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音乐文化 开拓民族音乐思路

2007-12-29 00:00:00王素芳
人民音乐 2007年5期


  
  3月10日下午,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联共同主办的《国乐飘香——徐沛东广东音乐新编》作品集、CD专辑首发式暨作品音乐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室内乐厅举行。
   广东音乐是具有浓郁岭南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清新明快,优美流畅,雅俗共赏,在很长一个历史阶段中,广东音乐在国内乃至海外被称作“国乐”。徐沛东表示,自己从1979年就开始积累广东音乐的原始素材,20多年来,他不但是从一些已故的广东民间老艺人口传心授中吸取东西,更注重挖掘一些广东音乐中不太出现的曲目和音乐谱调,并在长期的积累中产生了一些对广东音乐的独特见解,同时,这也开拓了他的音乐创作思维和创作空间。在保留广东音乐原有独特风味的基础上,他对《娱乐升平》《平湖秋月》《饿马摇铃》《桃花浪》等18首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传统广东音乐曲目进行二度创作重新编曲,一改过去广东音乐多是“五架头”式的单一曲调形态,突出广东音乐立体的音乐效果来丰富其视听。
   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华高度评价了徐沛东对广东音乐的探索研究与二度创作的艺术成就,对艺术永无止境的执著追求及《国乐飘香——徐沛东广东音乐新编》编纂和出版发行的意义。他说,《国乐飘香——徐沛东广东音乐新编》作品集和CD专辑的出版发行,是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工程的举措之一,对于弘扬岭南文化,推动广东音乐的发展会有所裨益,对于关心和关注广东音乐的各界朋友会有所启示。
   音乐界人士也非常欣赏徐沛东为广东音乐所做的贡献,大家纷纷表示,徐沛东重编广东音乐曲目,一方面,这是一次南北艺术的相生共融,体现了广东音乐的开放意识;另一方面,徐沛东作为一名作曲家,能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亲力亲为,从事地方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这是一名音乐工作者发自内心的一种文化自觉,体现了作者在传承民族传统音乐方面的责任意识,为加强人们对民族传统音乐的关注树立了榜样。
   首发式上,主办单位向广东音乐家协会、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广州市图书馆、音乐研究机构和表演团体,以及星海音乐学院等音乐教育机构共12个单位赠送了作品集和CD专辑。随后,来自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艺术家与广东音乐曲艺团的本土艺术家们共同演奏了徐沛东重新编曲的《娱乐升平》《平湖秋月》等13首传统广东音乐曲目,南北音乐文化的完美交融和南北艺术家的联袂演绎让听众如痴如醉。
  《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羊城地铁报》等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争相报道,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反响。据了解,徐沛东新编广东音乐的工作受到了国家相关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中央领导同志指出:
   听了大作,甚为欣喜。真可谓“名家配名团、相得益彰、传统与现代共冶一炉”。和你一样,我也十分喜欢广东音乐,她确是我民族文化精髓之一,更何况“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广东音乐”。 经你高手二度创作后,就更加好听有味。我衷心祝贺你的成功,更盼你有更多更好听的作品,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东省委、广州市委正在与中国音协积极协调联系,近期将在北京举办音乐会。届时,本刊将跟踪报道音乐会盛况。
  (责任编辑 于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