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单极独霸战略的失败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2007-12-29 00:00:00程极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7年1期


  [内容提要] 21世纪以来,一边是美国主演的侵略伊拉克的战争“戏剧”,其结果是失败,进退维谷;一边是以“金砖四国”(BRICs)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演出的经济发展的“戏剧”,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使世界经济格局开始产生了某些新变化的萌芽。
  [关键词] 美国单极独霸战略 世界经济格局 金砖四国 七国集团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1-0016-04
  
  21世纪已经过去了6个年头。在这个时期,世界上出现一种奇特的景观,同时演出了两台“戏剧”。一边是美国主演的侵略伊拉克的战争“戏剧”,经过3年多的较量,美国承认了它的失败,而且在世界上陷入空前的孤立。另一边是以“金砖四国”(BRICs)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势头很好,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是多年来少见的情况。这就使得世界经济格局中长期存在的“三个中心”的局面得以改观,出现了新变化的萌芽,开始逐步向“七国集团”(G7)+“金砖四国”(BRICs)的格局过渡。
  
  美国单极独霸战略的失败
  
  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本质性变化以及军事斗争特点发生相应的变化的基础上,美国形成了它的新全球战略,即单极独霸战略。它在2003年3月,置国际法和联合国于不顾,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在50天内,摧毁了萨达姆政权,占领了伊拉克,用武力推行它的到2006年11月27日为止,伊拉克战争已经进行了1 348天,相当于美国参加二战的整个时间。它已经付出了死亡2 875人、伤2.1万人的代价。美国共花费了3 000亿~3 500亿美元,相当于在朝鲜战争期间花费的开支3 610亿美元。但是,得到的结果却是一个混乱的、不安宁的伊拉克。它掉进了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它制造了一种奇特的、前所未有的内战。也弄不请敌人是谁,他们的阵线在哪里,他们的指挥部在哪里?世界上军事上最强大的美国,承认了它的失败。
  布什政府遭到了美国人民的批评,遭到世界人民的谴责,使共和党失去了对议会的控制权,使布什政府不得不考虑如何改变策略,尽快从伊拉克脱身。
  不仅如此,美国还企图通过伊朗、叙利亚发挥作用,来调节伊拉克的局势。世人担心会形成一种什叶派联盟,制造伊斯兰教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更大规模的冲突。约旦、沙特和埃及已经表示了严重的担心。
  在3年多的过程中,原来追随美国参加战争的伙伴陆续纷纷离去,使得美国形影相吊。美国和全世界拥有10亿人口的伊斯兰世界相对立,和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人民相对立。美国也和它的传统盟友欧洲产生了隔阂和距离。事实证明,拥有强大的武力,虽然可以摧毁一个政权,但不能征服人心和掠夺丰富的石油资源。各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发展经济的愿望和决心已经不可动摇,加之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条件,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合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用原来老一套的帝国主义的办法来解决世界上的矛盾,已经为人们所不齿,也很不得人心。美国的力量已经开始滑向下坡路。美国为什么会遭遇“9·11”事件的袭击?为什么那么遭阿拉伯人民和伊斯兰人民的痛恨?为什么得不到世界人民的同情?这只能从美国的霸权主义得到回答。
  经过伊拉克战争,更使美国的“民主”和“人权卫士”的面貌暴露了真相。对美国人民的“监听”;对伊斯兰囚徒的虐待和侮辱;在欧洲各国建立秘密的“黑狱”;在古巴关塔拉摩基地非法地长期地囚禁俘虏……使世界上一些曾经崇拜美国“民主”的人大失所望。戴着黑色蒙面罩、身穿黑色囚衣、两手展开形成一个十字架的伊拉克俘虏,代替了美国的自由女神,成为美国的形象代表。
  美国原来在21世纪的开头年份,要把它的侵略方向移到东亚,其矛头不言而喻。但是,“9·11”事件使它如梦初醒,原来世界上有那么一股强大的力量,反对美国霸权主义。这实际上暴露了长期存在的亚非拉人民和美国霸权主义的矛盾。它不得不调整和中国等大国的关系。原来,布什上台之初,批评克林顿提出的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把中国视为“潜在的敌人”。经过几年的调整,现在把中美关系改称为“建设性的合作关系”。美中的经济往来和发展日益密切,已经建立了两国经济战略对话机制。2005年,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中国“应该是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企图把中国纳入美国领导的国际体系中去。
  美国在2002年公开把伊拉克、伊朗和朝鲜说成是“流氓国家”和“邪恶轴心”。在侵略伊拉克得手后,又把侵略矛头对准伊朗。在利用核能和发展核武器的问题上,和朝鲜及伊朗展开了激烈的较量。许多国家都指责美国在核不扩散问题上持双重标准。美国也无法用单边的手段处理这个问题。国际原子能组织总干事巴拉迪分析,世界上将有二三十个国家开发核能利用。
  在美国忙于在伊拉克打仗的时候,它“后院”拉丁美洲却失了火。许多国家的左派和中左派纷纷通过选举掌了权。他们主要是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主张维护主权和资源,解决拉美严重的贫困问题。他们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和发展中国家取得经济上的往来和合作,特别利用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机会,促进了自己经济的稳步发展。多数国家拒绝和美国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它们建立了南美经济共同体。
  这些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反映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处境。历史的发展已经说明,在二战后的45年经历过冷战时期,没有发生世界大战。冷战结束后的17年,虽然世界上只有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它的力量上升到顶峰,但是,世界上爱好和平和要求发展经济的力量还是占了上风。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人类总结了惨痛的历史经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欧洲就从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出教训,从殖民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中得出教训,和美国的霸权主义拉开了距离。发展中国家人民更是爱惜和平的环境,设法摆脱贫困,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努力创造自己的新生活。在伊拉克战争失败之后,美国正处在一种进退维谷的状况。试看它如何摆脱困境,选择新的政策。如果它的霸权主义本质不改变,也不会有什么出路。
  
