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谎言”该不该容忍

2007-12-29 00:00:00杨树森
人民论坛 2007年2期


  一个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求真的社会,诚信的社会。但是,目前的社会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在政界、商界、学界以及各种媒体上,到处充斥着假话。如果冷静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假话,绝大多数是打着“正当目的”的幌子制造的“善意的谎言”。例如,为了维护国家形象可以隐瞒重大疫情,为了单位的发展机遇可以突击做假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得到“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资金可以夸大贫困程度,等等,这些现象举不胜举。
  其实谎言的社会危害性并不因其出于善意而减小,相反,由于“善意的谎言”大多是官员、组织、媒体制造和发布的,是一种体制性、系统性的谎言,因此危害性就远远大于个人为达到自私目的而说的“恶意的谎言”。“善意的谎言”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
  它可能使上级领导机关无法得到真实的信息,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现代科学决策与传统经验决策的主要差别,就在于是否建立在大量准确的信息的基础之上,假如领导机关通过正常渠道得到的多是虚假信息,就不可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不久前《半月谈》杂志刊载文章,批评一些单位和地区制造诸如“农民幸福感最强”之类的“指数谎言”“忽悠”老百姓,试想,假如领导机关根据“农民幸福感高于城市居民”的虚假信息来制定、调整“三农”政策,将会出现怎样荒唐的结果!
  它可能使领导机关和媒体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动摇党和国家的群众基础。党的执政地位和政权的稳定性,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假如我们不对人民群众讲真话,他们就有理由放弃我们。2003年春天,在“非典”流行后相当长时间内,某些部门为平息群众的恐慌情绪而发布虚假疫情,不但严重干扰了抗击“非典”,而且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更大的恐慌。幸亏中央及时发现问题,撤换了某些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使“非典”信息的发布走上正规,才挽回了影响。
  它可能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极大地增加社会运行的成本。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诚实守信基础上的法制经济,按照正常规律,在市场经济下说假话要冒失去信用的风险。如果领导干部、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经常讲假话,势必引起示范效应,结果是讲假话的人习以为常,而讲真话的人却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久而久之,说真话的人将越来越少,那会是一种多么糟糕的社会状况!
  它严重干扰了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造成一代人整体的诚信缺失。多少年来,我们在青少年中没少搞诚信教育,可是这些教育的效果却很不理想,究其原因,乃是我们的学校一边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一边自己在做假撒谎。有一则真实的故事,颇能说明学校做假对青少年的影响:某小学在1500多学生中开展“评选诚信孩子”的活动,在活动结束后的表彰大会上,校长给35名“诚信孩子标兵”隆重颁发奖状,接着宣布了一个通知:“市教育局领导明天到我校检查‘减负’情况,请全体学生明天一律换用小书包,不许背大书包!”姑且不论这种评选“诚信孩子”的活动是否合理(难道没有评上的就是“不诚信孩子”?)仅仅最后一句“明天不许背大书包”的“善意”的做假通知,就足以将前面所有教育的效果全部抵消。
  “善意的谎言”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岂能因为其动机的“正当”而予以容忍?(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