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演讲会场,我请听众朋友用1分到5分的标准,举手表示自己的快乐程度,1分是很不快乐,5分则是很快乐。
结果,大部分的人都举3,就是不好不坏,普通快乐的意思。
突然有位男性起身发言,他说:“我快乐吗?我的老天,我最怕人家问我这个问题了。一问我就不知所措,天知道什么叫快乐。这叫我怎么回答啊?所以不问还好,一问,我反而不快乐起来。”
接着另一位女士站起来笑着补充:“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一头雾水,胡乱举手。真是太好了,原来大家都一样,随便举举,根本搞不清楚什么是快乐。”
大家大笑一阵,掌声更热烈了。
说实话,我们绝大部分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快乐吗?你我也常常祝福别人“祝你健康快乐”,健康我们懂,但是快乐到底是什么?
如果你问心理学家的话,心理学家的答案是:快乐就是我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也就是我们对生活各个层面所产生的满意与否的感觉。更具体地说,如果有一个平衡的生活,我们自然就会觉得快乐了。
那么,生活满意度该从什么指标来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3个重要指标。
快乐指标一
生活满意度
第一个生活满意度指标是“生理健康”满意度,也就是你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有什么感觉,是否感到满意。
我想这个容易懂,我们都有过经验,当自己生病了,失去身体健康时,怎么都快乐不起来。
要让自己更满意生理状况,最好的建议是要有定期运动的习惯。不晓得你有没有固定运动的习惯,专家建议我们,每星期至少做2~3次有氧运动,每次维持30分钟以上。无论是打球、游泳、跑步、跳舞还是骑车,都是很棒的有氧运动。
有些懒骨头可能会问,运动是为了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跟快不快乐有什么关系?如果真的是为了要更开心,坐在电视机前吃零食不是更爽吗?
其实,运动除了让我们身体健康之外,它也是最好的EQ(情商)秘方之一。我个人认为,如果只能提供一个EQ保健品,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运动”。
人在运动时,除了其他生理反应外,持续的运动还会增加荷尔蒙“脑内咖”的分泌。而脑内咖可以说是我们体内的吗啡,会让我们排除焦虑,感到愉快。这就是为什么在运动后,我们会觉得high,不用吃药,去运动就行了。
另外,研究也发现,有固定运动的人,他们的挫折忍受度比较高。换言之,他们的EQ比较高,对自己更有信心。
所以,亲爱的懒骨头们,除了看电视吃零食,运动会让你更快乐!
在生理健康方面,第二个重点,是要维持均衡的饮食。在这一方面,我们都听专家说过,要少吃刺激性食物,注意饮食习惯等等。
这些听起来像是陈词滥调的建议,事实上对我们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为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会影响体内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影响情绪。
如果能每餐依蛋白质(30%)、脂肪(30%)、碳水化合物(40%)的比例用餐,并少量多餐,避免咖啡因等刺激饮料,你的EQ指数就不会太差了。
以我个人而言,原本是个咖啡痴的我,在两三年前戒掉咖啡之后,发现自己为小事抓狂的情况大为减少。有差别,真的!
快乐指标二
亲密关系满意度
我们维持亲密关系的对象,包括了家人及伴侣两方面。请想一想下面的问题:
自己的家人和伴侣是否给了我们该有的支持?回到家时是否有被爱的感觉?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第一个想要倾诉的对象,是不是我们熟悉的家人与伴侣呢?
如果这些答案都是“是”的话,相信你的亲密关系满意度就会很高了。
为什么亲密关系这么重要呢?
因为亲密关系可以说是一个人的EQ桩脚,当桩脚稳固的时候,大风大浪都难以动摇。所以平常令人火冒三丈的事,一旦谈恋爱后,顿时变得微不足道,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自觉桩脚还不够坚实,那就请赶快行动,加强跟每个家人及自己的另一半的互动吧!
快乐指标三
人际关系满意度
也就是我们的社交活动。你常跟朋友来往联络感情吗?你有许多朋友吗?
在你回答之前,想提醒你,这里指的不是那些酒肉朋友,我们所谈的,是深刻且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所以如果只是电话本上多了很多人名,并不代表我们的人际关系因此跨出了一大步。
不妨在跟朋友接触的时候,多交换一些彼此内心的想法与心得。如果每次在一起只是谈“最近天气怎么老是不下雨”这些不关己的事情,恐怕没办法让彼此情谊变得深厚!
据《大众健康》
编辑 / 王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