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对皮肤伤害
太阳光中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线和红外线组成。由于γ线和X线的能量低,受臭氧层的阻隔达不到地面。紫外线光在200-400nm,可见光波长在400-760nm,红外线波长在760nm以上。紫外线光照射到地球表面上,可以分为:UVC区(200-290nm)、UVB区(290-320nm)和UVA区(320-400nm)。阳光中的紫外线短波部分(290nm以下),由于被大气臭氧层吸收散射,而不能到达地面。由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排出氟里昂等气体造成对臭氧层(约距地面上20—25公里)的不断破坏,甚至造成臭氧层的孔洞,减少和降低了大气臭氧层的过滤和对紫外线的阻隔作用(见图1)
经过长时间的科学证明,光能引起生物化学以及细胞反应,紫外线能改变单个细胞组分(如蛋白、脂质及DNA分子)的结构或功能。大剂量的紫外线对细胞的辐射,致使该细胞丧失与周围细胞的沟通力或共同凋亡。由此认为臭氧层的破坏,会致使人类皮肤癌发生率增多,曾试算过臭氧减少1%,紫外线约增加2%,皮肤癌患者约增加3%。紫外线的强度和能量随地域、季节和时间带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随地球与太阳的位置有关,更和同一地域的气候等有关。紫外线UVB对皮肤照射能量平均约为UVA的十五分之一。因此,20世纪以来人们即着手对臭氧层的保护措施,同时对人体皮肤防护的研究及对策。
防晒化妆品防晒机理
人的皮肤由角质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脂肪和皮肤血等组成。光对皮肤的透过与波长是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见图2)。
根据有关科学研究证明, 200-300nm的波长,约有10%透过真皮层,其余只能透过角质层和表皮层。350-450nm的波长,约有52%达到真皮层; 500-1400nm的波长全部可以通过角质层、表皮层、真皮层,其中约有50%可以达到皮下组织。经过研究认为紫外线波长在290-320nm对皮肤照射后,会引起皮肤发红,红的程度8小时后达到高峰,以后徐徐减弱,通常称为日灸。皮肤被晒红产生红斑约3天后会逐渐变黑,成为二次性的黑化,黑色素细胞肌能亢进而大量产生黑色素,由于黑色素在表皮细胞中的含量增多的原故,皮肤变成黑色。这种现象不仅UVB波段引起,而且在UVA波段大量的照射时也可以出现。UVA波段能达到真皮层,长期照射对人皮肤产生光老化,进一步严重时会产生皮肤癌。所以近些年来,人们加强了UVA的研究和防护。
科学家们提出了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的危害,随之也提出了防护的方法。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已经采取了最简单的遮挡法,如在户外戴上墨镜、帽子、撑起旱伞、遮阳伞和利用自然界的物质来遮挡阳光的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妆品的含义是具有保护皮肤健康的功能,因此利用化妆品的功能来阻隔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也已被广泛研究和采用。在化妆品中添加防晒剂(包括起对紫外线的散射、吸收和遮盖等),是从化学和物理的方法来实现对紫外光对皮肤的伤害。
如何科学选用防晒化妆品
人体对防护紫外线的侵害应是全面的,而且在同一天里,紫外线对人的侵害是不同的,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的时间段里,是紫外光的能量最强的时段,因此,在防止紫外线的侵害时要特别注意这一时间段(见图3)。
环境和时间是确定使用的防晒化妆品品种、防晒指数的前提。平日上下班的情况下(包括早晚上下班)选用SPF值为10-15的产品就能达到防晒效果;如果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较长,特别是旅游、游泳、登山等户外活动,则可选择SPF值较高的产品,如选择SPF值15-30且需要间隔几个小时再涂抹一次,若选用SPF30+的产品更为合适。当然选择既防UVB又防UVA的也更为理想。目前在中国尚未对UVA的评价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仍在研究中。市场上有的防晒产品已标出UVB/UVA的字样或标识出SPF/PA+(PA++、PA+++)的字样。近年化妆品市场上可见到防晒化妆品的包装上已标出SPF18/PA+++、SPF16/PA+++、SPF15/PA+++等等,一般讲它对紫外线UVB和UVA两者的防护兼而有之。目前,消费者可根据需要,参照说明书选购防晒品。诚然不要忽略了化妆品的其他功能,要把防晒作为其中功能之一,全面权衡综合地选购适宜自己的化妆品。
