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一批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构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06年2月13日,商务部向全国发出通知,部署在全国实施“双百市场工程”。
弹指间,一年已过。“双百市场工程”实施的效果如何?影响如何?前景如何?业内人士无不观望等待。
2006年年底,《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由于“双百市场工程”的实施,每年将新增交易额500亿元,增加就业150万人,并使2亿城市居民吃上放心菜。前景令人振奋!
2007年1月29日,“双百市场工程”作为一项重大惠农利民工程写入被称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并通过新华社全文发表。这无疑是对“双百市场工程”的积极肯定和大力支持。
2007年4月18日,商务部、财政部又联合发出《关于2007年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商务部、财政部决定,2007年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并对有关建设改造项目予以资金支持。”
两天后,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现场会在广东东莞信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召开。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出席了现场会并讲话。他强调,“双百市场工程”是一项重大惠农、利民工程,是解决农产品“卖难”的有效途径,也是商务系统推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会议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双百市场工程”的继续实施进行了部署,指明了方向。而会上相关数据的发布也展示出了“双百市场工程”实施一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双百市场工程”现场会的召开情况以及一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本刊特推出“聚焦‘双百市场工程’”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