  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
  
  21世纪已经过去6个年头,世界经济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以“金砖四国”(BRICs)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有了较快和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有了增强。
  1.发展中国家经济情况普遍好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很好。占新兴经济体GDP2/3的“金砖四国”经济增长得较快。2001—200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中国是10%,印度6.28%,俄罗斯5%,巴西2.22%。英国Economist杂志说,它跟踪研究的32个最大新兴市场均已连续3年实现积极增长。[1]
  亚非拉三洲的发展情况都很好。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4.9%,世界贸易增长7.4%;在亚洲,南亚增长8.2%,东盟4国5.1%,亚洲“四小”4.5%;非洲5.4%,2006年也是5.4%;拉美4.3%。据世界银行的预计,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5.1%;中国增长10.4%,印度8.7%。“在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拉动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发展中国家增长近7%,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一倍。发展中国家经济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利用国际生产链的拉长,国际分工的新变化发展起来的。在亚非拉诸洲,地区武装冲突和国内武装冲突都逐渐平静下来,它们大都没有卷入美国发起的伊拉克战争。就连美国的“后院”拉美的许多国家,也勇敢地摆脱了新自由主义的束缚,向左倾斜,强调捍卫自己的主权和资源,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努力摆脱贫困。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联合国的讲坛上指着鼻子骂布什是“魔鬼”,代表了广大拉美人民的心声。这种经济与政治相互影响的情况,形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
  
