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是一家大公司的人事经理,这天,他到某高校去招聘一名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这所高校今年有30名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由于李松所在的这家公司很有名气,这30名学生都向李松递交了个人简历,李松仔细看了一遍,禁不住直摇头,因为他发现这些简历中有很大的水分:30份简历中竟有16名学生标榜自己做过学生会主席,另有13名称自己是班干部,只有一个名叫王墨的学生如实说自己在校期间表现很普通,没有过人天赋,很想进入贵公司得到进一步的锤炼。李松决定录用王墨,因为他觉得这些学生中只有王墨才是最诚实的。
录用完毕后,校方安排李松与学生们举行了一次通气会。通气会上,李松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我非常了解你们想进入我们公司的迫切心情,但是,你们也不能为达到目的而弄虚作假啊!我看这30份个人简历中,只有王墨的没有掺水,所以我录用他了。”
李松话音刚落,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李经理,你错了,我们班30名学生,实际上只有王墨当过两年的学生会主席,而且还一直是我们班的班干部。他在个人简历中没有标明,这难道
不是另一种弄虚作假吗?”
李松没想到事情会这样,他转头问王墨:“这是事实吗?”王墨点点头,从容地说:“我觉得这并不是弄虚作假,因为在写个人简历时,我知道好多同学都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如果每个人都给自己掺水,那只能引起招聘人员的怀疑,于是,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其实这也是一种应聘策略。何况,在学校优秀,不代表在公司就会优秀,而在学校平庸,也不能说明一辈子平庸!”
王墨的话引起了大家阵阵的掌声,每个人在鼓掌的同时都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李松向王墨伸出双手,说道:“祝贺你成为我们公司的一员。”然后又对其他学生们说:“有时候,给自己缩缩水,其实并非是坏事。”
(责编/方红艳题图/乐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