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全球图书馆”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网络并不陌生。在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已经学会了上网,面对精彩而神奇的网络世界,我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孩子,对自己未知的这片领域怀着无限的好奇和向往,一味兴冲冲地在网路上乱闯乱撞。而要说到实际的应用,想来也只是听音乐、玩游戏或者用QQ来聊天。
2003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诸城一中做了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刚开始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面对这一新兴的学科,学生们热情高涨,而我也竭尽所能将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可随着时间推移,有些学生开始开小差、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变得较差。对此,我加强了课堂管理的力度,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对此冥思苦想,几无对策。后来通过和学生们谈心,我了解到学生对单纯的微机操作已经不再感兴趣,而对于像微软、IT业、黑客等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新鲜名词和事物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挑战,是对我的知识储存量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挑战。我需要更多知识的充实和经验的积累,我明白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力,才能在奔涌发展的信息大潮中不掉队。
在与同事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的一句话提醒了我:“遇到什么问题,为什么不上网查一查呢?”“网络是容量无限的全球图书馆。”是啊,为什么不从我身边的这座图书馆里汲取我所需要的养分呢?
学校给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配备了电脑,有了这个便利条件,只要遇到不懂的问题我就到网络上去找,而它真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全球图书馆啊,在这里,你能找到几乎所有你想要找到的资料。IT业新闻、专业知识讲座、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成功的教育教学案例,等等。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这些丰富的营养,一段时间下来,我的知识面拓宽了,实际应用能力增强了。随后,我调整了我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我的课堂上增设了“课前十分钟”环节,每次上课我会用大约十分钟的时间,把最新的有关IT业的资讯或者计算机发展方面的动态向学生作一下介绍,或者结合现在某种软件的发展形势和学生作一下讨论,这种做法赢得了学生们的高度认可。于是我的课越来越饱满,学生们上课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我的课堂恢复了活力!
我不禁感叹:今天的教师,如果与网络绝缘,那么他的视野和学问将会大打折扣,他的教学将会远离生动的时代!
2004年的冬天,在我毕业一年多的时候,我接到了参加潍坊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的通知。说实话,当时我就懵了,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这次比赛需要考查三个部分的内容:说课、撰写教案和动画制作。虽然这些都是在考查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功底,但是由于刚刚进行了新课改,教师们对于新教材大都还没有吃透。而比赛时,是由主考教师临时出题,然后在很短的一段准备时间之后接着进行比赛程序,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一份好的说课稿和撰写出一份优秀的课堂教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们学科主任的鼓励下,我调整心态开始了准备工作。对于新课改后的教材,手边并没有现成的资料和案例可以借鉴,于是我马上想到向身边的“全球图书馆”寻求帮助。经过几天的努力,我在一些针对新课改后课程教法的研究园地里找到了很多专家、教师撰写的优秀说课稿或者课堂教案。有了这些案例的指导,我结合自己的想法和实际操作条件,开始了积极的准备工作。一个星期以后,当我自信地走出考场,并得知荣获了这次比赛的一等奖时,除了无比的欣慰、喜悦之外,更多的是对身边的“全球图书馆”的无限感激!
