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14日,巴西名模安娜·卡罗琳娜·海斯顿因节食导致厌食症及并发症而死亡。这是继去年8月22岁的名模路易丝·拉莫斯在乌拉圭香消玉殒之后又一个模特被“饿死”。两位名模瘦身而亡的消息震动了国际时装界,同时也向崇尚“瘦身”的女士们敲响了警钟。
当卡罗琳娜首次在海外登上T型台的时候,有人说她太胖了。当时身为年仅18岁的巴西名模的她被这句话深深刺痛。为了继续其名模生涯,她开始拼命节食。时隔两年,她真的瘦了下来。但她最终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所有的人都知道她的健康状况出了问题。她身边的其他模特和经纪人,没有人敢说自己对此一无所知。”当安娜·卡罗琳娜·海斯顿出事后,一位知情者如是说。在她去世之后,没有人称赞她有敬业精神。对于她这样一个将T台生涯作为童年梦想的女孩来说,这个结局只能让人叹息她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情。
这到底是谁之过?稍有良心的人都不会说“卡罗琳娜是在自食其果”。因为在时装界以骨感为美的时代,骨感成为一种标准和门槛。T型台那些弱不禁风的形象便成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广告,她们似乎在用自己的身体向后来者暗示:节食可助你走上成名之路。
可是,当厌食成为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时,原本是为了展示人类之美的T型台,最终沦为各种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大杂烩,这是否是对人类盲目无知的一种反讽?
卡罗琳娜13岁一举成名
1999年的若昂迪艾,一名美丽的棕发女孩站在选美大赛的舞台上。台下坐着她的家人,他们身后是兴奋异常的观众,他们的掌声响彻全场。评审者正在将绿白相间的绶带披挂在她身上,并大声宣布:她就是本年度的若昂迪艾小姐——安娜·卡罗琳娜·海斯顿。
对于卡罗琳娜的获奖,她的母亲并不惊奇,她说:“其他的女孩子都身材臃肿而且也没有什么潜力,我的女儿不同,她很苗条而且优雅贤淑。”
这也许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但对于年仅13岁的安娜·卡罗琳娜·海斯顿来说,这让她离自己的名模之梦又近了一步。
7年之后,她,卡罗琳娜完成了这个梦想。她成为全球T台上的佼佼者。她的工作场所遍布全球,包括中国香港、日本等地。她成为世界顶级品牌迪奥和阿玛尼的代言人。
当模特是卡罗琳娜幼年的梦想
卡罗琳娜1985年5月29日出生在巴西圣保罗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们住在市郊一栋不大但环境优美的平房里。她父亲为一家德国公司工作,母亲是一位珠宝推销员。
卡罗琳娜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模特。她说她想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上世纪90年代初,她父亲被诊断出患有早期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症。不久,家庭经济开始拮据。这使卡罗琳娜的名模梦变得更加迫切。
但卡罗琳娜的母亲却认为,很难说卡罗琳娜就是为了改变家庭经济状况而要当模特的。因为她发现卡罗琳娜小时候就对自己橱柜里的内衣和高跟鞋怀有浓厚兴趣。她常常蹬上并不和脚的高跟鞋独自在屋里旋转跳舞,并会要求旁边的人为自己照相。
直到1999年,在她只有13岁的时候,她在路边看到了若昂迪艾小姐选美比赛的广告。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几周后,获得大奖的卡罗琳娜和母亲一起来到里约热内卢,享受了一次极度奢华的旅行。这是母亲对她赢得比赛的奖励。当她们回到家中,一家时尚机构找到她们,希望将卡罗琳娜介绍给巴西最著名的模特公司——福特模特经纪公司,酬金是100英镑。卡罗琳娜和母亲欣然接受。
“她的食谱上只有苹果和番茄”
卡罗琳娜算得上是一个幸运儿。她早早成名,一路顺风,完全是巴西另一位名模吉赛儿的翻版。
在福特模特经纪公司成功地工作了4年之后,卡罗琳娜与精英模特经纪公司签约。此举被外界视为卡罗琳娜从青少年偶像转型为一名专业模特的标志。
卡罗琳娜一直在找机会走向世界。2004年1月份她终于踏出巴西国门,被派往中国广州工作了3个月。
和许多年轻的模特一样,卡罗琳娜在海外工作时常常很孤独。在一封写给家人的信里,卡罗琳娜描述了自己走进“大世界”的感觉,她说:“我觉得自己如此渺小,城市如此之大。我什么也不懂……什么事情都做不对。我觉得很失败。”她的自信心开始动摇。
尽管没人知道卡罗琳娜开始节食的确切时间,但却有人证实,这位当时年仅18岁的名模在广州已有节食的念头。当时有人说她“很胖”,她很受刺激,并对人说一定要将体重降下来。
此后两年里,卡罗琳娜在世界各地名城的T台上频频露面。她的体重真的降下来了。但她的厌食症症状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明显。她的朋友安科娜发现这一问题,她说卡罗琳娜只喝果汁。在她去世后,人们发现她的食谱上只有苹果和番茄。
