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日,瘫痪一年多,曾经被医生宣判将终生与床为伴、最多只有两年生命的重庆小伙儿袁明华在“姐姐”魏登红的搀扶下,竟然奇迹般地站立起来,迈出家门,沐浴久违的阳光。
魏登红本与袁明华素不相识。袁明华因工致残瘫痪在床后,与他相恋5年的女友弃他而去,伤病加上失去女友的打击,一下子将他推入了绝望的深渊。
善良的魏登红得知袁明华身处绝境后,不远千里去看望他,这一看,她就再也放不下这个在死亡门口徘徊的小伙子了,她毅然关掉每月收入逾万元的两个店面,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并自学针灸,为袁明华扎针治疗,使他重燃生命之火。
连遭不幸,瘫痪在床后女友绝情而去
今年35岁的袁明华是重庆永川市临家镇人,他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在他15岁那年,父亲患肝癌去世,3年后母亲也因病撒手而去。从此,袁明华不得不放弃学业,辗转重庆、广州等地打工,过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2005年5月底,在山西打工的袁明华和几名老乡来到山西阳泉一家叫小河沟的小煤窑打工,他被安排到井下放炮。
一个月后,不幸悄然降临。6月29日下午,袁明华像往常一样下到井底干活。就在引爆雷管的一瞬间,他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几声惨叫,顷刻之间,矸石岩土从头顶哗哗落下,砸在袁明华的周围和身上,他顿时昏了过去。煤矿老板徐某赶紧找人将受伤的几名工人送到阳泉市中医院进行抢救。
3天后,袁明华才清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医院,他心里“咯噔”了一下。他试图坐起来,却感觉自己的身体根本不听使唤。这时,医生轻轻地对他说:“你的腰部脊柱横断骨折,大小便失禁,双腿失去知觉,很可能终生瘫痪!”医生说,如果保养得好,能够活两年;如果保养不好,将只有一年的生命。袁明华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他的泪水在脸上肆意流淌。
瘫痪在床,还有生命危险,将如何面对女友呢?袁明华感到了绝望。和他热恋5年的女友王华,是四川乐山市沐川县人。几年来,王华跟随着袁明华漂泊于广州、山西。2005年年初,王华回到乐山,到一家时装店当店员。袁明华本想多挣点钱就和女友结婚,不料这飞来横祸,打碎了他对幸福的美好向往。
袁明华颤抖着手拨通了王华的手机,含泪告诉她自己出事了,他希望得到女友的安慰。
当王华确认袁明华将终生瘫痪时,顿时泣不成声。
几天后,袁明华的哥哥姐姐得知这一不幸后,从永川赶到了阳泉市。看到躺在床上的弟弟成了废人,他们都伤心不已,一面想办法救弟弟,一面安慰他。而此时,袁明华最想看到的却是王华,他觉得自己已似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也只有来自女友的精神力量才可以点燃它。于是,他几次打电话要王华过来看看自己,可王华对男友的病情似乎越来越不关心,有时只是象征性地安慰几句,最后竟说没路费去阳泉。
女友的冷漠,让袁明华伤心不已,于是,他请人给王华寄去1000元路费,叫她马上到阳泉。然而,袁明华等到的却是失望。
躺在病床上的袁明华还是固执地给王华打电话,恳求她来看他。终于,王华在电话里绝情地说:“你都瘫了,我们以后也不可能在一起了,你自己照顾自己吧。”袁明华没想到盼来的竟是女友如此绝情的话,他伏在床上失声痛哭……
雪上加霜的是,就在这时,煤矿老板在支付了5万元的治疗费后就再也找不到了。袁明华每天需要一大笔治疗费,家人一时心急如焚,这时,只能靠袁明华自己攒下的2万多元积蓄来维持每天的治疗。
9月份,由当地安监局出面,终于找到了逃跑的煤矿老板,经协调,老板最后支付了袁明华14万元的补偿款,这才使袁明华继续得到进一步的治疗。
10月8日,袁明华在家人的护送下回到重庆永川市,转到永川监狱医院继续治疗。
千里认回一个瘫“弟弟”,无言大爱何问相识与陌生
回到重庆,袁明华再次拨打王华的电话,可王华的手机却打不通。最后,他只好打到王华打工的服装店。
