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中作出贡献,是当前我国的一项战略决策。本文在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到新农村建设一线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新农村建设 对策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针。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目前有60%以上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足5%。显然,建设新农村光靠农民本身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众多领域专门人才的智力支持。因此,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有力措施,是实现双赢的一项战略决策。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高校毕业生
虽然我国的改革始于农村,但在随后的工业化进程中,农村被边缘化了,广大农村的建设远远落后于社会整体建设和发展的步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知识和人才,信息闭塞。据统计,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贫困县。前些年,我们经常听到因病致穷、因病返穷的说法,现在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明显的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现象。不仅读大学的费用对于收入低微的农民来说成了天文数字,就是为了使孩子获得高考的资格和能力所必需支付的中小学教育费用,也成为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在文盲半文盲大量存在的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只能停留在传统的、原始的耕作状态,科技含量极底(据测算,“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转化成果普及率低仅为35%,也就是说成果转化后有2/3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更谈不上农民对市场信息、成本、价格、信贷以及政策的及时把握,导致经营决策盲从,无法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广大农民渴望知识、人才的同时,如果有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和知识分子愿意为农村建设服务的话,不但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而且还能使自己的所学有了用武之地。带着知识、技术来到农村的高校毕业生,不可能成为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的回流,只是起一个影响、组织和辐射的作用,是鱼饵,是酵母,真正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民自己,在这种功能定位下,大学生要做的是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去动员、培训、指导农民,使他们成为技术能手,法律政策高手,协助当地能人用知识、技术使农村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走产、学、研一条龙的发展道路,为广大群众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事实上,也只有有了知识和人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工业化才有可能在改善投融资体制、清晰产权属性、扩大企业规模、优化治理结构、实现产业升级、规避市场风险、加强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才有可能把分散的、重复的食品加工业、餐饮业、旅游业等有组织的规模化、专业化地整合起来,在相关乡镇集约式地布局农产品加工的大工业,就地取材、就地消费,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绿色经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发展上,而且体现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上,即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上。精神文明对于经济建设的巨大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的人才匮乏,使得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得以长期存在,封建迷信思想长期滋生蔓延,科学的精神和先进的理念无法尽快在人们的大脑中打上烙印,传统的文化精髓无法得到有效的提炼和继承,影响了科学精神的发展和先进理念的传承,更使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受到了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既要靠经济的振兴,又要依靠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具有先进理念的人才,而高校毕业生经过国家正规的培养和党的多年教育,不仅具有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党和人民需要的先进的理念,他们对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目前新农村建设急切需要的人才。
另外,新农村建设中的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政治模式传统,管理体制落后,效率低下。目前,许多农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他们处理事务多靠经验和关系,还热衷于拉帮结派、倾轧覆权,搞小圈子。各发各令、争权推事的“内耗”状况怎样消除?农村民主到底怎样抵制家族意识、金钱引诱、恶人威胁?怎样改变农民表达诉求、主张利益的“上访”“聚众”方式,更多地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这就需要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村干部队伍。
选任大学生村官是人才培养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赢之举。该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村的有机举措,为农村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今天人才匮乏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对于农村来说,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十分重要。农村管理亟需注入更多的知识元素,大学生作为知识型人才,具有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的特点。传统的简单粗放式的村干部管理方式早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走进农村,能够提高农村的干部素质。在管理方式上走出新思路,探索出新方法,有利于更好地为农民谋求福利,维护农民的权益。同时,大学生还能把所掌握的各种高科技推广到农业中,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带领农民走上更为宽广的致富之路。
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成为一种引导村民进行合法合理的利益表达的力量。政治层面的村民自治至少让村庄按照民主的程序履行了选举,然而,自治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单独村庄的农民历来缺乏利益表达的机制和渠道,加之现在农民的权利意识正在不断增强,所以必须有一个合法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来舒缓——这种“自下而上”显得非常必要。中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也是对农民权利意识和自我实现增强的现状进行的一种适时反映。那么由大学生加入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为引导农民进行合法合理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当村官不仅提供了提升村庄治理水平的可能,而且,如果发展得当,还可以为基层民主提供丰富、健康的动力支持农民利益表达的良性发展。
二、实现高校毕业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
近年来,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给人感觉是我国现在大学生多了;而另一方面在广大基层,尤其是农村又需要大量人才,因此,为了让千千万万的大学生在农村开辟广阔的就业新天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笔者认为:
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配套措施,并提供资金支持。目前中办、国办已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央和八部委启动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这些说明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已十分重视,并开始实施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同时,我们认为政策措施应着重在: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毕业生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税务、贷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而实行优惠;提供甚至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定自然资源的优惠使用权;提供公务员录用、学习深造的优惠待遇等。
全社会要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并筹集一定的资金设立新农村建设就业基金。全社会要为高校毕业生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高校毕业生在城镇就业和在农村就业都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贡献,都能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没有贵贱之分。同时,可通过接受捐款的方式设立“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就业基金”,支持在农村就业急需资金支持的高校毕业生。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走向农村工作的领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领导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它的重要意义,要切实转变部分领导干部在人才问题上无所作为的态度,及时解决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各地农村人才引进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特点,进行分区规划和分类指导。
高校毕业生要着眼于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现在有一种社会现象,比如我们的名牌学校毕业生要是没有进党政机关,没有到大中型企业,就会有人说,这是人才浪费,这是教育的失误。按照这种习惯思维,大学生应该是学而优则仕,先是进机关,苦苦等待机会,然后给个一官半职,也算是学业有成;或者是到外资企业,挣上一把大钱,然后过一把大款瘾。如果没有按这个“路线图”发展,就是怀才不遇,就是大材小用,就是没有走正路。这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封建的就业观,其错误就在于把就业本身当“目的”,殊不知,在哪儿就业,就什么业,只是实现人生幸福的手段。因此,这种落后的观点不仅大学生自己要克服,而且其家长和社会都要摒弃。
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进行创新。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是面对人才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因此,要在国家战略作出历史性调整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进行适当的调整,包括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等,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以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作者单位:井冈山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春. 择业观教育与毕业生职业价值的实现[J]. 思想教育研究,2005:7 ,58-60.
[2]吴贻玉等. 双向互赢: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