医生:卡罗琳娜死于神经性厌食症
作为时尚杂志的记者,安科娜对模特们的生存状态很熟悉。她说卡罗琳娜的问题在模特中很普遍。她说:“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在时装活动前看见模特在洗手间里呕吐,或者吸食可卡因,还看到一些年仅13—14岁的小女孩因为饥饿而晕倒。”
对于卡罗琳娜的死,安科娜感到很痛心。根据她的说法,卡罗琳娜的身体状况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她得了病,其他的模特,所有人都知道。”
卡罗琳娜的母亲米丽娅姆也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头,但卡罗琳娜的话让她放松了警惕。米丽娅姆说:“她从日本回来后我就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她回来时非常消瘦,当我让她吃点东西时她会说‘妈妈请不要逼我;我没出任何毛病,我非常健康。’”
但是,悲剧终于发生了。去年11月,卡罗琳娜因全身器官受到感染而住进医院,入院3周后死亡。去世时,身高1.74米的卡罗琳娜体重仅剩40公斤。
医生说,夺去她性命的是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厌食是因为异常担心变胖而导致身体功能紊乱,造成厌食和体重急剧下降。
亲属的控诉
在得知女儿死讯后,卡罗琳娜的母亲米丽娅姆悲痛欲绝。她向记者表示,时装业聘请所谓骨感模特进行宣传,实际是在误导大家。她告诫想让孩子当模特的父母们:“照看好你们的孩子。赚再多的钱也不值得用你们孩子的性命去换。”
卡罗琳娜的姑妈打算向巴西政府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对模特业进行行业监督,她说:“这些女孩就是奴隶。模特也应该拥有自己的权利!现在这些女孩子都没有养老金,她们什么都没有……模特经纪公司先将她们带走,然后再远远抛弃。”
心理学家:模特是生存在阴影中的人
心理学家托马松博士一直在关注模特们的生态状态。他对巴西两家模特经纪公司的近2000位模特进行了长达11年的跟踪调查,其中就包括卡罗琳娜。
托马松博士说,当今的时尚产业是冰冷的,是“美丽的独裁”。他认为卡罗琳娜的经历非常典型,特别能够代表登上这个苛刻和成熟舞台的“新人”的无所适从。托马松博士说:“这些人要同时面临多种挑战,她们转战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国家,她们独自生存,工作又是那么的苛刻。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得太快,而且又是那么的不可预测。”
虽然目前还没有正式的研究表明时尚产业和厌食问题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不过许多专家都指出这两者间有明显的关系。在一封由40名专业医生联名提交给英国时装委员会的信中,他们写到:“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因果关系。时装产业展示具有极端特征的身体曲线,这是一个导致年轻女性厌食的确定因素。”
托马松博士证实了这一点:“如果一个人的身材超出了行业标准一丁点儿,他们就会认为她的身材已经是病态的肥胖。这助长了一种完全不切实际的美丽标准。”他补充到,这些压力让一些女性建造了“厌食症兵工厂”:特殊的食谱、处方药和非法药品,节食。一些模特甚至利用药物破坏消化体统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扭曲的美丽
厌食症并非时尚界的特有现象。目前,厌食症已成欧美等较为富裕的社会里和肥胖病一样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人们不惜代价想方设法减去身上的每一两脂肪,各种减肥招数层出不穷:抠喉诱吐、利尿剂、泻药、五花八门的减肥药、过度运动等。因过度节食减肥而引发神经性厌食症的人数越来越多。
研究表明,全世界将近2%的年轻女性受到厌食问题困扰。这些女孩子和卡罗琳娜一样,她们大多在15至25岁之间。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病不易治愈,有13%至20%的人会因为厌食症过世。
在法国,12岁至18岁的少女中,大约有1%至2%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厌食症,患者中约有10%的人死于与厌食症有关的各种精神与身体疾病。同时,过度节食还会引发骨质疏松、女性月经紊乱、肠胃炎甚至不孕等疾病。在美国,节食行业的收入在过去10年内就增加了两倍,达333亿美元。
目前还不知道引起厌食症的发病机理,不过托马松断言,对于年轻模特来说,节食瘦身的职业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卡罗琳娜的去世让我们对这个行业有了惊鸿一瞥,可以从中揣测出模特目前所经受的待遇,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到目前我们判定女性美丽的标准是多么的具有破坏性。