现在,网络更是成为我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这个全球性的图书馆,我收集了很多资料。平时只要在论坛里看到好文章,我就马上把它下载下来分类保存。除此之外,我还经常进行专题收集,比如我们学科组要经常为其他任课教师维修机子,所以必须掌握一定的故障维修技能,我就将在网上搜索的各种相关文章保存在“故障维修”文件夹里,以后看到相关的好资料也及时添加到文件夹里,这样一个一个专题文件夹建立起来,我的资料库也就越来越充实。至今为止,我收集的五十多个文件夹里已经有了数百篇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设计以及教育理论讲座,数千篇计算机故障维修或解决方案了。
身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环境,我心存感激。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在我刚刚起步的时候,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有力的臂膀在支撑着我、帮助着我,让我不断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技能,使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日益走向成熟。
请放下你那端着的“架子”
“唉,又是18班的课!”看着课程表,我不禁又皱起了眉头。上课铃响过后,通过大屏幕,我开始给学生演示并讲解本节的内容:Flash动画制作初步。可就在我背对学生的一小会儿工夫,台下便有人在小声说话。我仔细地辨认,果不其然,又是从王帅的座位方向传来的。我猛地一回头,大声问道:“刚才谁在说话,站起来!”等了一会,王帅旁边的王松低着头缓缓地站了起来。“还有谁?”我问道。王松竟接过话说:“没有了。”这话本来就不是朝他问的,他却抢着来回答,很明显他是在包庇“同谋”。“那么,就是你自己在跟自己说话了?”我反问他。这下他不吱声了。我转头看了一眼王帅,只见他脸朝着大屏幕,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个王帅是18班出了名的刺头,违反课堂纪律,凡事总和老师对着干。学习不努力,成绩一直不理想,平日里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我已数不清批评他多少回了,可那些我自认为很有说服力的“谆谆教诲”到他那里全被当成了耳旁风,回头仍然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回想起这些,再看看现在他那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的怒火一下子冲到了头顶,“王帅,站起来!”我厉声道。“我没说话!”他大声地回道,仍稳稳地坐在凳子上。“你没说话,那你的意思是王松他在自言自语了?”“那我不知道,反正我没说话!”教室里的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起来,全班学生的目光一下子全都集中到我的身上,有的学生甚至在交头接耳。我知道,大家都在等着看我下一步会怎么处理。继续刨根问底和他争执下去?不行!那样会耽误了全班的上课时间。干脆把他赶出教室让他面壁反省?可他到底说没说话,我毕竟没有亲眼看到,只是听到是来自他的座位附近,可单凭这个就给他“治罪”未免有些太草率。而且,看他刚才说话的表情,好像真的是误会他了一样。如果没有调查清楚就处罚了他,不仅是对他的不公平,同时也难以服众。对于高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平白无故的处罚不仅不能让他们信服,反而会让他们觉得你是个只会“耍权威”的“无能教师”。那就让事情变得更糟了。想到这,我深深地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然后说:“大家注意看大屏幕,我们接着往下讲。”
等讲完后,我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并要求15分钟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到讲台上来给大家演示一遍。学生们开始忙碌起来,刚才紧张的气氛慢慢散去,课堂秩序恢复了正常。这时候,我慢慢地走到王帅座位旁边,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轻轻地对他说:“刚才如果是误会你了,那么我向你表示郑重的道歉!”看他愣了一下,我接着说道:“不管怎样,我都希望你能够好好听课多学点儿东西。”说完,我就走开了。
15分钟后,每个小组选派的代表开始陆续到讲台上对刚才所做的练习进行演示和讲解。王帅所在小组的代表演示完毕之后,我刚要叫下一组,王帅突然站了起来,我下意识地认为他又要耍什么“花招”。他看起来有点紧张,但我听得非常清楚:“老师,我也想试试。”见我点头,他大步走到讲台前,开始一板一眼地讲解了起来。全班出奇的安静。待他讲完,不知谁带的头,大家竟热烈地鼓起掌来。他笑着回到座位上坐下,当注意到我在看他时,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第二天,王帅主动找到我跟我道歉,并且说那天他的确没有说话,王松是和另外一位同学说的。不过,他没说话的原因是他当时正在看网络小说,同样也是违反了课堂纪律。即使当时我处罚了他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他没有想到我竟然会给他这样的“坏”学生道歉。
孔圣人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学生犯了错,一开始我们总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规劝。一旦行不通了,就改做声色俱厉地呵斥,或者干脆叫家长接回家去反省。总之,不到他声泪俱下地道了歉、认了错,这事就不算完。而哪天碰上一个“死犟头子”就是不肯道歉的,便大叹“世风日下”、“朽木不可雕也”。可如果自己犯了错,却总不愿意承认,更不愿在学生面前承认。即使错怪了学生也从来不会说一句“对不起”,认为这样是掉了价、没了面子。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端着一副为人师的“架子”,可这样的“架子”端久了,只会让学生离你越来越远。回想起来,真的感到很庆幸,当时的理智处理,让我不仅得到了王帅的道歉,更得到了18班全体学生的尊敬。
让我们这些为人师的放下那毫无用处的“架子”吧,只有从心里真正平等地对待学生,才能敲开那扇扇心扉,架设起沟通的桥梁,才会赢得真正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