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李琰和她撞出来的爱情

2007-12-29 00:00:00刘克华
伴侣 2007年2期


  对于关心中国体育界的人们来说,对于李琰的记忆,或许更多停留在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李琰摘金夺牌的瞬间,对于她的生活和以后的人生轨迹,或许知道的人就不太多。记者最近有幸采访了奥运会冠军李琰的妹妹李琪,让记者有机会更近距离的了解李琰和她的生活。
  
   偶尔一撞,撞出爱情火花
  李琰,1968年4月18日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相对于命运多舛的中国冰雪界来说,她的人生经历还是比较幸运的。20岁第一次代表中国队出征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她不但摘得短道速滑1000米的金牌,而且取得了500米和1500米两项第三名,虽然当时李琰参加的是表演项目,但对于极其需要一枚金牌提升士气的中国冰雪界来说,这枚金牌,尤如雪中送炭,来得正是时候。
  回国后,李琰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黑龙江省和牡丹江市也分别对她进行了奖励。这对一直想为祖国冰雪界做贡献的李琰来说,一如打入一针兴奋剂,从此她训练更加刻苦,希望在自己的运动生涯中,再为祖国做出贡献。
  1992年冬奥会,在法国的阿尔贝维尔举行,虽然那年李琰已经24岁,但仍然是中国队的主力,夺牌的有力竞争者。而另一支参加冬奥会滑雪的队伍中,有一位来自大连的全国冠军叫唐国梁,小伙子跟李琰同岁,是个大器晚成的队员。对于在冰雪界大名鼎鼎的李琰,他可以说是如雷贯耳,早有结识的想法。于是没上飞机,他就求队友给自己指认了一下,认识他心目中的英雄。伙伴看他快成了李琰迷,就故意逗他,我给你指认,你给我什么好处?心实的唐国梁就说:“我请你吃肯德基。”
  “真的?!”
  “真的!”
  一看唐国梁一脸认真,伙伴们倒有一丝不好意思。
  这家伙太实了,到法国不叫这帮家伙吃穷了才怪。看自己爱徒被伙伴们戏弄,唐国梁教练就粗门大嗓地说:“她就是李琰!”当时李琰正从这帮小伙子们身边走过,听见唐国梁教练的话,不觉扭过头来。“有事吗?”一句话,把这帮小伙子都逗乐了,而唐国梁却闹个大红脸。一看滑雪队小伙子们的坏笑,再看唐国梁的窘态,李琰仿佛也猜到个七八,脸不觉也一下红了,笑着说了句:“缺德。”就跑开了。
  “小唐,李琰可说你缺德了,东北话一说缺德,那就80%了!”一个队员学着赵本山的腔调,这一下可“激怒”了唐国梁,边笑着说“你等着”,边紧追那个队员,两个人一个前面跑,一个后面追,慌不择路,竟冲进了短道速滑队的行列,说来也巧了,那个队员一个急转身,从李琰身后绕了过去,而唐国梁由于来不及收步,竟与李琰结结实实,撞个满怀。顿时整个候机大厅笑成一片,而唐国梁则不好意思地一连说了七遍“对不起”,但那一刻留在两个人心底的温暖,或许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
  多年以后,人们都说唐国梁与李琰的爱情是撞出来的。每当说到这些,憨厚的小唐都会挠着脑皮说:“其实是心灵的火花在那一刻撞到了一起!”一听老实憨厚的唐国梁说出这样的话,李琰都会笑着说:“缺德!”一听这话,调皮的妹妹说:“那都80%了!”
  于是欢笑充满整个屋子,唐国梁一撞,撞出爱情火花的故事,也成了那几年冰雪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那年的冬奥会,李琰虽然没有获得金牌,却意外收获了爱情。
  由于短道速滑队在北京训练,而唐国梁所在的八一滑雪队在大连训练,身受相思之苦的唐国梁几次偷偷跑到北京去会自己心爱的姑娘李琰,为此,唐国梁还受到了滑雪队的处分,这让一心扑在事业上的漂亮姑娘李琰内心十分的感动。
  于是孝顺的李琰把唐国梁领回了她东北的老家牡丹江。一来是让父母看看自己处的对象是否合适,二来也利用冬训结束夏训未开始时,到家尽尽孝道。
  唐国梁也是个苦孩子,所以对李琰的父母非常孝顺,家里的大活小活几乎都成了唐国梁的事,高兴的李琪逢人就说:“我姐找了一个好老公,我和妈这几天都解放了!”李琰一听妹妹“胡说”,就拧她一把说,:“瞎说啥,我还没结婚呢!你哪来的姐夫?”“姐,你找我唐国梁哥,你烧了高香了!”“叫你口无遮拦!”李琰气得站起来追打妹妹,而乖巧的李琪则边跑边说:“姐夫,救命!”顿时李家成了欢乐的海洋,笑在李家人的脸上,甜在唐国梁心底。
  “姐夫,你再这么做饭,我和爸妈都成大胖子了!”
  看着爱人一家对自己做的饭菜赞不绝口,唐国梁笑着说:“只要你们高兴,乐意吃就好!”
  1995年,唐国梁与李琰在大连举行了婚礼。对于李琰退役后的打算,众说纷纭,更有国家、八一几个国内顶尖队伍的邀请,但最后李琰还是在结婚的前一年,选择了东北财经大学学习国际金融专业。当时李琰确实有告别心爱的速滑场,学一门学问,为将来找个好工作打基础的想法。为此,当时李琰为了爱情放弃速滑事业的故事,让同行们传的一如“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温莎公爵。
  但那时的奥运冠军,跟现在的奥运冠军没法比。李琰在大学的四年,并没因为她是奥运会冠军受到特殊照顾,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自己走过来的。那时为了节约开支,李琰规定自己每周只能花100元钱,而且一有时间就扎到图书馆学习。虽然自己基础差,但李琰大学四年从没有不及格过。
  有一次在牡丹江的妹妹李琪领着朋友去看她,为了尽一下东道主的义务,李琰狠狠心在学校旁边的快餐招待了妹妹和朋友一顿,妹妹满意地走了,却害得李琰啃了一星期方便面。即使条件那么差,李琰也一刻没放松自己的英语学习,到大学毕业,李琰的英语水平已达到能与英国人对话的水平。或许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四年里李琰吃了多少苦。
  
