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美国小布什总统当政以来,因应局势的需要,对美国宏观经济政策采取了许多调整,对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布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原因,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予以了展望。
[关键词] 美国 布什 宏观经济政策
中图分类号:F171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1-0070-07
2000年在布什第一次竞选总统成功时,美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发展降速的时候:股市下挫、国内投资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赤字高企。上任伊始,布什不得不忙于处理国内事务,尤其是大张旗鼓地游说其庞大的减税计划和打击公司犯罪。此时布什政府的经济政策,概括起来说,其基本点是降赋税、促投资、减开支、重市场、增就业。但“9.11”的恐怖袭击,使布什成了地地道道的“战争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反恐变成其头等大事,也迫使布什政府对内外政策进行了大调整。这样的结果,是美国经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并直接导致了布什总统的连任。
布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特点
布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1.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一方面大规模减税,另一方面扩大政府财政支出
(1)减税扩支的财政政策是布什政府经济政策的核心。布什政府上台后,为了兑现其大选的承诺,着手进行大规模减税。2001年夏季,美国国会批准了布什政府提出的1.35万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和教育改革措施。以减税为内容的财政扩张政策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消费空间。减税措施从心理上对美国消费者产生了积极作用,通过减税刺激了就业,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使美国的消费在经济衰退期间没有出现负增长,消费推动了经济的复苏。
而随着以“反恐”为名,相继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之后,布什政府投入了巨额的军费开支。大量失业和达到高峰退休人口的社会福利支出的增加,让布什政府捉襟见肘。这两个矛盾式的政策走向,造成的最直接反映就是严重的财政赤字。
与克林顿在任时的“增收节支”财政政策相比,布什总统所推行的经济政策恰恰与克林顿相反,他实施的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优先考虑的是减税而不是增支,即主要运用税收杠杆,通过减税来刺激消费和投资,这突出表现在其10年内减税16 447亿美元的计划上。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表示:“减税要优于增加政府开支。”[1]但这种减税,实际上起的作用是劫贫济富。降低税收,仅仅是降低了富人的税收。布什也没能精简机构,相反,作为对“9·11”恐怖袭击的反应,他增设了国土安全部。这个机构在经受的第一个考验,即“卡特里娜”飓风灾害中却并不起作用。
美国政府的开支在布什的第一个任期内上升了1/3,而同期政府的收入只增加了8%。受减税刺激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填补这个窟窿。由于经济繁荣而增加的税收,也不足以弥补开支的增加。因此,布什留给后人的将是一座巨大的“债山”。
(2)布什财政政策中更多地关注社会福利问题,但局限性仍然很大。布什总统经济政策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视社会福利。克林顿时期经济的中心是要尽快刺激经济增长,减少赤字,社会保障等福利领域并不是其政策的重心,甚至为了减少财政赤字还会因此减少部分社会福利。而布什的经济政策中则强调了福利问题的重要性,除了在政策上将此作为一个重心外,在行动上也表现出布什政府将致力于社会保障和医疗改革。如于2001年1月29日向国会提交了一项为期4年、拨款400亿美元的计划,旨在帮助最贫困的老年人购买处方药等。[1]
这些政策体现出的是一种改良主义,带有较大的局限性。如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中,政府虽为私人社会保障投资账户提供财政帮助,但6亿美元仅能支付1%的账户,对现有体系的作用微乎其微;而医疗改革中,政府的补贴范围太窄,也体现出政策的局限性。
布什的社会福利私有化政策继承了里根的供应学派理论,即藏富于民,以增加和扩大私人投资与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3)事实证明,布什政府的减税计划更有利于最富有阶层。与克林顿增税计划不同,布什政府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减税。布什的立场是削减个人所得税,在将税率等级由原来的五个变为四个后,每个阶层都获得了3~6个百分点不等的减税。但美国学者认为,布什减税计划实施后,仍有近1 200万的美国家庭及他们的2 400万的孩子,即有1/3的孩子无法获得减税。而遗产税的废除,将使4 500个富豪获得的减税与1.4亿美国人获得的减税水平相当。总体而言,占人口1%的最富有阶层将从整个减税政策中获得44%的好处,人均减税可达54 480美元,而60%的最低收入阶层却只能获得12.7%的减税收益,人均减税水平仅为每年256美元。若将所有联邦税收考虑在内,1%的最富有阶层将从中获得比其他任何收入阶层都更大的达5个百分点的减税幅度。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布什的这项减税计划首先是为富人服务的,它的经济和社会效果令人质疑。
2.为保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布什政府的货币政策由紧缩到宽松,收放自如
