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问题的初步探讨

2007-12-29 00:00:00张哲人
中国经贸导刊 2007年18期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等途径,导致一国国内经济产生通胀压力的现象。2003年以来,国际市场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到目前一些类别产品价格涨幅已在2倍以上,对我国的国内价格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压力。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这种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正在对国内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需要认真加以分析研究并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
  
  一、近年国际市场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情况
  
  2003年以来,在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体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下,世界经济开始走向稳定复苏,并出现了连续4年的高增长。受国际市场需求趋旺和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原油、重要矿产品和粮食等原材料和基础产品价格,以及运输服务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涨的态势。
  (一)原油
  2001年至2003年原油期货价格一直维持在30美元/桶左右,2004年以后油价开始进入快速上升通道。至2006年,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年均价分别达到66.05美元/桶和65.16美元/桶。今年以来,国际油价继续在高位运行,近期已接近80美元/桶。
  (二)重要矿产品
  在旺盛需求的带动下,国际矿产品价格近年来一直呈现上涨趋势。巴西运往欧洲的铁矿石在2001年至2003年仅维持在30美元/吨左右,今年4月份已超过80美元/吨。2004年初,铜、铝、锌的期货价格分别约为2000美元/吨、1500美元/吨和1000美元/吨,今年6月份已分别达到7500美元/吨、2600美元/吨和3500美元/吨,铅、镍的价格走势类似。
  (三)粮食与食品价格
  受世界粮食减产和生物燃料需求快速增长的带动,2006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粮食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2006年美国小麦出口价格上涨31%,玉米出口价格上涨70%。今年上半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价格达到近10年来最高点。在粮食产品涨价的推动下,一季度全球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11.6%。
  (四)国际海运价格
  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BDI)是反映海运价格的国际通行指标。2001年至2002年BDI一直维持在2000点左右;此后受世界贸易强劲增长的带动,BDI一路走高,至2005年已达到6000点左右;今年以来,BDI扭转了2006年的下滑趋势,至7月初再次超过6000点。
  
  二、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及其作用效果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我国内市场,从目前看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如图1):
  
  (一)通过进口环节推动国内价格上涨
  我国很多商品的进口依存度很高,且除成品油外价格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作用于国内价格水平:一是如进口商品为粮食、食品等最终消费品,则直接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二是如进口原油、铁矿石等原材料,则首先导致橡胶、塑料、钢材等中间产品的价格上涨,然后推动下游最终消费品的价格提升。从近年来的情况看,进口价格指数的涨落,对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涨落,具有很强的先导性和带动作用。
  (二)国际流动性过剩带动国内货币信贷投放偏多,形成价格上涨的压力
  近年来,国际上主要经济体实行扩张型货币政策。2003年至2006年美国M2的平均增速超过4%,欧元区超过6%,明显超过了经济增速,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在“双顺差”格局下,部分过剩流动性传导到了国内,造成国内货币投放偏多,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这种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属于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压力。此类通胀压力的传导途径是:国际资本流入在现行汇率制度和结售汇制度下带来货币被动投放,货币信贷投放偏多导致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膨胀,在超出国内经济潜在增长率之后,导致国内投资品和消费品价格上涨。
  (三)通过国际期货市场价格上涨,带动国内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上涨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国际市场游资大量增加,在国际金融期货市场寻觅投资投机机会,并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对某种产品进行大肆炒作,通过迅速抬高期货价格获利。国际市场期货价格的上涨,直接带动了国内期货价格的上涨,并拉动国内现货市场价格上扬。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粮食、铜等有色金属、钢铁、石油等价格的上涨,都存在这样的一个模式。
  就近年的实际情况看,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能是源自上述三种方式的共同作用。但从结果看,2003年至2006年我国CPI分别为1.2%、3.9%、1.8%和1.5%,原材料价格购进指数为4.8%、11.4%、8.3%和6.0%,今年上半年CPI同比增长3.2%,其中主要还是食品价格上涨了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仍处于0.9%的较低水平,特别是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仍为下降2.3%。可见,目前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在我国的传导还主要局限在食品等特定领域,大部分价格上涨压力传导到一定环节就被消化了,尚未造成国内价格水平的全面持续上涨。
  
