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找个“二传手”

2007-12-29 00:00:00松婀鹂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07年19期


  临近儿子生日时,我对台灯下埋头写字的小背影问道:“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
  儿子转过身来,还我一张笑脸,继而摇摇头说了声“我不知道”,然后接着去写作业了。好像最重要的,只有他的作业。儿子的用功表现,与他班主任老师几天前的一句表扬有关。
  我一直以为儿子很优秀。当儿子攒在潘多拉盒子里诸多的毛病突然被释放,面对呼啦啦飞出来的粗心、懒散、逆反……我捕住东,又放飞了西,给我来了个措手不及。这是我做妈妈的疏忽。当我想挽救的时候,已经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我下狠心严管儿子,像为小树剪必要去掉的树枝。在最初的那段日子里,他还算配合。成效显著了几天后,他又恢复了疲沓的老样子,他对自己信心不足。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也感到力不从心。直到有一天,儿子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地来问我,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吗?得到我肯定的回答后,他有些相信了,自言自语道:老师说的是真的。
  原来儿子新换了个班主任,是个年轻的男老师,找我的儿子谈话了,他说:“老师经过仔细观察了,你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老师给儿子发出了增强信心的信号,他为这句话努力改变着自己,想证明给老师看。可我担忧他向上的热情能保持住几天。
  儿子写累了,离开学习桌,开始模仿班主任的神情与语气给我上课。透过他可爱的举止,我看到了一位在课堂上富有激情的老师。我意识到他应该是个不错的老师,难得的是孩子喜爱他。突然间我有了灵感,何不买份生日礼物,通过他的手转交给儿子。
  当我找到儿子的班主任,礼貌地说明自己的意图,并表示给他带来麻烦了,因为如果全班同学都像我们家这样烦琐多事,老师会照顾不过来的。热心肠的老师表示愿意帮助我。
  那天晚上放学回来的儿子情绪很好,显然掩藏着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终于,他忍不住把“秘密”告诉了我:“妈妈,老师可能从我填的档案里发现后天是我的生日,今天又找我沟通了。他说准备送我一件生日礼物,真高兴!真想知道是什么!妈妈,你帮我猜猜好吗?”
  其实不用猜我也知道,那是一本《中华成语词典》,里面不光有释义,还有出处,并配有图片。是他一直想要的。可我只假模假样地提供了几个答案,都没有往词典上猜。
  和我预想的一样,两天后带成语词典回家的儿子很兴奋,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他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得用学习来报答老师之类的话。我了解儿子不是很擅长表达感谢话的孩子。看来我用词典作秀这件事对他触动真的很大。词典不光在家里利用率很高,儿子每天都要把它装到书包里背着。
  为了保证儿子学习上的热度不减,我隔段日子就偷偷地往学校跑一趟。他一直不间断地被来自老师之手的小礼物刺激着。
  学习质量与时间质量明显提高。儿子对他写到纸上的每个字,开始负责任,为了能省出时间检查,他强行自己加快学习的速度。期望已久的良性循环终于形成,各科成绩均有所提高,难能可贵的是孩子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
  通过这件事,我悟出一条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孩子可能把妈妈的鼓励当做反感的絮叨,或怀疑妈妈的鼓励有目的性,他曾一针见血地质问过我:“不就是想让我给你好好学习吗?”而来自外人的夸奖却可能给他带来荣誉感和激发他向上的决心,尤其这个人是他钦佩的人。借他人之手,借他人之口,选一个适合做家长与孩子间“二传手”的人,将动力棒移交给他,给孩子补给充足的引擎动力,无疑是让孩子在人生的跑道上跑在前面、跑得更远的良策。
  
  编辑 / 海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