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有时也会功能紊乱

2007-12-29 00:00:00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07年36期


  从进化角度谈腰背疼痛
  
  我们的基因大概2万~20万年之间才发生一次变化,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身体和2万年前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脱离了自然。从进化上来讲,我们刚刚脱离了动物,脖子和腰就出现了问题,但是真正的脖子痛、腰痛大规模的流行还是在近100年来。由于工业社会机器的大量使用,我们放弃了接近自然动物的奔跑方式以刺激身体的内层肌肉,如长期骑自行车的人,腰痛的很少,因为骑车使腰部的肌肉得到了锻炼。所以,生命在于运动,是十分科学的。
  
  肌肉功能紊乱先于骨骼磨损
  
  郭主任介绍说,财务人员、教师、文字工作者、平面设计、IT工作者、驾驶者等都属于颈椎、腰椎病高发人群。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诸如腰椎间盘退变、第三横突综合征、小关节紊乱、肌筋膜炎等。经过近10年的临床工作,他在不断的总结中发现:肌肉的功能紊乱先于骨骼的磨损,是造成早期腰背疼痛的原因。这个阶段如果不积极治疗最终就会出现椎间盘和骨骼的病变,增加腰痛的治疗难度。因此,他特别提醒读者:如果你的颈椎、腰背疼痛,通过相关检查没有发现异常,而且超过两周,疼痛没有明显的改善,那多数就是肌肉功能紊乱在作怪,这时就一定要到医院及时就诊。
  
  “内层肌肉”掌舵关节活动
  
  为什么肌肉功能紊乱也会出现颈椎或腰背疼痛?我们的脊柱是由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构成,整体呈弧形,就像一个弹簧,这种构成让我们用力时更容易承担,其次以帮助我们获得一个内在的稳定性。我们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也有着明确的分工,可将它们分为外层肌肉和内层肌肉。
  能被我们看到的肌肉称为外层肌肉,它的作用是给予我们力量和动力,人类在劳动、搬重东西时,要靠这些非常强健的肌肉发力,属于“动力肌肉”;紧紧贴在椎骨关节周围的肌肉是身体的内层肌肉,作用是负责保护和稳定关节,是为我们的关节活动“掌舵”的,属于“局部稳定”的肌肉,虽并不强壮有力,但对椎骨起着很好的控制和保护作用。
  
  用“提肛锻炼”强化内层肌肉
  
  郭主任介绍说,由他治疗的上千个脖子痛的人往往是脖子根和后脑勺这个部位痛。早期脖子疼是因为内层肌肉闹情绪,不工作,且内层肌肉不受大脑的直接管理,外层肌肉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不能长时间地工作,因单靠外层肌肉撑不住脖子,所以感到背部很沉重并疼痛。因此要使内层肌肉得到锻炼,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
  他作了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的腰就像一棵树,种在土地上,这块土地就是我们常说的屁股。屁股有一块肌肉,叫盆底肌肉,而且我们的五脏六腑也需要靠盆底肌肉支撑着,因此盆底肌肉非常重要。就相当于我们的腰种在盆底肌肉上,如果盆底肌肉像沙土,我们的腰就会有问题,有的人腰痛,实际上是盆底肌肉出了问题。提肛时在系腰带的地方可以摸到一块骨头,沿着这块骨头向内下滑1厘米左右,如果提肛的时候会感到这地方的肌肉马上变硬。每天练习提肛收腹60次,提肛收腹后应保持30秒以上时间,同时还要保持正常的呼吸频率不要憋气,科学的提肛,就会使盆底肌肉得到锻炼。
  
  保持正确姿势是最好的预防
  
  容易出现脖子痛、腰痛、肩痛、膝痛,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舒适、太稳定,再就是你的姿势不正确。比如我们站姿正确时,脊柱处在中立位,我们的脊柱只靠内层肌肉收缩就可以保持稳定,而内层肌肉的特点就是可以长时间收缩并且不会疲劳,而如果长期处于低头等不正确的姿势,脊柱远离中立的位置,脊柱周围的韧带等软组织就会持续受力,长此以往,导致韧带炎症、外层肌肉过度紧张和劳损等情况。因此最后还要强调,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