根据自己所到的场合、季节、时间、湿度等条件和环境,只要裸露在衣服外面的肌肤都应该涂上防晒品,包括脖子、下巴、耳朵、手臂、小腿等部位;当然嘴唇更要防护,需要时可选择具有防晒功能的口红或唇膏,以保护敏感部位;对头发除戴帽子、用遮阳伞等外,在洗发时也要使用具有防晒剂的洗发水或出门前喷上一些护发精华,以免头发经受紫外线的侵害后,造成头发变脆、分叉、干燥、变色和脱落等。
使用防晒化妆品最好在出门前30分钟,均匀地涂抹到需要使用的部位。如果长时间在户外活动,还需要每隔2-3小时涂抹一次。在办公室工作、下雨天(紫外线照射率为晴天的21-54%)、阴天(紫外线照射率为晴天的81-95%)、一般遮阳伞下(还有50%的紫外线能穿透)也需要使用防晒化妆品,但是SPF值,不要选择太高。在选择防晒品化妆品时要注意并不是SPF值越高越好,选择要适当。使用过高的防晒指数的化妆品,会影响皮肤毛细孔呼吸等功能的发挥,增加皮肤的负担。当皮肤一旦被晒伤后,就不要再使用,待皮肤恢复后再使用防晒化妆品。
从国际化妆品的发展分析,在化妆品中添加防晒剂,不论添加量的多少,但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它会对化妆品的功效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有的化妆品为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在法规允许条件下添加少量防晒剂,但并不标注。注意防晒要常年,持之以恒呵护皮肤,让肌肤晒不黑、晒不伤、晒不老,保持白皙健康动人光彩,是化妆品业界的追求。
防晒化妆品的相关规定
防晒是20世纪末的话题,当时带给人们生命和温暖的阳光成了对人的皮肤健康的杀手;到了21世纪防晒的概念已引起足够的重视,各大公司和科研究机构都推出不同类型的防晒品;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UVB的防护是积极的且是有效,国际比较统一地用SPF值进行表示其防晒效果。后来科学地认识到紫外线UVA对人们皮肤的深层次的危害更厉害,近几年已提出对UVA的防护,推出用PA+的防护标识。
SPF值(Sun Protection Factor)即日光防护指数或防晒指数,代表了防晒化妆品实际防晒功效,它是建立在人体测定的基础上,根据中波紫外线照射皮肤产生红斑的情况而计算出的一个量化指标(经防护的皮肤出现的红斑所需的最小照射剂量或最短时间与未经防护皮肤出现红斑所需的最小照射剂量或最短时间的比值)。
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用来表示防护UVA的防护效果的。PA+、PA++、PA+++用来标识对UVA的防护程(PA+表示有效防护约4小时,PA++表示有效防护8小时,PA+++表示强度防护)。目前国际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欧洲和日本有关国家化妆品工业协会制订用PA表示方法或标准。
目前有的化妆品标签上面标有UVB/UVA,即表示既防UVB又防UVA。但是只标有UVB的不一定防UVA,反之亦然。据国内有关企业宣告,其产品防御UVA的PA值,获得国际权威机构H.R.L人体测试认证通过,兼有SPF+PA双重防晒效果。中国目前对UVA的防护和标准在研究中,相信在不久的时间里将研究和制订出UVA的检测方法及标准规范。
化妆品是清洁和呵护人们皮肤促进精神文明和身心健康的生活必需品,对人体和生命的卫生与安全,是至关重要,国际上所有国家对化妆品的管理相当严格,甚至同食品一样列到重要的法规中,中国对其管理甚至严于其他国家,对化妆品采取《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制度》、《化妆品产品标准》、《卫生安全标准》、《化妆品组份中限制和禁用物质的规定》、《化妆品卫生规范》、《化妆品产品检验标准与方法》、对具有功能性化妆品需获得《特殊许可证号》等规定,用这些法规和标准来规范和管理全国化妆品相关联的活动。
同样对防晒化妆品的管理也是严格的,2002年9月19日,卫生部发布了《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值)测定方法》,该方法已成为国际上的标准模式。它明确在中国对防晒化妆品的检测只能是“人体法”,它明确了防晒产品防晒效果的标识:SPF值低于2小时可不标识防晒效果,SPF值2-30之间在产品标签标识实际的SPF值,高于30且减去标准差后仍大于30的可在产品标签上标识SPF30+。该方法对防晒化妆品多年的检测方法和市场监督的不统一进行了规范,消除了消费者选购的困惑。为安全起见,国家卫生部在防晒化妆品组分中,对24种(按中、英文,INCI名称对照)限用紫外线吸收剂做出了规定。
编辑/胡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