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乡,他们就像泥土一样的朴实;在城里,他们淹没在喧闹的人群中,和千千万万离乡离土的农民兄弟一样奔波、忙碌。可能他们和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我们都不一定能注意到他们,然而就在那一瞬间,他们让所有的人眼前一亮……
2007年火热的夏天,两位老人的名字——谢凤运、王文田撼动了南粤大地乃至全国。
6月15日5时许,在那个雾气浓重的清晨,广东佛山九江大桥突然被撞断裂,震惊全国。而此时,有许多的车辆正向断桥处驶来。大桥断裂之后的10分钟里,两位老人站在离断桥不足6米处的路中央,冒着桥可能进一步坍塌的危险,在生死存亡之际,拼命拦截前行车辆……
断桥惊魂:不到6米的生死存亡路
6月15日,广东佛山的天气浓雾重重。这天凌晨4时许,王文田、谢凤运及其女婿刘金行,像往常一样开着白色“时代轻卡”小货车由顺德出发前往鹤山送货。
今年60岁的谢凤运是王文田的姐夫,他们的老家分别在河南省太康县朱口镇坡谢行政村和冯庄行政村小王庄村,两个村子相隔不过3公里。
王文田今年52岁,老伴去世8年了,有4个儿女。2001年,他来到广东顺德,在大良做废品生意。2004年,谢凤运也到广东给王文田帮忙。除了刮风下雨,每天凌晨4点钟,他们就出发前往鹤山送货并收购货物,晚上10点多回到大良,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车子刚刚驶过九江大桥收费站,谢凤运就提醒刘金行说:“雾太大,开慢点。”刘金行将车速降低到40公里/小时。行至九江桥中段时,随着坡度的增加,车速降低到30公里/小时。
此时,已是凌晨5时,谢凤运和女婿交谈着,王文田则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小憩着。他们谁也想不到,一场大灾难正在降临……
他们车后面有两辆货车,其中一辆是集装箱车,车开得很快,等到九江大桥上坡时,不经意间,第一辆货车耀眼的远光灯在刘金行的左边亮了起来。刘金行知道司机要超车,就将方向盘往右打了打。大货车车速很快,庞大的车体带着巨大的惯性,呼地从他们身边飞了过去。接着,第二辆大货车也与他们擦肩而过。“这车开的,不要命了?”刘金行嘟囔着。可让他们感到奇怪的是,刚刚擦肩而过的两辆货车的尾灯眨眼间竟先后不见了。
凭着直觉,刘金行感觉不对劲,急忙踩了急刹车,接着小心地熄火、卸挡位,想停下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紧急刹车惊醒了睡梦中的王文田:“金行,今天怎么走了这条道儿啊?桥不是还没修好吗?”王文田以为车改行其他道路了,可当他定睛看到前面不到6米处汹涌的江水时,感到迷惑了:“水位怎么一夜之间就涨到桥面这么高了?我们下去看看。”
说着,王文田和谢凤运一起下车,想上前看个究竟。哪知这一看把他们惊得魂飞魄散:桥塌了!在大桥坍塌处的水面,一艘大船尾部翘起,头部扎在江里,像大江伸出一颗令人胆寒的獠牙,狰狞地伸向夜空。更让他们心惊的是,他们的车离大桥断裂处不到6米。
“天哪,不得了啦,出大事了,前面那两辆车肯定是掉到江里去了!”两人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不由得下意识地后退了好几步。“多亏金行机灵,这么近的距离,要是桥身断裂再延伸,俺几个那会儿也没命了。”他们一边后退一边说。
生命绝地,血肉之躯舍命拦下8辆机动车
短暂惊惧之后,王文田的第一反应是拿出手机报警,不巧的是,三个人共用的手机紧急关头却没电了,急得他们直跺脚。他们想找个公用电话报警,可桥上没有。前面是回程的路,身后是随时可能进一步坍塌的桥和滔滔的江水。是走还是留?两位老人的头上渗出了汗珠,腿一直发抖!
不远处,一辆小面包车,带起呼呼作响的夜风疾驰而来。强烈的光柱穿透黑夜,射在他们身上。怎么办?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谢凤运突然说了一句:“快点拦车……”
没有说完,谢凤运就往桥中央跑去,王文田也随之过去。他们俩坚定地朝桥中央一站,向正行驶过来的车辆拼命摆手,同时操着浓重的河南话大喊:“大桥塌啦,塌啦,停车!停车!师傅!停车!”两人声嘶力竭地大喊着,焦急万分的声音在江面上久久回荡。
江雾浓重,能见度极低,司机听不懂他们的话,不由得心生警惕,反问道:“干嘛,打劫啊!”面包车没有停,仍然发出马达的轰鸣声,向他们疾驰而来。车越来越近了,一束巨大的光柱犹如一把利剑直刺过来,谢凤运、王文田一下子完全被笼罩在光柱中,眼睛被刺得一点儿也睁不开!
强烈的光柱完全吞噬了他们,使他们一时不知所措。在马达的轰鸣声中,他们本能地想飞快躲开,然而,他们知道,这一躲,一场事故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只有冒死站在路中央了!只有站在路中央,车才有可能停下来。想到此,血往上涌的谢凤运、王文田索性大胆地又一次狂喊起来,并奋力摇动着双臂,像一个疯狂的旗手。
“危险!让开!闪开!”面包车中的司机急得大喊起来。然而,任他怎么喊,路中央挥动着双臂的谢凤运、王文田还是一动不动。此时,面包车裹着夜风冲了过来,谢凤运、王文田紧闭着双眼,心想:即使用生命换回这一车人的生命,也值了!