接通电话,袁明华才知道王华已离开服装店,接电话的是店老板魏登红。听说王华走了,他焦急万分地对魏登红说:“请你帮我转告她,我想见她一面,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要求了,请她一定要答应……”这令魏登红很为难,王华走时并没有说她去哪里,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听到袁明华带着哭腔的声音,她心里特别难受,就劝他说:“你要好好养病,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一定能治好的。”
魏登红,36岁,3年前离异,有一个儿子正在上初中。她在乐山开了两家店面,主要卖女式服装,每月有近万元收入。她早就听说王华的男友出事了,还曾主动提出给王华假,让她去看望他,可她却不愿意见他。此时,魏登红心里生起一种怜悯之情,她想尽自己的努力帮袁明华一下。
第二天,魏登红特意给袁明华打去电话,劝慰他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接到魏登红嘘寒问暖的电话,袁明华觉得特别温暖。然而,他在电话里流露出的绝望又让魏登红特别担心。最后,魏登红表示,她会去永川看他。这句话让袁明华很感动。
那以后,魏登红经常给袁明华打来电话,让他安心养病,想开些,尽管瘫痪了,也要坚强地活着。渐渐地,袁明华抑郁的心情有了好转。
11月8日,魏登红把生意托付给母亲,坐了7个小时汽车,从乐山赶到永川监狱医院,特意看望袁明华。当她看到躺在病床上的袁明华,心疼极了:袁明华全身肌肉萎缩,瘦得皮包骨头,满脸胡须,看上去像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尤其是看到袁明华能看见骨头的褥疮和沾满鲜血的被单后,她的眼圈红了。
魏登红的到来让袁明华非常感动,他没有想到她真的会来看他。那天,他们聊了很多,袁明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最后,他用期待的眼神说:“你就像我姐姐,做我干姐姐吧!”魏登红微笑着答应了他。
直到12日,魏登红才怀着不舍的心情离开永川。一路上,她一直放心不下孤苦无助的袁明华,盘算着如何进一步帮助他。思来想去,她想,首要问题是让他尽快恢复健康,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魏登红开始找当地有名的医生咨询。经多方打听,她得知乐山市一家骨科理疗医院一位姓胡的专家对中医针灸特别在行。她辗转找到胡医生,将袁明华的病情告诉了他。胡医生听后说:“根据你说的情况,他有50%的希望站起来,但具体情况还要看到病人才能确定。”听说袁明华有站起来的希望,魏登红连忙打电话告诉袁明华,让他速到乐山治疗。
于是,11月21日,袁明华由姐夫送到了乐山,住进骨科理疗医院,姐夫因家中有事不能留下来陪护袁明华。袁明华的姐夫回永川前,魏登红对他说:“你放心走吧,明华在乐山无亲无故,我会像亲人一样照顾好他的。”
然而,照顾袁明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大小便失禁,只能依靠导尿管排小便。毕竟男女有别,自己与他又非亲非故,起初,魏登红很是为难,医生便安慰她说:“你要将他看成一个病人。”魏登红听着,也在心里安慰自己:我是他姐姐,照顾弟弟,有什么不好意思呢。渐渐地,她已经像个熟练的护士了。
魏登红每天要打理两个门面的生意,还要照顾袁明华,实在忙不过来。无奈之下,她到劳务市场以每月300元请了一个男护工护理袁明华。可那个护理工护理了一个月,便嫌太累太脏,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干了。没办法,魏登红只得又亲自护理起袁明华。
袁明华的病情时好时坏,心情也时好时糟,这对他的恢复非常不利。魏登红问医生怎么办,医生对她说,像这样的重伤病人,不仅需要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同时还要从心理上开导他,让他树立起能够站起来的信心,这是最重要的。可那样的话,就需要一个他最信赖的人每天专职照顾他。魏登红一听,愁上心来。无疑,自己是最适合专职照顾他的,可生意需要打理啊,那是自己和儿子唯一的生活来源,怎么办呢?