(1)货币政策从格林斯潘时代过渡到伯南克时代,都奉行了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避免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则。当处于保卫国家安全和对付经济衰退的非常时期,布什政府实行经济刺激计划,对经济振兴是不可或缺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为了阻止经济陷入衰退,实施了放松银根的低利率货币政策。2001年,美联储先后11次降息,至2001年12月11日,联邦基金利率已降至1.75%,而2002年11月6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再次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1.25%,同期的欧元区短期利率分别为3.25%和2.5%,这就抑制了国际资本流入美国。
而同时低利率货币政策也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如2001年由于利率下降,美国企业和个人便节约了500多亿美元的借贷成本,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较有利的资金条件。2001年,美国全年个人消费开支增长了3.7%,大大高于当年GDP的增速,为经济的回暖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美联储以利率微调的中性货币政策刺激上扬,来满足高新技术发展的资金需求。利率水平保持这种“中性”,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起不到抑制作用,从而使经济以自身的潜在增长率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持久地增长。较低的利率降低了企业的间接融资成本,刺激了企业在股市的直接融资,使美国的金融市场得到较快的发展。有效的金融市场不仅可以筹集到科技发展需要的资金,而且能使投资的风险分散。由于金融业的发展,股民和消费者的信心十足,导致投资增加,个人消费开支膨胀,股市价格上扬,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而自2004年6月以来,美联储已连续第17次以相同幅度即0.25个百分点提息,联邦基金利率总计上升了4.25个百分点,达到最近的5.25%,是过去5年来的最高水平。这是美联储为实现经济“软着陆”,为今后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
(2)在汇率政策上,以强势美元为“虚”、弱势美元为“实”,刺激出口的增长。布什在2001年推出弱势美元的最主要意图是通过刺激出口的增长来促进经济回升和就业增长。当时,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已经非常大,2000年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重为4%,美元贬值也有利于抑制经常项目逆差进一步扩大。这一箭双雕的政策发挥了作用,美国经济很快开始了复苏,进入了恢复性增长阶段。但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扩大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抑制,2004年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5.7%。
布什总统任内,受双高赤字的影响,美元在2002—2004年连续三年贬值,幅度近50%。其间美国时任财政部长虽都重申执行强势美元政策,但无任何支撑美元强势的举措。2006年8月美国新任财政部长汉克·保尔森发表了就职以来的首次公开演讲,宣称强势美元基本就是美国的政策,它符合美国利益,“币值应当在公开和竞争性的市场中决定,反映出经济基本面”。由于保尔森支持美国经济将放缓的观点,因此美元前景黯淡。
总体而言,布什的宏观经济政策思想中一向提倡自由竞争,减少政府干预。这种“小政府”的思想与里根总统类似,而与克林顿主张政府应加强政府干预的思想恰好相反。
执政6年的布什政府,在国内经济上使美国经济走出了衰退,进入恢复性的增长阶段。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保持在较高水平,失业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布什政府现在处于第二任的中期,该阶段的特征是人们对在任总统已经出现了厌倦感,而目前美国内政麻烦不断,不管是社会福利体制、国内政治两极化,还是飓风灾后重建,对布什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很难在短时期内获得较大成绩。最近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布什的支持度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经济仍是健康、强劲的。美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软着陆”的过程中,2006年将保持3.25%的稳健增长,这无疑是对布什总统的最大褒奖。
布什政府采取这种宏观经济政策的原因
2005年2月2日晚,布什总统在美国国会向参众两院发表第二任期的第一份国情咨文。该咨文显示了美国政府稳定和繁荣经济的政策新走向。它宣称:“在各主要工业国家中,美国经济的发展是最快的。在过去4年中,我们减轻了所有纳税人的所得税负担,克服了经济衰退,开拓了新的国外市场”,“将住房拥有率提高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仅在去年一年,美国就增加了23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
布什总统在2005年国情咨文中逐一开列了一份期望获得国会支持的14项经济和社会对策清单。其中,涉及美国经济政策的有:“将减税措施永久化,并朝着到2009年将赤字减少一半的方向努力”、奖励“创业者的努力和梦想”、“使小型企业摆脱繁琐规章的束缚”、促进小型企业发展、实现“价格合理、有利环保、可靠的能源供应”、改革“陈旧而不合理的联邦纳税制度”、改革“正在走向崩溃边缘”的社会保障制度,“彻底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资金问题”。布什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经济主张,执行这样的宏观经济政策呢?