终于,面包车嘶叫着,在车轮摩擦路面发出的哧哧声中停了下来。此时,面包车头距谢凤运、王文田不足1米,距断桥处不足3米。
此时,大桥路中央的谢凤运、王文田好似站在一块晃动不已的跷跷板上,踉跄几步,险些跌倒。我们成功了?!他们站定后,在一片静寂中,看看身前,又看看身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辆面包车上有4个人:老板阿莲、罗卫兵、张永安、司机阿崔。
一辆又一辆车开了过来,两位老人依然不停地摆着手,大喊着。一辆又一辆车停了下来。就这样,他们在断桥处拦下了8辆车,其中有货车,也有小轿车,还有一辆摩托车。拦住了8辆车,实际上是把8个甚至更多的家庭从惨剧的边缘拉了回来。
5分钟后,看到路上没有车辆了,他们赶快开车掉头,来到九江大桥收费站。“前面的桥塌了,快点报警吧!”两位老人既担心又焦急。
“说什么呢?”女收费员不相信。“这事我们能和你开玩笑吗,快点报警吧!”等收费员明白过来时,她的双手紧张得发抖,急忙报了警。很快,收费站过桥路线当即关闭。谢凤运、王文田不仅救下了8车人,也避免了其他可能发生的事故。
初步查明,造成这次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广东佛山市南海裕航船务有限公司所属的“南桂机035”轮从佛山高明开往顺德途中偏离主航道,撞上325国道九江大桥的桥墩,桥墩当场被撞断,桥面随之垮塌。“南桂机035”轮沉没,有4辆汽车坠人河中,造成9人失踪。
“拦完车,报了警,俺继续卖废品去了”
6月15日早上,看着所有的车都离开大桥,三人才慢慢开着车离开了。那一个清晨,他们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尘埃落定后,他们才感到万分后怕。之前,还热乎乎的身体,接着就没什么感觉了,被汗水浸透的衣服,已如冰块似的粘在身上,让他们直哆嗦,虽然是在南方火热的夏天。
两位老人从人群中挺身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一个多小时后,3人绕道40公里,把当天该送的货送到,接着继续收废品去了。
救人的善举,他们没有对任何人讲。6月17日中午,谢凤运、王文田前往中山市一个废品收购站收货,在和他们的老朋友——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的易佳勇聊天时,无意中说道:“15号九江大桥坍塌,俺仨就在现场,还拦了好几辆车救了不少人哩。”
易佳勇当场就吃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说:“给我说说当时的场景。”听完故事,他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6月15日那天是不是有许多记者采访你们呀?”易佳勇问道。
“我们什么都没有说,那天拦完车,报了警,我们就继续卖废品去了。”王文田笑呵呵地说。
“这事我得给电视台报报料!应该大力宣传呀!”“算了吧,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报道的。当时的情况,任何人都会拦车的。”
见两位老人对“报料”并不积极,易佳勇尊重了他们的意见。
6月18日,王文田的女儿王丽花在和邻居广州日报顺德市发行站的发行员王幸福闲聊时,不经意中发了个感慨:“我爸命真大,别人掉江里了,他幸好没事。”王幸福听她这一感慨忙详细追问,并及时与广州日报驻顺德记者站的记者取得了联系。
一时间,两位老人租住的地方聚集了许多记者。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还带着“长枪短炮”,两位老人很不自在,脸上挂着一丝笑容,虽然笑得有点僵硬、有点凝重,但他们的双眼是清澈的、透明的。大爱有音,九江大桥上舍生忘死的汉子感动中国,两位老人的义举感动了广东,感动了河南,感动了全中国。
广东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决定,对谢凤运、王文田、刘金行三人见义勇为进行奖励并颁发证书。基金会理事长朱明健向王文田、谢凤运二人分别颁发了10000元慰问奖金。
对于慰问金,两位老人一开始就语气坚决地表示:“不要钱,我们不能要钱。”在广东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和河南省周口市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主任刘吉宇的劝说下,两位老人才勉强同意接受,但又马上说,自己不能要这笔钱,而要将钱捐给老家的小学,用以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
周口市政府驻广州办事处的领xnnOh4dNhYkEmIKQQDLzYQ==导和广州河南商会的领导先后到王文田他们租住的地方,并给他们送来了慰问红包。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两位老人执意拒绝了他们送去的红包。“咱自己会挣钱,要人家的钱干啥?”
为养家糊口,两位经济困难的老人,几乎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出去收废品,两天收一车皮废品,仅可以卖两三百元。谢凤运19岁的儿子谢建好刚生下来时生了场病,因为没钱治才落了病根,右胳膊比别人细很多,完全失去了功能。谢凤运一直想多挣些钱给儿子治病。可他们对到手的“名利”,却淡然处之。
6月25日上午,王文田、谢凤运把广东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的现金,全部捐赠给了朱口镇小王庄小学、坡谢小学和马厂镇刘桥小学。在捐赠仪式上,王文田说:“我们就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每个人都能做的事情……我不识字,我想让我们家乡的孩子能读书认字,以后出来打工,就不会像我们这样辛苦。”
6月的广东,九江桥下的水仍然在无声无息地流去,那8辆被救的车主们也在最初的感谢之后,又开始了各自的生活。此时此刻,王文田、谢凤运又开始走乡穿镇收购废品以谋生。但是,一个社会的和谐,却实实在在离不开这种看似平淡的壮举,壮举之下的平淡。■
(赵兵儒荐自《恋爱婚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