   难舍速滑,开始教练生活
  大学毕业,李琰被分配到大连地税局,做了一名副处级科员。有了一份安逸的工作和一个美满的家庭,按说李琰该满足了。但真的过上这种生活后,李琰内心突然有一种失落感,每当冬天看见滑冰的孩子,或者在电视屏幕上,看见过去的伙伴依然在速滑一线叱咤风云,内心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时一个机缘,让李琰再次接触了运动员,虽然不是速滑,却是跟速滑非常相似的轮滑。原来大连有个少年轮滑队,几年下来,一直默默无闻。那年暑假,有个全国少年轮滑比赛,于是大连市体委想到了她这个奥运会冠军。当体委领导找到李琰时,李琰突然发现她内心深处对这份工作依然十分的热爱,于是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整个夏天,李琰跟小队员们成天生活在一起。结果一参加全国比赛,大连少年轮滑队,竟破天荒地取得了一个第二名、三个第三名的好成绩。那一天看着获奖的小队员,李琰哭了。队员们以为教练看见自己的成功高兴的,却不知李琰是因为内心深处对冰雪的热爱,在那一刻的爆发……
  1999年,斯洛伐克体育代表团到中国访问,在与中国冰雪界交流时,他们希望中国能派一名教练到斯洛伐克,帮助他们国家队训练速滑运动员。中国官员这时想到了李琰,于是一个长途打到大连询问李琰是否愿意去,李琰一听,连犹豫都没犹豫就同意了。
  李琰把这一消息告诉丈夫唐国梁时,小伙子犹豫了一下,说:“李琰,这些年你为了我放弃了很多,看着你痛苦,我内心也不好受,去吧,这才是你应该选择的职业!家里有我呢。”
  听见丈夫说出这么体贴无比的话语,李琰激动的搂住丈夫的脖子,说:“谢谢你,好老公!”看着妻子几年来,难得一笑的面容,唐国梁落下了激动的泪花……
  2000年,离开冰雪5年的李琰再一次回到了速滑界,虽然这次不在国内,也不是为国家效力,但站在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主教练位置,即使是异国他乡,李琰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她希望自己可以好好干,用成绩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斯洛伐克速滑队,跟国内训练体制不一样,他们的队员都是自己花钱训练,条件异常艰苦,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李琰带队不到一年,就让斯洛伐克速滑队在欧洲比赛中拿到了好名次。不俗的业绩,自然招来四方人士的注意。就这样,一年后,李琰又被奥地利国家短道速滑队相中。去了奥地利不到一年,李琰再次用成绩证明自己是最棒的:她不但带领奥地利国家短道速滑队走出低谷,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速滑队的注意。其中尤以美国队的邀请,最让她动心。李琰最后决定去美国,不完全是由于美国待遇好条件优越,而是那里能提供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这是干任何事业都必不可少的条件。
  
