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至少1亿疼痛病人
《文汇报》报道: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疼痛已被医学界定义为“人类第五大生命指征”。剧烈或长时间的疼痛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也是造成劳动能力低下和生活质量下降的最普遍、最直接的因素。数据显示,我国每三个门诊病人中,就有两个是伴有各种疼痛病症或症状的病人,估计目前全国至少有1亿疼痛病人,其中以女性患者为多,约占六成。
迷恋巧克力可能源于体内某种菌群
《三联生活周刊》报道:对巧克力的迷恋也许不仅是一种心理需求,而是源自生理的必然。这是瑞士洛桑雀巢研究中心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布的研究结果。在对11名每天无巧克力不欢的超级巧克力迷和11名面对任何一种巧克力都无动于衷的“怪人”的血液、尿液和其他新陈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后,研究者发现,尽管这些人摄入的饮食完全一致,但排出的化学物质却有10多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者指出,这些化学成分是不同细菌作用的副产物,由此推断,喜好巧克力的人胃肠道内可能含有大量能够激发人们对巧克力食欲的菌群,从而令人对巧克力的美味难以抗拒。
新型基因避孕药有望10年内问世
《深圳特区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正在利用核糖核酸(RNA)的干扰机制研制一种全新的“基因避孕药”。科学家表示,这种新型避孕药将可以避免目前使用的传统口服避孕药所带来的多种副作用,它有望在10年内问世。为了对基本理论进行验证,科学家首先培育了一批ZP3基因遭到破坏的小老鼠。结果这些老鼠发育健康,但根本无法繁殖后代。在进一步的试验中,科学家发现他们可以利用核糖核酸干扰机制,暂时使人类细胞中的ZP3基因的95%的活动性受到干扰。
体重指数超过45平均减少13年寿命
《新闻晨报》报道:人们通常认为吸烟有害健康,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肥胖的威胁似乎更大。英国“预见”组织一份研究报告表明,过度肥胖使人平均减少13年寿命。科学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体重指数(BMI)来衡量个体是否肥胖。体重指数超过30即被视为肥胖。尽管有人质疑这种计算体重与身高比例的方法不够精确,但体重指数仍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肥胖测量方法。英国《每日邮报》援引研究内容报道,研究发现,体重指数超过30会平均减少9年寿命,超过45则会使寿命平均减少13年。
经常外出就餐记忆力衰退快
《信息时报》报道:不少年轻人自认记性差,却普遍把原因归结于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等,但一项调查指出,经常外出用膳的人,自认为记忆力衰退的情况较吃“住家饭”的人多!香港记忆学总会于今年4月至9月期间,访问了2289名6岁至73岁的市民,九成是以面对面形式接受问卷调查,其余一成则填写网上问卷。约四成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差,56%认为没大改变,约4%认为记忆力有改善。自认记忆力有改善的受访者中,超过41%一天三餐都在家中进食,近35%每天食两顿“住家饭”;而自认记性越来越差的受访者当中,76.5%每天至少一餐外出用膳,三分之一每天至少两餐是外出用膳。该会认为,结果显示外出用膳会令记忆力减退。负责该项调查的专家称,调查数据显示,记忆力的好坏,快乐与否具有决定性,其次为身体状况和睡眠时间。因为压力引起的皮质醇会损害脑中负责记忆的海马区,而经常感到快乐会确保多巴胺及正肾上腺素处于一定水平,提升记忆力。
现代生活方式使人肥胖
《新闻晨报》报道:英国研究肥胖课题的专家指出,肥胖不是个人的过错,它是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恶果。政府必须采取进一步的行动,阻止社会“梦游般地”走入健康危机。一个由英国卫生部赞助、250多名专家参与的课题组,在对肥胖问题进行了两年多的研究后,发表了一份题为《深谋远虑》的报告。报告指出,在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的同时,人们的体重也不可抑制地迅速增长,这是因为我们身体的生物状态与其所处的环境不相协调。为此,《深谋远虑》指出,政府应该加大参与力度,以推动社会发生更大规模和更深刻的变化。
荷兰心理学家提出幸福不对称论
新华网报道:人们渴望幸福,往往又缺乏幸福感,这是为什么呢?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心理学教授尼科·弗里达日前提出“幸福不对称论”。他认为,即便引起愉快感觉的环境一直存在,这种感觉也很容易消散。然而,消极的情绪却会伴随着环境而持续存在。就是说,人类很容易适应快乐,却永远不能习惯悲哀。西班牙《趣味》杂志援引弗里达的话说,情感是不对称的。积极情绪较之消极情绪强度弱,且持续时间短。快乐、幸福和迷醉的感受会变得乏味、苍白。不对称论认为,如果从前曾让我们沉迷并带来快乐的事情不断重复,就会变得乏味,但消极的情绪却不会如此。在人的一生中,有些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很多专家认为,历经艰难险阻有助于最终获得幸福。在困难面前,人的大脑会进入一个蓄势待发的停滞阶段。人们需要经过历练使人格成形。有时,后退是为了进步。虽然会经历痛苦,但直面困难的人最终要比逃避的人更加幸福。只有经历过艰难险阻的人才相信幸福。
80岁老年人老年性痴呆发病率将近一半