  三、输入型通货膨胀对国内最终消费品价格作用有限的原因分析
  
  对于我国而言,本轮全球资源、能源类产品价格上涨之所以未对最终消费品价格造成过大影响,主要是价格控制、经济效率提高、资源消耗结构等方面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通胀压力向下游产品的传导。
  (一)对部分重点产品的价格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胀压力
  成品油、煤炭、电力等产品牵涉面广,关乎各个行业的成本,是输入型通胀向下游传导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目前对这类产品的价格实行一定程度的控制,这样虽然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但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原材料涨价向下游的传导,部分缓解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下游制造业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消化了部分成本
  虽然原材料价格在上涨,但下游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先进设备、并购小企业等投资行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单位成本。2003年至2005年,我国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3.3%,使下游制造业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消化原材料涨价的能力。2006年,下游制造业的投资增速达36.9%,明显快于上游采掘行业的28.9%和中游行业(含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13.5%。高额投资使得下游企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规模持续扩张,为其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保持单位产品的利润水平提供了可能。
  (三)以矿产品、石油为原料的中间产品在最终消费品总成本中比重有限
  矿产品、石油是钢铁、塑胶、橡胶、化纤等中间产品的主要原料,其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这些中间产品的价格。但是,随着产业链的延伸,这些中间产品在最终消费品的总成本中比重有限。比如,在建筑业的中间投入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主要是水泥)只占14.2%;在纺织业的中间投入中,化学工业只占14%。因此,外来的通胀压力对最终消费品的影响有限,加上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工资增长缓慢,使得企业完全有可能通过扩大生产规模的方式保证一定的利润率。
  
  四、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对国民经济的潜在威胁
  
  目前在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向实际通货膨胀的转化还较为有限。但是如果前文所述的一些条件发生变化,输入型通胀的风险很有可能增加,从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一)强化投资驱动型的增长方式,增加国民经济运行风险
  近年来,我国投资增速过快,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其中不无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因素。对于上游采掘业而言,矿产品和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使得它们仅通过扩大规模便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对于下游企业而言,则需要通过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成本。可见,输入型的通胀促使企业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扩大投资获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我国投资驱动型的增长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扩张是以需求特别是外需扩大为前提的,一旦需求出现逆转,就很可能引发产能过剩危机,威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利润向上游集中,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分配关系
  由于近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上游产品领域,国内企业利润在价格体系变动的情况下出现了向上游集中的现象。2003年至2006年,上游采掘业在工业总利润中所占的比重由17.3%上升至25.8%,其中2006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占比接近20%;同期中游行业的利润比重由28.2%下降至26.8%,下游行业的利润比重由54.5%下降至47.4%。由于我国的上游产业大多是垄断性企业,此类利润的增多容易扭曲上下游企业间的分配关系,对国民经济中较为活跃的下游企业造成挤压。
  (三)扩大收入差距,不利于提高消费比重
  输入型通胀容易导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改变,使得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从而不利于消费的启动。上游企业通过涨价获得的高额收入除用于投资外,一个重要的分配途径是以工资等形式发放给员工。但是相对而言,这类行业的员工本来已经处于较高的收入层次,储蓄-投资倾向相对较高而消费倾向较低,因此收入的增长不会使得他们更多地消费,而是形成更多的储蓄和投资。与此相反,下游行业则集中了较多的劳动密集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部分,这部分企业的员工收入相对较低,消费倾向也相对较高。在劳动力供给仍相对充足的情况下,下游企业收益比重的降低,将会影响工人工资的增长,从而影响到整个居民消费的增长。
  (四)强化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低端地位,使我国承担了较多的世界性通胀成本
  加工贸易产品和劳动密集产品在我国出口中均占有相当比重,而其中的绝大部分又是贴牌生产,这使得我国企业的价格决定能力相对较弱。在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时,国内企业提价空间有限,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国家的优惠政策,进行产业升级的能力特别是可以用于研发的利润比较有限。根据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有研发行为的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7.1%。因此,在目前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下,世界市场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是由我国这样的低端产品制造大国在消化。这种成本压力制约了国内企业的利润增长,压制了企业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低端地位发生固化,不利于我国企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五、关于缓解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既与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有关,也与国内经济发展和体制机制有关。虽然目前输入型通胀压力还没有推动国内最终消费品价格全面上涨,但潜在的风险的确不容忽视。因此,要对可能出现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做好政策预案,如果一旦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就需要采取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同时,目前也需要采取一些配套性措施逐步缓解和释放存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一)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追根溯源,任何真正的通货膨胀最终都是由货币超经济发行引起的。本轮国际市场食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与发达国家近年来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作为上游产品主要定价货币的美元持续贬值,是推动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弹性较小的汇率形成机制,就不利于我国抵御外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未来可考虑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实现人民币有效汇率的相对稳定。
  (二)积极稳妥发展对外投资
  加快对外投资,特别是加大海外资源能源开发力度,鼓励购并国外企业(或股权),以获取技术、资源、研究能力和市场。进一步简化手续、放松管制,继续扩大境内机构和个人进行境外金融投资的产品和渠道。同时,利用自由贸易协定提供的投资便利化措施,积极在东亚、非洲的条件成熟地区配置中国的生产网络,降低生产成本。
  (三)加快国内要素流动,提高生产效率
  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分割和行业垄断,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在不同行业、部门、地区间的自由流动,形成全方位的竞争格局。进一步放开劳动力流动、土地交易、跨行业要素转移等方面的各种市场准入和要素流动限制,进一步完善城乡劳动力流动、行业间要素流动的社会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要继续加快推进能源资源等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相关税费制度,逐步形成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良性机制。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储粮东方经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