魏登红给袁明华的哥嫂、姐姐打电话,可他们都说有事脱不开身。魏登红只得在医院与店面之间奔波,每天疲惫不堪。无奈,她想到了先将店关了,专心照顾袁明华。于是,2006年1月,她辞掉店里的员工,将两个服装店全部关了。
袁明华怎么也没有想到,魏登红为了自己把店面全部关掉了,他的心里充满了愧疚,一天,他对魏登红说:“红姐,你为我付出这么多,我怎么回报啊,我现在成了你的拖累,你还是把我送回永川吧!”魏登红对他笑了笑说:“你安心养病,其他的事我自己会处理的!”看到眼前这个善良的女子,袁明华再次泪湿衣襟。
在魏登红的悉心照料下,加上袁明华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他的病情慢慢得到了控制。然而,他这种病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治愈的。
2006年大年初一,袁明华的导尿管堵塞,必须马上冲洗膀胱,他被立即转到乐山市人民医院抢救。医生检查发现,袁明华由于排尿不畅引发尿结石,随时有生命危险,医院立即对他进行手术。
手术后的袁明华还处在危险期,需要精心护理。那个春节,魏登红是在医院里陪伴袁明华度过的,日夜守在袁明华身旁照顾他,7天7夜未曾合眼。直到第7天,袁明华度过了手术危险期。魏登红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情动巴渝,让濒死的“弟弟”站起来
2006年3月,袁明华被重庆永川市司法局定为外伤性截瘫二级伤残。胡医生对魏登红说,袁明华的病能坚持这么久,已经是奇迹了,要想站起来不太可能,不过,每天可以对他进行针灸、按摩,帮助他恢复肌肉弹性。听到这儿,魏登红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问胡医生:“我可以学习针灸按摩吗?”医生的回答让她大喜过望:“当然可以,你如果自己能够学会,将节约一大笔钱。”
于是,魏登红开始在医生的指导下,找来两卷卫生纸,将针扎进纸里,练习掌握扎针时的平衡。随后,魏登红又买来几本关于针灸方面的书,照着书上的图在自己身上找穴位。在胡医生的指导下,经过两个多月的苦练,魏登红终于掌握了基本的针灸知识,并在袁明华的背上扎下了第一针,那一刻,她感觉到自己的手在颤抖。
第一针扎下去后,以后就容易多了。一个月后,魏登红基本上能够独自帮袁明华针灸了。每天凌晨5点,魏登红就起床给袁明华针灸,然后再给袁明华做两个多小时的按摩。
到了2006年8月,袁明华在骨科理疗院的治疗共花去了7万多元医疗费,煤矿老板的补偿款和他的积蓄全部花光了。在巩固治疗的关键阶段,魏登红拿出一万多元的积蓄,给袁明华治病。
在魏登红的精心护理下,袁明华的两条腿竟然渐渐地有了知觉。7月的一天,魏登红在给袁明华按摩时,两人同时发现,袁明华竟然感受到了疼痛,他激动得流下了泪水,魏登红也激动得哭了。魏登红更加坚信,他终有一天能够站起来。但这时,袁明华已经没有钱继续在医院治疗了,为了节约钱,他和魏登红商量后决定回永川休养。
9月2日,魏登红将儿子托付给母亲,然后护送袁明华回到永川,住在袁明华的姐姐袁明会家里。本来,将袁明华送到永川后,魏登红就可以走了,但在离开医院前,医生告诉她,如果袁明华连续五天不扎针,前面所有的治疗将全部付诸东流。魏登红不想让他的治疗前功尽弃,只得留在永川继续照顾他。
魏登红在袁明华的卧室张贴了5幅人体穴位图,以便对他进行针灸。晚上,她就住在袁明华的隔壁,只要他一有“风吹草动”,她就会立马起床,赶到他床前照顾他。为他翻身,帮他端尿。
每天凌晨5点,魏登红起床后,先去看袁明华有无“动静”,或者帮他翻身,或者帮他清理污物。做好这一切,给袁明华针灸的时间就到了。袁明华俯卧在床,魏登红拿着针,对着他背部,将针准确地扎在袁明华的穴位上,然后轻轻地问他:“疼吗?”那情景就像对待一个幼小的婴儿。针灸之后,魏登红还要照例给袁明华按摩。从脚底一直按摩到髋部,她轻轻地按着,试着刺激他双腿的神经……
10月11日上午,在魏登红的搀扶下,袁明华竟然坐了起来。魏登红高兴极了,他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于是,从那天起,魏登红每天都扶着他坐起来一会儿,并试着将袁明华扶下床,让他在椅子上活动活动。同时,每天加大了按摩量。
11月1日这天,魏登红扶着袁明华,在拐杖的帮助下,袁明华竟然慢慢脱离了椅子,站了起来。魏登红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弟弟”终于站起来了,她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袁明华也露出了久违的微笑,他终于可以站立起来了。
那以后,魏登红就经常扶着袁明华练习站立、走路。每次,袁明华拄着双拐,都要人从背后扶着,不然就站不稳。魏登红一边托着袁明华的腰,一边还要扶着袁明华的拐杖。由于袁明华的体重已经恢复到130多斤,每次魏登红都累得大汗淋漓。
11月9日,在魏登红的搀扶下,袁明华终于走出屋子,沐浴在久违的阳光下,他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魏登红对袁明华的大义相助传开后,既引来一些人的赞扬,也引来了许多人的质疑,有人甚至认为她对袁明华有想法。魏登红说,她帮助袁明华只是出于姐姐对弟弟的关心。也有人问她,会不会与袁明华走到一起,结为爱人。魏登红表示,她和袁明华没有儿女私情,在她眼中,袁明华只是一个需要照顾的病人。
魏登红说,她别无所求,只要袁明华能站起来。等他再恢复一段时间,她就回乐山老家做生意,继续开她的服装店,好好照顾儿子,弥补自己的愧疚。
编辑 / 雨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