《沈阳日报》报道:“人老了不一定糊涂,但老犯糊涂可能是病。”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秦斌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老年人出现一些“糊涂”行为时应警惕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表现为逐渐发生记忆、理解、判断等智能全面减退,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日益降低,随着病情进展,逐渐生活不能自理。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为1%至2%,年龄每增长5岁,发病率增加一倍,80岁的老年人发病率将近50%。
有些人贪吃可能与基因有关
《南方都市报》报道:有些人适量进食即可得到满足,而有些人却需大吃特吃后才能感到愉悦。美国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有些人贪吃可能与基因有关。研究人员希望可以据此研究出治疗肥胖的新疗法和药物。研究小组说,人类约半数拥有两个A2基因,他们进食适量即可感受到满足和愉悦。另有近半数人拥有一个A1基因和一个A2基因,他们需要消耗更多食物才能得到和前者同样的感受。而同时拥有两个A1基因的人很少见。参与研究的科学家珍妮弗唐普勒接受路透社电话采访时说:“实验发现,拥有A1基因并且肥胖的人比其他人为获得食物付出的努力多一倍。”
神奇基因可防御癌症、延长寿命
《新闻晚报》报道:衰老和疾病一直是困扰人类生命的恶魔,也是众多科学家想要攻克的堡垒。现在美国科学家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已经通过实验锁定了一组线虫基因,这组基因具有防御癌症和延长寿命的双重功效。目前科学家们正试图在人体内寻找类似功用的基因。由于线虫的不少已知基因都可在人体内找到对应基因,他们希望通过研究能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人体衰老和患癌的过程。科学家们希望,一旦开发出一种药物能够模仿这组基因的作用,便能够帮助人们对抗癌症,并且活得更加长久。
低音男性更易吸引女性
《深圳商报》报道:加拿大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说,拥有低沉嗓音的男性通常比嗓音高的男性拥有更多子孙。研究发现,嗓音较为低沉的男性繁殖能力较强,拥有更多子孙后代。女性更容易被嗓音低沉的男性吸引,认为他们更成熟、健康,比嗓音高的男性更加阳刚;而男性则更喜欢嗓音高的女性,认为她们更有魅力、温顺,更有女人味而且听起来更年轻。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报道说,这项最新研究可能有助于寻找人类进化以及择偶的内在原因。
争强好胜的人更容易得冠心病
《解放日报》报道: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表明,冠心病与心理紧张有关。人如果长期、反复地处于紧张状态中,容易患冠心病。美国心脏病专家把人的性格分为A、B两种类型。具有A型性格的人经常动作匆忙,办事节奏快,有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遇到困难也不退缩,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不满足感。这类人往往雄心勃勃,脾气急躁,性格外向。由于A型性格的人过于追求事业和成功,常常会忽视或无暇顾及个人的健康,他们不会享受生活的乐趣,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常使自己整天处在紧张和压力之中。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A型性格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是B型性格者的两倍。我国也有资料表明,A型性格患者占冠心病人数的七成。
高学历事业有成人士更易患心理疾病
《卫生与生活报》报道:恐怖害怕对正常人来说是种有益的防御反应。这些害怕一般不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只有当害怕和现实危险不成比例,而且对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时,我们才诊断为“恐怖症”。恐怖症和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有关。和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样,在现代社会中恐怖症发生率有明显增加的势头。知识和信息的大量增加有时会伴生空虚和精神脆弱。专家研究显示,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出生,拥有高学历,已经踏入工作岗位,并且事业小有成就,在办公室从事管理工作,工作认真、勤奋、有前途的人最容易得心理疾病。这个调查结果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结果相似。
男女平均智力无明显差异
《广州日报》报道: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最聪明和最愚钝的人群中,男子数量都是女性的两倍。比较男女智力,由于难以计算机会不平等因素,而往往存在缺陷。但英国《泰晤士报》2007年10月23日报道,几名英国心理专家声称解决了家庭背景影响,专门分析了2500多名有异性兄弟姐妹人士参加的智力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显示,在平均智力水平方面,男女并无明显差别。但在被测为最聪明的2%人群和最傻的2%人群中,男子人数均为女子的两倍。《泰晤士报》提到一种理论,男子为在女性面前更具魅力,会尽量提升自己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