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指出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 电子商务 农村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的重大任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推进和加入WTO的竞争压力,在一些农业经济发达地区,正在从以往单纯的生产者的角色转换为生产经营者,直接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复杂市场的残酷竞争,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显得极其重要;在一些农业经济不发达地区,信息闭塞造成的买难卖难生产决策难等顽疾也一直是制约农村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桎梏。
在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如果我们能将其时空优势、速度优势、成本优势、个性化优势、信息优势、便捷优势等应用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把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赋予农民,对缩小数字鸿沟、加快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维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意义是深远的。
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1、信息的获取对观念转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村信息和知识非常贫乏,而且没有形成完整的传播体系。农村所需要的知识不能有效地向农村转移,指导农业生产,很多农村对外界是闭塞的。
2、必须解决我国农业问题中“小农户与大市场[1]”的矛盾。要将分散的独立生产者所生产的大宗农产品汇集市场中去,分销给众多的消费者,需要一整套组织严密完善的销售网络体系,也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但是,单个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单元,无法支撑起日益庞大的农副产品市场化的发展,单个农户和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机制,即中介缺失而非市场缺失。
3、市场的连接必须建立在信息流和物流之上。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在很多地方还停留在顺自然、凭经验、靠习惯、等政府的基础上,与市场需求没有进行有效对接。电子商务可以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缺乏沟通问题。开展农村电子商务能有效解决农产品流通、农业信息鸿沟问题,从而形成农业信息的商务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1、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13亿人口中70%以上分布在农村地区。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活动只有占领了农村市场才是真正占领了中国市场。尽管现在农民的购买力相对比较低,但农村丰富的人口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购买力的不足。从长远来看,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是关键,因此农民购买力的提高是一个必然趋势,农村市场的潜力是无限的。
2、可以减少竞争阻力。相对于大城市你死我活的惨烈商战,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存在着明显的竞争不足。目前,占据这些地区商业领域的主要是一些地方的中小型商业企业以及为数众多的零散经营个体零售业者,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布局混乱、组织化程度低、商品质量差等诸多问题。因此,我国商业零售企业正可充分利用自身在品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轻松占领市场。除了直接投资开店之外,还可通过收购、兼并、嫁接、加盟等形式的资产重组吸纳那些当地不景气的商场、市场,并重新构建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协助农民及时获得农业市场和科技信息,买到货真价实的家资产品,把农产品及时卖出去,并卖个好价钱,让农民真正从电子商务中得到真正的实惠,从而实现低成本、大规模扩张。?
3、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生产者能直接和消费者进行交流,迅速了解市场信息并自主地进行交易。其信息获取能力、产品自销能力和风险抵抗能力大大加强,对传统中介的依赖性也大大降低。当然,电子商务可以减少中介环节,但还是不能完全消除市场中介社会分工的必然性,仍需要有专门从事农产品流通的组织。我们可以通过电子商务选择和保留附加值高的流通环节,合并或去除附加值低的渠道。
4、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生产者能直接、迅速、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生产出适销、适量的农产品,避免因过剩而导致超额的运输、储藏、加工及损耗成本等。以电子商务中介代替传统中介能节约包括信息搜寻成本、摊位费、产品陈列费用、询价议价成本等在内的交易成本和因信息不通畅而带来的风险成本[2]。
三、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策略分析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整体上还没有从传统小农经济的环境中解脱出来,生产规模小,信息技术采用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这给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一定难度。在我国农村开展电子商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考虑:
1、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正确引导与培植。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开展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农村电子商务及农业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带有一定的公共物品属性,需求者自己不能提供,或者提供不经济,需要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进行。由于目前农村公共品投资不足导致城乡在起点上就存在巨大的落差,因而提供政府主导下的公共物品服务体系对农村电子商务、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至关重要[3]。政府目前实施的“金农工程”就为我国广大农村提供了一个公共的从上到下的网络信息平台,从而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在社会力量和政府支持下,搭建第三方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农村与农民的分散性及现有状况决定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单点规模不会很大,因而只能以区域为中心通过融资或引资的方式搭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在为本区域的农业信息和农产品提供全面电子商务服务的基础上,兼顾辐射周边区域,可以有效地为本区域内农户提供电子商务支持。平台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强大的农产品交易服务,包括农产品需求信息、价格信息、物流配送、农资信息等。如深圳市中农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山东寿光蔬菜输出基地等电子商务网站,已经为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交易额均已过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积极指导、大力扶持电子商务“农村经纪人[4]”。由于大多数农民经济条件有限,很难购买和使用现代化网络设备,而且文化素质不高,难以掌握计算机终端的使用与互联网功能,同时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渠道不畅通也给建立与维护现代信息系统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指导、培训并扶持一批具有电子商务操作能力的农民首先致富,并通过这些“农村经纪人”先富的示范效应,将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农民有机地联系起来,带动区域内农民共同致富。只有高素质的农村电子商务经纪人,才是带领农民真正走向富裕的领头羊。
4、移动通信运营商应更多地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因为手机相对电脑是价格较为低廉的信息化终端,语音、短信、WAP上网已经是目前运用较为成熟的信息化手段。如果相关费用降至农民均可以承受的程度,则移动电子商务灵活、简单、方便的特点,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再辅以安全可靠的电子支付平台,将给更多的农民带来福祉,也必将对农村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5、完善农村农产品与农资产品配送体系。由于农村流通基础较差,投资回报率低,农产品流通成本高,企业到农村投资的意愿不强。因此,要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商贸流通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兼并、联合或发展加盟连锁等方式,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目前邮政系统遍布全国城乡,分布在农村的邮政支局(所)和服务网点5.9万处,农村乡邮员8万余人,从而为邮政系统发挥自身优势,按照现代流通业的要求,发展服务于农村市场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完善流通网络,切实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邮政网络体系[5],全面提升农产品流通水平,创新流通方式,畅通流通渠道,缩短流通时间,降低流通成本成为可能。
总而言之,农村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行将会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和农资产品的流通矛盾,克服由时间、空间上的差距带来的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缩短农产品和农资产品由生产到加工再到贸易的周期,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生产水平,引导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作者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李志刚.扶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及促进对策分析[J].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