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俊和他的送奶伙伴们

2007-12-29 00:00:00
中国经济周刊 2007年24期


  
  联想、微软、NBA、华润万家、家乐福、新浪、国家体育总局......
  他们聚在一起做什么?
  送奶。
  
  牛奶希望工程
  
  6月6日,“中国牛奶爱心行动”倡议发布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作为这项惠及广大青少年的牛奶公益活动的核心推动者,蒙牛乳业总裁杨文俊开心地合不拢嘴,因为他的送奶伙伴又增加了8位,还都是些“重量级的家伙”: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NBA关怀行动,以及联想、微软、新浪、华润万家、家乐福、利乐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魏克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科学研究表明,一个正常人每天需要摄入的牛奶应该在300—500克以上。目前,我国公众饮奶量严重不足,年均奶类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在中国农村,几千万儿童日均饮奶量仅为6克,是中国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世界人均饮奶量的五十分之一。“巨大的差异提醒我们,要实现牛奶强健民族的伟大梦想,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开展一次科学饮奶、普及饮奶的牛奶献爱心行动。”
  为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儿童的饮奶问题,早在2006年6月7日,由中国奶业协会、国家学生饮用奶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和蒙牛乳业发起的“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大型普及饮奶行动便正式展开。作为活动的第一步,蒙牛乳业斥资1亿、开始了“向全国500所贫困小学免费赠送牛奶一年”的送奶行动。
  尽管迈出了第一步,但让杨文俊操心的是如何能够让更多的社会资源都加入,“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共同想办法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儿童的饮奶问题”。今年博鳌论坛期间,杨文俊就此还专门拜访了比尔·盖茨。
  
  “合心的喜鹊捉老虎”
  
  “我们上次(2006年6月7日)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场地面积可能是今天这个新闻发布会的一半;现在不仅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扩大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实现了当初预定的目标,就是能够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也就是今天新加入的8家重量级的企业,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他们的加入给了我们信心,也起到了我们当初几家共同发起这个运动的目的。”
  “牛奶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它可以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几乎所有营养物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都经历过一个全社会参与、推动全民饮x/0FytoEsOow4u61DGHGTQ==奶大发展的时期,并通过这样一种跨行业的合作,促进了国民体质的提升和民族的富强”,此次行动的发起单位国家公众营养中心主任于小冬告诉记者,目前,全世界有三十多个国家甚至专门立法推进全民饮奶,以促进公众营养与民族体质的提升。而从美国的“三杯奶运动”、日本的“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到印度的“白色革命”,国际上的普及饮奶行动,都是一种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行动、而非乳品行业所能独立完成,“普及饮奶需要全社会参与才能真正做好,而今天这样一个跨越行业界限的‘联合舰队’,展现了了全社会对中国普及饮奶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也让我们看到了早日填平‘牛奶鸿沟’的希望”。
  据杨文俊介绍,在去年向500所小学免费送奶一年的基础上,蒙牛乳业将再度挑选500所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免费捐赠,使受益小学的总数达到1000所。此外,众多合作伙伴也将拿出各自的资源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儿童的饮奶问题,到目前为止,其他合作伙伴为“中国牛奶爱心行动”提供的支持,总价值已经达千万元。
  “我们内蒙古有一句谚语叫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有了他们个人的加入,有了合作伙伴的加入,我们一定能够在中国牛奶运动的这一件事情做到最好。抓贫困和营养不良这两只大老虎。爱心可能不能直接成为利润的来源,但会成为激励我们把企业办得更好的强大动力。”杨文俊表示,蒙牛乳业要继续把这项向贫困小学捐赠牛奶的行动,作为一项推动国人健康的“牛奶希望工程”一直坚持下去。
  和杨文俊一样开心的,还有北京市延庆区沙梁子小学四年级学生张雪。因为从今年6月6日起,从小到大只喝过两次牛奶的张雪和她的同学每天都能免费喝到一包蒙牛牛奶了。面对记者的种种提问,小姑娘一律羞涩地回答说:“我喜欢喝牛奶,牛奶挺好喝的。”
  欢迎订阅《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国外订阅代号:W5372,订阅电话010-65363436,更多订阅信息请登陆:ww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