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一直在看北京电视台的《谁在说》,这期的选题是:笑傲江湖的女博士。当我看到做过15年媒体的主持人赵川拿着采访稿和女博士一问一答地交流时,我从心里感觉到,三个女博士中的前两位让人感觉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当两个人之间聊天、交流,特别是谈论爱情的时候,都要像外交辞令一样字斟句酌时,你可以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或许,女博士是某些行业、学科方面的精英,但在情感方面,在心理方面,在与人交流方面,她们却表现出了严重的傲慢、自以为是、孤僻、戒备等心理问题和行为方式。
我无意放大女博士在婚恋方面的尴尬和心理问题,但我不得不说她们的确存在严重情感变态和心理变态。这绝对不是妖魔化。
谈恋爱的时候,可以不计较家庭背景、出身、户口、学历等,有个别著名学府的高才生甚至靠自己的高学历、名牌高校等光鲜头衔诱骗一些长相俊俏的低学历女生和“北漂”的农村女孩上床,只是以谈恋爱的名义,一旦谈婚论嫁,他们就不认账了。这在我以前针对“北漂女孩”的系列采访中,遇到的事例不止一个。
女博士虽然很难被“诱骗”,但也恰恰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理智、理性在某些业务方面这是良好的品质,如果在与人交往、与人谈情说爱的时候,过于理智、理性,恨不能通过检测基因的方式,来判定一个男人对于女人的忠诚度,通过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高科技手段和智能的、逻辑性极为缜密的思维方式对爱情、婚姻进行细分、细化、萃取等工序之后,方才把一个原本很感性的情感问题,经过复杂的工作最后作出一个“可以”恋爱或者“不可以”恋爱的结论,这是不是很可悲的?
博士只是一个学历,天天把这个所谓的博士帽戴在头上,甚至在谈情说爱、谈婚论嫁的时候,也要拿“博士”来衡量女人和男人的爱情、婚姻,岂不累死,岂不是作茧自缚?
那位女博士在节目中口口声声地说,如果我是普通人,我就怎么怎么样……她首先把自己归类到“不普通”的一类,归总于“崇高”与“伟大”的高度。有如此心境,难免把爱情和婚姻也搞得如此高不可攀。
中国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存在严重的“门第之见”,几千年以来一直是这样,21世纪的中国也是如此。女博士谈恋爱看不上学历比自己低的,看不上赚钱比自己少的,看不上没车没房的……她们不是以爱情来衡量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结合,而是以物质取代爱情作为衡量标准,并且是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思想当中,爱情的物化作用一直延续着,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继续延续着,可怜的女博士们,还会继续为她们的爱情变态和心理变态寻找可以绝对物化的元素。这不是一个群体的绝大多数之行为,但也不是一两个人之行为。女博士不把自己的面具卸掉,和她们结合的男人也会戴上面具生活!如果是这样,男人还不如不娶女博士!所以,即便是上床,也请女博士们以爱情的名义上来。
博客主人简介:
鸿水,专栏作家、媒体评论人、娱乐策划人、作协会员、音乐家协会会员。坚持文娱批判、时事批评,被誉为“博客杀手”。
(本文字句略有删改)
编辑 / 海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