果重点转化实施工程”。王超正在进行的“多功能痰涕一体箱”的研究,已被纳入“全国21X重点专利实施工程”。
三、结论与思考
牢固树立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教育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前提。高等教育的首要社会职能和根本的社会价值体现就在于培养人才,大学创新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根本性的任务。中国的大学要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数以万计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必须牢固树立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教育观,坚持教育中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协调一致,坚持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的协调一致,坚持教育学生做学问、做事与做人的协调一致。
优化高等学校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学校环境是指对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学校因素,包括校长领导、学校管理、创新氛围、教学评估等。任何一种学校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校长是关键,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校长,才能为个体的创新能力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教育管理部门也应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为学生服务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选择性要求;要以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学术氛围为工作重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增强教学评估的全面性,在学生评价体制上,应实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体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导向和过程。
推进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被国际上高等教育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才能培养出来,而高校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条件,缺乏双师型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存在较大困难[4]。校企合作有利于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保障。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发挥主要的作用,没有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就难以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5]。要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把传授教材为主要目标变为以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在学习中发挥内在的潜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R],2006.6(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2]周济.注重培养创新人才 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4-9.
[3]王晓梅.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Z].河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申报材料,2003.8.1-4
[4] 吴启迪.开创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06(13):5-6.
[5] 刘刈.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61-62.
(编辑 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