  于是2003年李琰来到了美国,在克罗拉多斯州普林斯市的奥林匹克中心执起美国国家短道速滑队主教练的教鞭。
  
   丈夫支持,成就卓越战绩
  应该说,美国队的条件和队员的水平,都比李琰之前执教的两个队要好。特别是2002年冬奥会冠军阿波罗更是美国队的亮点。刚到美国的李琰,没有急于接手训练,而是认真观察了一下美国队的训练情况和时间安排。她发现由于美国国家队队员除了阿波罗以外,都属于业余队员,不论是训练的安排和计划的实施上,都不算十分科学,特别是训练强度的过小,也是影响他们成绩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了然于心后,李琰开始了她第一堂执教课。刚开始美国队员还不以为然,依然嘻嘻哈哈不当回事,但随着强度的增大,渐渐的他们都笑不出来了。他们都感到了这位中国教练的与众不同和雷厉风行。虽然队员们对李琰的训练不适应,但成绩的提高,让他们心悦诚服。她不但让阿波罗巩固了短道速滑的霸主地位,而且培养出像凯蒂等一批有前途的队员。现在的美国短道速滑女队已达到世界级水平,几次大赛,都进入了世界前四。李琰的执教能力越来越让人刮目相看。
  其实李琰的成功,跟丈夫唐国梁的奉献也是分不开的。在大连时,因为离开了心爱的冰雪事业,李琰那段时间很不开心,唐国梁就变着花样逗妻子开心。只要是休息,唐国梁就带着李琰到海边散步放风筝,给李琰买新衣服,爱妻子的唐国梁从来不眨一下眼,心灵手巧的唐国梁更是利用业余时间给李琰做了不少女士坤包。以至于来大连玩的妹妹李琪都露出羡慕的心情,管姐夫要了一个坤包。心疼的唐国梁一个劲儿地说:“我那可是给你姐姐做的。”唐国梁对李琰的感情可见一斑。
  李琰去了国外执教,唐国梁成了留守男士。为了早日跟李琰在一起,在国内三年中,唐国梁一刻没有放松自己,一直坚持学习英语。这对运动员出身的他来说,吃的苦头很大。而李琰那时每年只能回一次家,难得相见,在和妻子卿卿我我的日子里,唐国梁诉不尽相思说不完挂念。让李琰的妹妹李琪记忆最深的一次是,李琰回来了,唐国梁带李琰、李琪和母亲出去玩,在车上,唐国梁边开车,边对李琰说分别这些日子自己对她的牵挂。说着说着,李琪发现过分劳累的姐姐已经睡着了,而姐夫仍滔滔不绝地诉说。直到今天那动人的画面仿佛依然在李琪眼前晃动……
  到美国后,生活好了。后来唐国梁也来到美国,在一个加油站打工,他学的运动医学也很快就要结业,以后他就能当一个按摩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他们爱情的结晶——心爱的女儿,也在2004年7月出生了。
  李琰带着美国短道速滑队,经过了一段短暂的磨合后,队员们渐渐适应了她的中国式训练法。而对中医和中餐,这帮年轻的美国孩子们更是赞不绝口。去年在短道速滑世界杯赛杭州站比赛中,美国名将阿波罗意外受伤,而几天后短道速滑世界杯赛韩国站就要举行。正当许多人以为这回阿波罗赶不上时,阿波罗竟奇迹般出现在韩国的比赛场上。用阿波罗的话说:“是中国的按摩,让我短期内恢复了健康!”
  同时美国队员对中餐的喜爱,更是超出了李琰的想象。一次在北京比赛结束,李琰带阿波罗等十几个队员到全聚德吃烤鸭,没想到12个人,竟吃了6只烤鸭和十几笼小笼包。从此到中国比赛,只要有包子,阿波罗就不吃别的。他说中国包子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品!
  在不久前的冬奥会上,阿波罗再次用实力征服了对手,成为短道速滑500米的冠军。面对自己的成功,阿波罗深情地说:“多亏了我的中国教练李琰,是她带领美国短道速滑队,取得了自参加冬奥会以来,最好的成绩!”看见李琰向自己走来,激动的美国大男孩冲了上去,把自己一个深深的吻印在他中国教练的额头。
  [后记]5月25日,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有这么一条消息:执教美国国家速滑队的李琰已于当天回到中国,将执教中国速滑队,成为中国速滑队有史以来第一位女主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