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外来洋琴中国化的主要发展时期,尽管由于传入时间较晚,并受民间发展的空间局限,官修文献史料少见记述,但相对较短的发展历史,却使我们今天仍能目睹较多的早期洋琴实物遗存。辑录考述这些存见洋琴、分析研究早期洋琴携带的相关乐器信息、认识了解乐器实物史料的存史价值、勾勒描述清代洋琴的发展脉络及演变轨迹,无论对中国扬琴发展史实证资料建设,还是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江苏扬州·道光年间蝶形琴
扬州清曲名家王万青先生遗物。两排码七档蝶形琴。琴盖与琴体均涂以酱色油漆,虽有剥落,但基本完好。桐木面板,面板上开有两个圆形音孔,饰以骨雕音窗。左侧弦钉为八角铜钉,右侧弦轴为四角铜钉。钢丝弦42根,架于两排琴码之上。琴体前方有一精巧抽屉,内放调音用铜锤一把,锤柄正反面分别镌刻着“省城豪畔街”、“金声馆造”字样。琴存王万青扬州故居,由其孙王茂璜先生收藏。
作为目前所见扬州清曲早期伴奏乐器中仅存的一架洋琴,该琴在扬州清曲和中国扬琴发展史上均显现出珍贵的实物史料价值,其要者:
1.见证了扬州清曲伴奏乐器的发展历程。在成书于乾隆六十年(1795)的《扬州画舫录》和《霓裳续谱》关于小曲伴奏乐器的记载中,均没有洋琴,当时扬州小曲所用伴奏乐器主要是琵琶、四弦、月琴以及瓦碟、檀板等。至嘉庆六年(1801)林苏门《续扬州竹枝词》“成群三五少年狂,抱得洋琴只一床。但借闲游寻夜乐,声声网调唱吾乡”①诗文面世,洋琴进入清曲伴奏行列才有间接记述。经乾、嘉至清末一百多年的发展,外来洋琴在清曲伴奏乐队中逐渐找到自身位置。至清末民初王万青先生习清曲时,洋琴在清曲伴奏乐队中的地位愈益巩固。此琴信息显示,早期清曲伴奏中使用的洋琴琴体小,音位固定,音量不大,音色清细柔和,在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清曲伴奏中,主要起着“包音润腔”的作用,与当代有着较大琴体和音量的“扬琴”具有明显的区别。故直到今天,清曲演唱家们仍然认为,“打琴(清曲艺人称洋琴为打琴),这个好。扬琴不好,扬琴在清曲中不适合的,太响了”。②虽然扬州清曲的伴奏现在早已使用可自由转调的“扬琴”了,但作为见证清曲伴奏乐器发展历程的实物史料,此琴仍具有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价值。
2.见证了道光年间广州乐器作坊的制琴历史。《广州市志》载:“明末(1644),广州市濠畔街有一间名为金声馆的乐器作坊,从事二弦、秦琴、竹提琴和高音三弦等民族弦乐器的制作。及至清道光末年(1850)以后,金声馆陆续派生了八间乐器作坊。”③据考,广州濠畔街金声馆乐器作坊乃明朝末年黄姓艺人所开设,专门从事民族弦乐器制作。至清道光末年,由金声馆逐渐派生正声馆、悠扬阁、金城等乐器作坊。民国初年,濠畔街又增设全声、德声、文声、扬高声等乐器作坊。王万青所遗之琴,调音锤柄上清晰镌刻着“省城豪畔街”、“金声馆造”字样,不仅证实该琴为道光年间广州金声馆所制,更以其实物史料信息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广州乐器制造业的繁荣。
二、日本岛根县·道光年间梯形琴
日本岛根县旧藩家所藏,平面梯形七音洋琴两架。道光十八年(1838)中国册封使林鸿年带往琉球的洋琴实物。其中一架洋琴的盖子上写着“凉入堂林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