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肿瘤手术后的第一个月

2007-12-29 00:00:00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07年18期


  老张今年体检时查出患上了大肠癌,好不容易才预约到某医院的专家主刀手术。一个月后,老张开刀切除了恶性肿瘤。医生说手术很成功,还嘱咐老张好好静养,准备进行化疗。老张高兴极了,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癌症似乎已经远离自己。他小心地调养身体,传闻忌口的食物一点儿也不敢碰,饮食能多清淡就有多清淡。3个月后,老张因有便血到医院复查肠镜,医生却告诉他又发现了新病灶,且病况不容乐观。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把老张吓坏了,肿瘤不是都切除了吗?怎么这么快又复发了呢?
  
  癌细胞是“自家人”难察觉
  
  记者请教了著名的肿瘤专家戴龙瑞教授,他指出,很多癌症患者都有和老张一样的心态,得知患上癌症后恐惧、焦虑,在手术后就麻痹大意,延误了预防复发的大好机会。正常人的身体每3秒钟就会产生1个癌细胞,在人体阴阳平衡的情况下,癌细胞可以被免疫系统消灭。一旦免疫失衡,抵抗力变差,癌细胞就会趁机摘掉伪装,在体内疯狂地扩散。对于人体免疫系统来说,癌细胞是“自家人”变坏,不同于外来的病毒,有时难以设防,因此肿瘤患者察觉时,多数已是晚期。戴教授提醒大家,平时的预防很重要,不吃腌熏、烧烤、腐败的食物,生活有规律,才能让癌细胞没有发展的条件。
  
  术后第一个月出现“疯长”
  
  很多肿瘤患者及其家属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病人从动手术到化疗后,治疗就算全部结束了,熬过这个时期就没事了。其实外科手术、放化疗都不能杀灭全部的癌细胞,只能将其杀伤到最低限度而已。即便99.5%的癌细胞都被杀死了,仅剩下0.5%的癌细胞,也有可能转移或复发。在切除肿瘤的手术过程中,癌细胞很容易脱落,或通过血液与淋巴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附着并增殖,生成次级肿瘤,再次侵袭正常的组织。一旦癌细胞开始裂变,就会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36小时新生一次,比健康细胞的裂变速度快8倍,最终肿瘤又变大了。特别是在手术后的第一个月,癌细胞的增殖往往会出现报复性反弹,甚至比刚形成肿瘤时增长得更快。戴教授强调,化疗后剩下的是最顽固、抗药性最强、增殖性最快的残余癌细胞,同样会无限制地“疯长”。
  
  打好巩固期抗癌的关键一战
  
  肿瘤治疗中有“5年治愈率”的说法,即病人入院做手术、放疗之后,出院时并不算治愈,必须观察5年内病人不发生复发、转移,才可以下临床治愈的结论。戴教授把这5年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手术之后,此时患者仍然属于临床期,因为治疗还没有结束;第二个阶段是放化疗期,这个时期是巩固期,是防止复发转移最关键的时刻;第三个阶段是放化疗结束后,这时才算正式进入了康复期。此后的1年半时间内,必须扶正和抗癌相结合,既巩固治疗效果,又预防复发。戴教授强调,癌症的治疗必须多种方法相配合,不能单靠手术、放疗、化疗、中医等任何一种,而必须是综合的治疗过程。
  
  别错过治疗癌症的三大机遇
  
  有的患者说,等自己化疗结束后,一定要开些药方好好调理身体。这其实又是一个误区。戴教授指出,抑制肿瘤的复发有三大机遇,第一个机遇是在手术后马上进行饮食和中药的调理;第二个机遇是在手术后的化疗期,辅以中药治疗;第三个机遇才是在化疗结束后,再进行综合调理。癌症是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体质会随着治疗时间的拖延而变差,因此,越晚重视调养,对身体的康复就越不利。
  戴教授总结,肿瘤患者在康复期要注意身心保健,运动是需要的,心情愉悦更加重要,但是最关键的是要综合调理,尤其是手术后到化疗前的这段时间,一定要通过饮食调理好身体,积极“备战”。膳食要以高蛋白质、高热量和高维生素为主,多吃鸡肉、鸡蛋、海鲜、豆制品和薏苡仁,多喝牛奶以及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来增强体质和抗癌能力。
  据《自我保健》
  编辑 / 张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