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新年伊始,有两条关乎民生的新闻颇为引人注目。一是北京市公共交通大幅度降价,普通市民持公交一卡通乘车享受四折优惠;另一条是铁道部宣布今年春运期间火车票价不再上浮。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喧哗中,这两条消息显得多少有些“另类”。
公交降价,有评论称这是公共交通从市场化到公益性的一次回归;春运不涨价,看来政府也打定了不再从回家过年的老百姓身上圈钱的主意。消息利好,既令人注目也让人侧目。习惯了事事花钱、雁过拔毛的民众,难免欣慰中掺杂着惊讶。
对市场化、产业化最大的认识误区就是泛市场化、泛产业化,于是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被纳入到了商业机制的运行轨道。带来的后果就是社会的公益功能越来越弱,公共服务与福利遭到砍削、挤压,老百姓真正能从社会大家庭中得到的实惠少之又少。
但是泛市场化也好,唯产业化也好,政府不是没有难处。提供社会公益意味着成本的付出,谁来埋单?当每年沉重的行政成本已经让政府不堪重负时,社会公益往往是最先被扔掉的包袱。一切产业化、事事产业化,也是很现实的策略,钱这个硬通货毕竟能化解掉许多烦心的问题。老百姓要想得到社会提供的某些便利与服务,就要自己掏腰包,自己埋这个单。即使你去公共图书馆要存包,对不起,也要先拿出一块钱存包费来。
YKaruSQTM0gmuCuW8I+1sjpIrA6sInMGm/ohSMWCEtQ=公益性被挤压与被损害,导致的就是社会意识的淡漠和私利主义的泛滥,就是“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现实。改变这种现状,单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说教显然乏力。要让社会成员对社会有信心和责任感,首先需要做到的是社会成员能从社会当中享受到一些基本的福利、保障与服务。然而,承担着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往往过多地考虑成本计算、效益优先,却忽视了政策决策所应具有的社会公益效能。医疗制度改革一波三折,怨声四起,根本性的原因即在于此。古语说过犹不及,现实的策略一旦运用过度,就意味着变质。当公共服务异化为一种敛财的手段时,民众自然会滋生出被剥夺的感觉。
现在,政府决意为公交公司的亏空付账,铁路主管部门也不再单纯依靠经济杠杆来缓解运营压力,都体现出一种社会公益意识的复苏。毕竟,公交与铁路都关乎民生,盈利不是唯一的目的。新年将至,这些新的变化是否能撬开我们对于市场化本身的重新认知呢?
当然社会公益不等于政府一家包办,但需要政府担当起相应的职责,表现出应有的姿态。至于公益性与盈利性之间,也并非鸿沟壁垒,截然对立,具体的应对之道,要靠政府拿出智慧拿出手段来,也要看那些决策者到底怎么想了。不过无论怎样,有句老话似乎不该忘记,这就是:天下财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