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小心皮肤鸦片

2007-12-29 00:00:00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07年15期


  前些日子,不少女性消费者反映,她们用一种名叫“葡萄籽抗敏平抚液晶”的化妆品后效果非常好,可只要一停用便会出现脸发烫,像是一盆开水泼到脸上的那种感觉,让人非常痛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化妆品进行检测后发现,其中含有禁用物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那些女士患的是一种叫做“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皮肤病。
  
  揭开“皮肤鸦片”的画皮
  
  激素有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等。我们通常所说的激素是指糖皮质激素,该类药物外用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和细胞浸润,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抗增生等作用。临床上以糖皮质激素制成的外用软膏、霜剂在皮肤科广泛应用。近年来,一些不良化妆品生产厂家也打起了歪主意,将激素掺进嫩肤、美白的化妆品中蒙骗消费者,使不少渴求美容护肤的消费者在长期应用后产生依赖,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肾上腺皮质类激素,属于长效激素,一般临床上治疗炎症造成的渗出、水肿等。这类糖皮质激素对人体的炎症抑制很明显,在临床上本来就是用于抑制炎症的药物,并具有保湿作用,抑制黑色素细胞,早期使用会使皮肤变白,含水量增加,看起来饱满细嫩。它的药理作用强,但同时副作用也比较大,如果化妆品中含有地塞米松,皮肤就会对激素产生依赖,而且很难摆脱。因此,医生们把地塞米松称为“皮肤鸦片”。
  
  “皮肤鸦片”的主要危害
  
  含有激素成分的化妆品如果长期使用,皮肤就会产生如同上瘾的症状,只要停用,过敏症状就会加重、反弹。医生们发现,同一部位外用激素3周以上,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干燥脱屑、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痤疮、色素沉着异常。由于糖皮质激素本身能抑制表皮细胞的增殖代谢,因此造成皮肤变薄,痤疮加重,色素沉着。同时,激素外用还可能造成内分泌紊乱,引起骨质疏松、月经不调等不良反应,甚至会诱发胃溃疡、青光眼、医源性糖尿病、医源性骨折和颅内血压升高。
  
  中年女性是最大受害者
  
  在医院皮肤科就诊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多为30~45岁的中年女性。她们使用的化妆品大多是在美容院里购买的,这类化妆品在商场和超市一般是买不到的。卫生部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大对美容院的监管力度,并提醒消费者要慎重使用在美容院销售的化妆品,已经出现炎症的消费者要赶紧停止使用化妆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
  长期使用含激素的化妆品,不仅损害容貌,而且会加快皮肤老化。有些妇女面部出现痤疮(青春粉刺)、酒渣鼻、脂溢性皮炎、老年斑,或其他部位患有股癣、湿疹等皮肤病时,常常未经求医就自行涂抹激素类药膏或化妆品。一开始,因激素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病情暂时得以掩盖,一旦停药,病情又很快加重,甚至形成越坏越抹、越抹越坏的恶性循环。特别是发生在面部、阴部的皮肤病长期大面积使用较强的激素制剂,很容易引起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斑、皮肤发皱老化。
  
  及时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
  
  目前,西医西药对激素依赖性皮炎尚无理想疗法,主要是采取逐渐递减激素药物的用量,再配合抗菌消炎、抗过敏药物治疗,疗程需要1~2年的时间。近年来,我国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收到较好的效果。
  人体一旦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停药后原发病变反而加重,多数患者对此均有较大的精神压力。对此,医生与患者家属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为防止复发,愈后最好坚持巩固治疗一个疗程,以达到安全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
  
  外用激素注意事项
  
  如果有患者非要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皮肤病的话,应该首先去正规的医院皮肤科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注意避免连续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超过2~3周;禁止长期连续使用糖皮质激素;含激素的药膏或化妆品不应使用在面部、颈部、阴部等皮肤薄嫩处;孕妇、老人和儿童禁用激素类药膏或化妆品。
  据《大众卫生报》
  编辑 / 张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