1.布什领导的共和党政府代表着大垄断财团的利益
布什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信仰为执政基础的总统,他所仰仗的是基督教福音主义者的支持。他所领导的共和党政府得到了石油、军工大垄断财团的坚定支持。布什首席政治顾问罗夫说:“保守主义是当今美国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和党的里根总统以其保守主义政纲重振了美国经济,重新树立起超级大国的世界地位,同时也开启了一个新的保守主义时代。而今天以小布什为代表的保守主义当权派都把自己视为里根的衣钵传人,小布什甚至把里根当作政治导师。因此,在经济政策的制定筹划上,小布什政府吸收了里根执政时期的措施,大举减税的旗帜,并以此为基点,推进其他经济复兴计划。
事实上,里根经济学的核心就是依靠供应学派的政策来解决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的问题,即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和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布什总统作为冷战之后最保守的政治家,其面临的经济困境与里根当年有异曲同工之处。里根政府的繁荣是以两大高赤字为代价的:年度1 500亿美元以上的高额财政赤字和高额国债。布什总统第一任期恰恰正是将克林顿政府留给他的1 270亿美元财政赢余花了个精光,而且在2004年初给美国人民增加了3 74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创美国历史上财政赤字之最。[2]
2.美国经济发展的形势造成小布什政府一改克林顿时期的经济政策,采取减税、赤字财政等措施
小布什2001年初上台时,正值美国经济由繁荣期急转直下,2001年和2002年,美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仅为1.3%。[3]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高导致联邦政府的税收大为减少。
小布什采取减税增支的举措,目的也在于摆脱衰退。虽然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不断扩大,但由于财政政策运用的成功与否并不是通过财政赢余或赤字的状况来衡量,而是看它的实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因此,随着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布什政府所采取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就被证明是成功的。
3.在美国经济形势不好且面临严峻挑战时,美国采取“弱美元”的战略和政策,是摆脱危机的捷径
美元贬值对美国而言是利大于弊。据统计,从2002年2月1日到2003年5月27日,美元对欧元贬值27.3%,美元对日元贬值13%,它有一箭三雕的作用:打压了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减轻了债务负担;有利于美国扩大出口。而时光到了2005年时,美元除了对中国人民币保持弱势外,对西方其他货币保持了坚挺,这个现象反映了美国经济形势的好转。
美国布什政府因“金融恐怖平衡”业已形成而在“双赤字”问题上愈发肆无忌惮。正是由于贸易赤字的持续扩大,美国的联邦预算赤字才可以无限地继续扩大。美国的经济运转完全有赖于国外资金的注入。对于其所欠3万亿美元债务,美国早已丧失了清偿能力。但由于拥有美元霸权,这种状况还将持续下去。布什政府也就听之任之,乐享其成了。
4.为推动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布什政府必须有所作为;而对医疗改革则进退两难
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是布什第二任期国内经济政策的重头戏, 布什将“退休保障”和“存在的资金问题”列为重中之重,是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布什明确指出,70年前制定的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到今天“正在走向崩溃边缘”。布什预测到“2018年,社会保障制度的支出额将大于收入额。2027年,政府无论如何都必须额外提供2 000亿美元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维持”。到2042年,整个制度将消耗殆尽,乃至崩溃。
布什对此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逐步有效地解决资金缺口。布什坚决否认了通过提高工资税的方式来危及美国的经济实力。他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建立自愿性的个人退休账户”。他成立了一个总统委员会,专门负责社会保障系列改革,允许职工将其工资税的16%存入个人新开设的银行社会保障账户,政府还将从工薪税收中拨出6亿美元用于支持私人社会保障投资账户,提高收益率。[4]事实上,围绕着资金问题,民主党不会善罢甘休,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也会逐步展现,这场大辩论将会旷日持久,而且将影响到美国未来的政治前景。