的确,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女性是否美丽的标准本身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隐患。时尚界由于掌握了大量的资源,加上与媒体的有机结合,俨然已经霸占了定义美丽的话语权。他们利用财富和闪光灯下的美好形象,主导了新一代女性的审美取向。单独的某个女性似乎缺乏与之抗衡的力量。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要整个时尚行业的反省和自我更正。
英国心理学家做的一个实验证明,时尚杂志对青少年追求纤瘦身材有决定性影响。心理学家调查了二百余名13至17岁的青少年,分成两组,一组常看时尚杂志,另一组不看。15个月后,常看杂志的一组多有人认为自己太胖,要节食减肥,而不看杂志的那组则没有。41%的少女说她们节食的想法来自时尚杂志。
抵制模特瘦身渐成风尚
2006年的时尚界,“超瘦款”(在娇小的身体外穿上宽大的服装)和美国尺码“00”(腰围仅为7岁女孩的水平)大行其道。“瘦风”劲吹之下,一些模特倒下了,再也没能站起来。
卡罗琳娜是2006年第二位因为节食而亡的模特。去年8月,在乌拉圭举行的一个时装秀上,22岁的模特路易丝·拉莫斯心脏病突发去世。据了解,她死前已经好几天没有吃过东西了。之前的数个月,她也只喝饮料和吃绿色多叶蔬菜。
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国家和许多有远见的业内人士已经发动了一场“讨瘦风潮”。去年一年里,多个时装周对瘦模特进行了抵制。意大利政府与时装界共同签署宣言,禁止瘦模特上台。英国内阁妇女部曾召集时装界和时尚杂志界举行峰会,请世界顶级时装设计师、模特公司老板以及著名时尚杂志的老总们,不要再对越瘦越美的病态时尚推波助澜。著名时尚杂志《玛丽嘉儿》英国版去年6月也特意用丰乳肥臀的模特苏菲·达哈换下体型偏瘦的超模兼好莱坞巨星帕梅拉·安德森做封面。
西班牙卫生部及一些非政府组织也要求给服装模特“增肥”。这些组织指出,摆在商店橱窗里的服装模特体型都太瘦了,而在她们那“瘦得只剩骨头”的身架上穿着时尚漂亮的小号码衣服,很容易引起爱美女性为了瘦身就不得不以节食为代价,对身体大有害处。
今年1月,一些时装界活动已经开始禁止年龄低于16岁以及体重过轻的模特参加。或许不久之后我们也能看见对“美”的重新定义。
相关链接
意大利时尚界禁止瘦模特登台
2006年1月24日,意大利政府和时装界领袖签署“宣言”,要求模特儿出具健康证明,否则有可能被禁止登台。此外,声明还要求业界不得使用16岁以下的模特儿。意大利时装商会主席博塞利表示,虽然这一协议纯粹是靠业界自律,但宣言可起带头作用,并希望国际时装界日后会采用有关协议。罗马高级服饰界代表多米尼拉说,服装设计师若不遵守宣言的规范,将受到“制裁”,例如他们的服装表演将会被安排在冷门时段或日期。
以色列封杀“厌食模特”
去年7月,以色列议会通过一项提案,强迫模特代理机构监督模特们的健康和身体质量指数(身高与体重之比)。根据这项提案,模特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保证他们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达到19或超过19。而许多模特根本达不到这一标准,最严重的厌食模特的身体质量指数只有7。以政府称,此举是为了让国民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正确的审美观。
马德里时装周对过瘦模特说不
在去年9月份的西班牙马德里时装周上,主办方宣布了新规定:时装表演模特的体重指数(BMI)不得低于18。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正常人的这一指数应该在18.5到24.9之间。按照这一标准,一名身高1.75米的模特,体重必须达到56公斤才有资格入选。因此,在参加本届时装周预选的62名模特中,有5人因体重未达标遭淘汰。
西班牙叫停“瘦身”网站
今年1月,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卫生部门起诉一家网站,指责这家网站教唆少女通过不健康的节食手段达到瘦身目的,从而使少女的生命受到威胁。这家网站名为“厌食大比拼”。网站的聊天室登录入口有一个做鬼脸的女孩形象,女孩面前的餐盘打上红叉。网站为鼓励使用者挨饿,设计了一套竞赛“积分”机制,向两星期内摄入热量最少的女孩颁发奖状。另外参赛者还可以通过其他节食活动和运动获得额外加分。比如,喝半升水充饥可得1分,跑步10分钟可得1分,服用减肥药片和维生素可得2分。目前,这家网站已停止运营。
圣保罗时装周抵制过度瘦身
巴西圣保罗时装周已于1月24号开幕。今年的时装周“抵制过度瘦身,向不正常节食者发出警示”。主办方要求所有参加走秀的模特提供体检证明,并且禁止不满16岁的模特登台。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人们认识到过度节食的不良后果,了解科学饮食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