  2.南南合作形成了巨大规模
  南南合作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亚非拉各洲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强劲。长期以来,人们期望南南合作的发展,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显著。21世纪以来,情况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亚洲的ASEAN以及“10+3”、“10+1”的机制运行有效,中国正在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东亚峰会已经形成为机制。南亚7国联盟吸收阿富汗、中国和日本为观察员。上海合作组织已经吸收了蒙古、伊朗、巴基斯坦、印度为观察员。在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推动下,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局面,将会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应运而生。
  非洲经过长期的政治动乱和军事冲突以后,痛定思痛,学习欧盟的榜样,把原来的非洲统一组织改组为非洲联盟,强调首先发展经济。拥有8亿人口和丰富资源的巨大非洲开始走上比较稳定的发展道路。21世纪以来,经济一直稳定发展,而且还涌现出一些经济发展明星。除了南非和北非以外,黑非洲的安哥拉、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加纳等国的经济发展都很好。非洲人民看到了他们的前景。中国和非洲48个国家建立了中非合作论坛,开始推动了我国与具有巨大潜力的非洲的合作,将努力取得双赢的结果。西方谴责我国对非洲国家实行无条件的援助和经济交往是“新殖民主义”,被非洲人嗤之以鼻。
  经过长期艰苦的谈判,在原南方共同体和安的斯集团的基础上,建立了由12个南美国家组成的南美国家共同体。它拥有1 7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3.6亿人口、9 730亿美元的GDP,有全球30%的可用森林和10%的可耕地及各种丰富的资源。这样的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肯定会有很好的前景。21世纪以来,拉丁美洲主要国家和中国的贸易和合作发展的势头很猛。中国与智利已经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中国和委内瑞拉等国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经济往来和合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亚非拉各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也发展得十分火热。事实证明,亚非拉各地区经济一体化,不仅有益于各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在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各国的安全、巩固地区和平乃至世界和平。这既有利于建立合理、公平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也有利于遏制和抵制美国的霸权主义。
  3.资源方面的国际贸易和斗争
  在世界范围内石油、天然气资源方面的国际贸易和斗争,也呈现出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态势。
  美国在冷战结束以后,根据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的分析,中东、中亚和高加索将成为“世界的巴尔干”,这些地区都是盛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地方。21世纪以来,美国以武力推行它的霸权主义,把矛头对准中东,把伊拉克作为突破口。它打着“文明冲突”的漂亮旗号,推行所谓“大东亚民主计划”,实际上是明目张胆地掠夺中东的丰富石油资源。它捏造了三条根本不存在的“理由”,置联合国于不顾,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但是,用武力摧毁了萨达姆政权,并不能征服人心,反而引起人民的激烈抵抗。各种反美武装力量都涌入伊拉克。
  在石油的国际贸易和投机中,美国兴风作浪,但是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掌握在发展中国家的手中,美国并不能完全操纵局势。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用控制石油产量来和美国对抗。美国所策划的乌克兰的“颜色革命”所得到“成果”,是不得不在石油、天然气供应问题的约束下与俄罗斯妥协。拉美的委内瑞拉、玻利维亚与美国的斗争,也是世界性资源斗争的组成部分。
  4.“多哈回合”谈判的中断
  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马拉松式的谈判中,以印度、南非、巴西为首的发展中国家集团与发达国家顽强斗争,对于发达国家的大量农业补贴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的不合理的关税等问题的谈判,始终达不成协议。它们为了捍卫自己的民族利益,集体抵制不合理、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使谈判不得不中断。这样的斗争,实际上绵延了几十年。但是,21世纪以来,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较好发展,使得它们具有实力和理由来进行斗争。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相互合作和一体化的程度日益加强,也使它们有更大的勇气进行斗争。也就是说,它们的底气更足了。这也是发达国家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变化的一种表现。
  从上述的情况来看,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出现了变化的新萌芽,从多年形成的“三个中心”(美国、日本、西欧)开始逐步向“七国集团”(G7)+“金砖四国”(BRICs)过渡。也就是从“中心”与依附的关系逐步过渡到相对的平等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当然,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发达国家经济的依附关系,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完全摆脱掉的,而且两者始终保持着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互的依存关系也日益紧密。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经济也在向前发展,相互起着推动作用。但是,力量的对比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技术的发展,而逐步起变化。这里,必须强调三个词:“开始”、“逐步”、“过渡”。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多年少见的极宝贵的萌芽。要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还需要“金砖四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主观努力,使政治局面长期稳定,使科技和教育较好发展,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使自主创新的技术得以发展。这当然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也要准备有反复和曲折。
  从经济实力而言,,发达国家经济仍然占了上风,特别在科技方面它们仍然占着牵头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它们已经不能为所欲为了。
  拉美的情况最能说明这一点。阿根廷跟着新自由主义原则走,在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后,引起了政治和经济政策的大变化。它拒绝再大量借美国的外债,整顿自己的经济,目前已经还清外债。它加强与邻国的经济一体化,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利用中国等国的投资,逐步振兴民族经济。 拉美多数国家抵制了美国发起的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走上互助共同发展经济的道路。
  美国在伊拉克燃起的战火,并没有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卷进去。美国单极独霸战略的失败,使它破坏世界和平的企图不得不暂时止步。世界和平的巩固,当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它们经济的稳定发展,使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萌芽的出现,也更加鼓舞发展中国家人民沿着和平、发展、合作的道路向前迈进。这是经济与政治互动的表现。
  世人普遍认为,目前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已经不是美国经济一个中心,而是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两个推动力,或是两个引擎。当然,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这里,只是从世界经济格局的角度和它们所发挥的作用而言。
  中国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不仅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也相当地影响着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英国Economist杂志的文章中指出,“金砖四国”的劳动力、其中特别是占1/2的中国劳动力和国际资本相结合,影响了全世界的物价、工资、利润和利率,也进而影响了全世界的通货膨胀率和世界上货币关系。[2]它认为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可能成为至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深刻的经济变化”。
  这样经济格局的变化,也必然引起政治格局的变化。特别是21世纪以来,美国单极独霸战略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失败,和占10亿人民的伊斯兰世界及世界人民的对立,形成有利于保卫世界和平的态势。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合作,有利于巩固世界和平,有利于遏制美国霸权主义。
  这样的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局势给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国际环境。这也是亚非拉人民对我们的帮助。我们要千方百计利用好这个大好局势,发展我国的经济和社会事业。
  
  注释:
  [1][英]Economist,2006(9):16-22
  [2][英]Economist,2005-07-30
  (责任编辑:徐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