而在医疗改革问题上,由于克林顿政府未能通过医改方案,布什政府采取了回避策略,不将其作为任期的突破点,只是在几项枝节改革上谋求改进。
5.房地产泡沫的膨胀迫使布什政府维持其一贯的政策主张,以防经济运行出现隐患
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美国的房地产业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美国房价的飚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股市下跌形成的负面经济影响和心理影响。房地产业的兴旺,带动了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2001年,美国房地产相关行业产值的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1%。住宅财富效应代替了2000年之前的股市财富效应,继续刺激着美国人的消费增长,最终使美国经济摆脱了衰退深渊。
因此,如果曾拯救美国经济于水火之中的房地产业出现泡沫并最终破灭,那就会对美国的消费信心形成比股市暴跌更为严重的负面效应,进而可能逆转稳步上升的美国经济。所以,布什政府无论如何也要将房地产业的不断兴旺局面维持下去,避免出现因泡沫破灭而造成对经济的巨大破坏。
6.为应付国际和国内的政治危机,布什政府不得不在能源政策上加以调整
2006年4月25日,布什宣布从现在起至秋天,暂停增加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使更多的石油能流向市场,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他保证,未来数月内,美国拥有的685亿桶战略石油储备足够应对任何供应中断的情况。
布什说,高油价就好像对所有消费者和国民经济征收“隐性”税。他要求国会取消为鼓励能源企业而减免部分税收的政策。他建议在未来10年内取消对能源公司数十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同时他要求这些企业加大对替代能源的开发。
布什政府之所以采取如此重大的步骤,原因是多方面的。国际上伊拉克战事久拖不决,伊朗、朝鲜核危机悬而未决;国内的中产阶级没有在经济增长中受惠,一系列决策失误给布什政府造成负面影响,油价上涨更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情绪。油价飙升再次导致汽油和其他石油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生产成本和旅行成本不断上升,对航空业、汽车产业等行业的打击尤其突出。
布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由于布什总统在第一任期内坚信单边主义的先发制人的外交政策并获得了成功,因此在其第二任期内,新保守主义将继续在布什总统的理念中居主导地位,但实际政策却不可能完全依从新保守主义的设计。它必然是一种带有强烈新保守主义色彩的,糅合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不同主张的东西。
因此,今后布什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仍将与其第一任期内的宏观经济政策一脉相承,所不同的是在政策取舍和轻重缓急上有些许改变。展望布什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看出:
1.“2009年将赤字减少一半”的目标很难兑现
美国经济学家估算布什政府将在今后10年里减税1.2万亿美元。如果布什提倡的减税政策得以永久化,2001—2014年美国因减税将丧失3.3万亿美元,占GDP的1.7%。美国传统基金会预计,布什经济政策将使国债至其第二任期结束前的2009年增加9 870亿美元。事实上,布什政府又要大幅度减税,又要不断增加国防开支,再加上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供高达2万亿美元的启动保障资金,仅仅依靠“大幅缩小或取消150多个没有功效、重复性或不急需的政府项目”的承诺,“2009年将赤字减少一半”无疑是空头支票。
美国政府2004财政年度的财政赤字为4 120亿美元,原先估计2005财政年度将再创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的新高,但实际仅为3 190亿美元。2006年8月10日美国财政部公布报告显示,美国政府2006财政年度前10个月(2005年10月—2006年7月)的财政赤字为2 397亿美元,比2005财年同期下降20.8%),预计2006财年财政赤字将达2 960亿美元。这反映出美国经济总体处于增长状态,商品销售和消费需求都呈良性态势,虽然能源价格上涨对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整体通货膨胀并没有失去控制,这就为美国经济走势打下了好的伏笔。
2.税制改革也不可能缩小贫富悬殊的现象
布什的国情咨文宣称要继续推行大规模减税计划,改革“陈旧而不合理的联邦纳税制度,为我国制定一个有助于经济增长、易于理解、对所有人公平合理的税制”。由于减税受惠的纳税等级和对象不同,表面上是人人受惠,实际上是有利于富有集团的税制改革,例如占有重要比重的取消对企业的股息征收双重税规定则凸显了有利于富豪阶层的减税政策的真实企图。自2001年布什入主白宫以来,美国的贫富悬殊呈现扩大趋势,这样的趋势在布什的第二任期内恐怕只能是愈演愈烈。
3.在能源政策上,布什政府将始终一贯地维护美国利益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也是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布什提出了“价格合理、有利环保、可靠的能源供应”的承诺,并一再声称“洁净天空”法案将有助于减少发电站造成的污染,改善美国人民的健康状况。然而,布什却一直拒绝其前任总统于1998年11月业已签署的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这种对待洁净能源的双重标准,赤裸裸地反映出布什眼里只有美国利益,罔顾世界人民权益。
受伊朗核危机的影响,2006年4月中旬以来,纽约期货交易所的石OCoNzW+6wUXsJ6mE5CnR5CfSWtPPIhuCXYK2xa82epE=油价格接连刷新历史记录。高昂的油价迫使布什政府暂停战略储备,以遏制能源价格飙升给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4.为解决贸易赤字居高不下的问题,布什政府将以汇率政策为底牌,获取最大利益
布什政府首个任期内,贸易赤字居高不下。伴随着财政赤字,两项作用的结果是美元持续疲软。而这种趋势在布什连任后,仍在延续着。布什将继续执行其自由贸易政策,他和其经济智囊团并不认为贸易赤字代表着美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弱势,相反,美元汇率的下跌反而有助于改善贸易形势,不过这种下跌是逐步而有序的。
摩根·斯坦利投资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曾经认为,美元有序且缓和的贬值是调整世界经济不平衡的需要,假如美元不贬值,中国也不调整人民币币值,那么世界经济的调整将只有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实现。随着布什连任成功,维护美元强势地位的呼声又起,但终归是“雷声大,雨点小”。布什将一如既往地坚持通过美元贬值促进出口增长,带动经济和就业进一步增长的经济政策。[5]
5.布什政府将利用世贸组织多哈议程谈判,争取获得最大的利益
2001年11月,世贸组织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第四次部长级会议时启动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称“多哈发展议程”或“多哈回合”。这是世贸组织1995年成立以来首个就农业、服务业、知识产权和工业品等范畴展开的新贸易谈判。“多哈回合”原定于2005年1月1日完成,但2003年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世贸组织第五次部长级会议未能推进“多哈回合”谈判。2004年7月,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一致通过了农业改革的框架协议。为了实现布什总统所展望的零关税和零补贴的理想,2005年10月美国贸易代表罗布·波特曼提出了一个分两阶段走的改革计划——先大幅削减关税和补贴,然后逐步废除所有扭曲贸易的措施。他表示,美国准备采取相应措施,削减对农产品的国内补贴。第一阶段建议在今后5年内将约定的补贴上限减半,在第二阶段,一切扭曲贸易的补贴可能都要取消。美国不仅将尽其应尽之责,而且还会做得更多。
但2006年7月24日,已进行了近5年之久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被无限期中止了。核心分歧是富国在多大程度上取消农产品补贴和开放市场。布什政府坚持只有在欧盟和其他成员先做出让步的基础上才考虑进一步削减农产品补贴。双方互不让步,僵持的结果是无果而终。此事的后果是:业已在发达国家中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可能大行其道,世贸组织本身也会面临生存考验,因为成员可能从此疏远多边贸易体系,而更多地转向双边或地区贸易协议。
6.在区域经济领域,布什政府将继续在各大洲发挥主要作用
美国不会允许自己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呈现衰退之势。尤其是希望借助日本这一亚洲的经济大国,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美国与日本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尽管美日间贸易摩擦也会时有发生,但出于战略需要,美日间的问题一般在双方妥协下能够迎刃而解。
美国希望通过东盟倡议,寻求与目标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继续推进与该地区国家签署贸易与投资框架协议,并与一些成员重新启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2002年10月27日,布什总统承诺,东盟成员国只要证明它们确实推动经济改革,美国将和该组织签署自由贸易协议。美国在亚洲的自由贸易方案,是所谓“东盟事业计划”,目标是建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网络,促进贸易与投资,进一步加强美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未来关系。美国与新加坡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是美国与亚洲国家首次签署类似协议。
2003年5月,布什总统还首次提出,要在10年内逐步建立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和印度的关系逐渐缓和,美国成为印度主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之一。
欧盟多年来维持着与美国巨大的贸易顺差。布什总统在第一任期内采取了比较明智的手法:它更愿意同每个欧洲国家发展双边关系,这样它就可以根据同这个国家的远近亲疏来区别对待,从而决定是施加压力、提高身价还是予以制裁。而在他的第二任期内,由于伊拉克问题久拖不决、国际原油市场起伏不定、《欧盟宪法条约》屡遭挫折,美国在对欧问题上赢得了更大的机动权。毕竟,巨大的商业利益、庞大的贸易和人员往来以及共同的意识形态还是将美欧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布什政府十分重视建设它与世界各区域的自由贸易区。例如,布什政府提出了所谓“美洲自由贸易区”设想,与智利的自由贸易协定就是走向除古巴以外的全美洲地区自由贸易区的一个步骤。2003年12月17日,美国就与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四个中美洲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这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向南延伸。但美国在拉丁美洲这个“后院”问题上又碰了壁,2005年11月5日结束的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对于创建美洲自由贸易区仍分歧严重,无法达成一致。
总之,布什政府虽然在第二任期内将经济重心放在国内,但为了维护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地位,布什政府将不遗余力。美国经济国际化的步伐依旧。美国企业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整合,比以往更加紧密。在美国、中国、欧洲、印度、东南亚等地之间的资金流动、贸易流动与旅游流动,正持续扩张发展。可以想见,布什政府在今后的国际经济竞争中虽然不会无往而不胜,但凭借其雄厚的积淀和灵活的市场机制,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2006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达到5.3%,属于稳健增长,主要原因是内外需求旺盛及企业投资强劲。处于经济霸权地位的美国,在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贸易政策方面都利用其强势占尽了先机。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经济并非一枝独秀。依托美国的经济增长,世界经济百花齐放的盛况就在眼前。当下,全球60个主要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体无一出现衰退,这是自1969年以来的第一次。
因此,我们必须客观理性地看待美国经济和小布什政府的经济政策,正确把握其发展脉络,更好地加以应对。
注释:
[1]李云珠.评布什经济政策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文汇,2001(3)
[2]黄安年.从国情咨文看布什第二任期的经济政策走向.人民网.www.people.com.cn,2005-02-21
[3]陈继勇主编.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41
[4]刁莉,高玉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研究.管理科学,2004(2)
[5]凡戈.布什新政府经济政策走向预判.时代经贸,2005-01-02
(责任编辑:徐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