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应用Moodle的历程
自2002年以来,上海市闵行区不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走到“十一五”之年,闵行区的教育信息化硬件整体水平已位居上海各区县前列,同时也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高投入未见高产出”、“高投资未见高效益”成为闵行区教育信息化的显著表征。
在浏览了大量国内外信息化有效应用的经验资料,考察研究了可以与教学整合的数十套应用软件,拜访了国内多位教育信息化应用专家后,2006年11月,我们把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领衔指导应用的Moodle平台纳入了视野,并开始了对此平台应用的深入研究。
我们确立了《基于MOODLE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课题,并申报成为中央电教馆“十一五”专项课题。2007年2月开始,启动了课题实验工作。
课题组出台了配套可行的系列相关文件,召开了课题启动大会,组织开设Moodle研修班,以评价促进课程建设,建立研训管理网络,落实实验要求,开展研讨活动,明确提出了“分层要求,异步渐进”的管理策略。
课题取得的初步成果:
1.建立了区域信息化课程设计平台——“魔灯闵行”,已建立课程101个。目前,每日在线平均访问人数约有500人次,高峰时达到850人次,近1000个用户。11所实验学校也相应建立了Moodle课程平台。
2.教师的Moodle实验效果初现。通过实验,教师正在改变以往的“唯书唯本”、“教材至上”、“照本宣科”的陈旧观念,逐渐树立起全新的“让每一位教师建设自己的课程”理念。实验教师建立了独立的、富有个性的“超文本化”课程设计,其设计过程也变成“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的过程”。
3.课题研究者坚定了实验的信心。教师在利用Moodle的“前移后续”、“课堂讨论”、“评价反馈”功能开展课堂教学时,深刻体会到Moodle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促进作用,对“教”与“学”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4.课题组织管理与研究成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全国有近10个关于Moodle平台的实验区和实验校,虽然闵行区开始Moodle的研究在全国不是最早的,但无论是课题的组织管理,还是研究的课程设计成果,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以及研究论文的撰写,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
稳步推进Moodle平台应用的策略构建
不要把传统的备课和基于Moodle的课程设计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应该是融合起来,实现信息化课程设计日常化。开始时可能呈现在课程上的环节简单一点,慢慢就会丰富起来(这同开始使用计算机时是一样的道理)。基于Moodle平台的备课要体现Moodle平台的功能特点,把Moodle课程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实现学生学习的前移后续及课堂上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
Moodle课程家常化
要尽快使基于Moodle的课程设计走进课堂,可以从最基本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生使用资源、讨论、教学评价、测试反馈等开始做起,以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策略予以推进。把Moodle课程的重点放在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特别是要建立学生预习基础上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Moodle平台的交互功能,切实将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整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要每周至少上一次基于网络的Moodle课程,要充分运用Moodle的交互功能,要突出信息化课程的特点,要逐步提高基于Moodle平台上课的比率。
Moodle家校交流经常化
教师要经常借助Moodle在课外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如解答学生或家长提出的问题,与学生聊天以了解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等。
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与个人探索反思制度化
每周各所学校的研究小组要集中活动一次。活动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指导教师深入学校讲解技术;二是指导教师回答学员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基于Moodle的课程设计的心得。学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主动学习、实践探索、持续反思的良好习惯。
闵行教师进修学院和上海师大、学校与实验教师三位一体化
形成学院与上海师大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撑,学校给予组织、舆论与经济支持的倾斜政策,实验教师个人积极主动探索研究的三位一体的课题推进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1.上海师大黎加厚教授给予我们全面而充分的技术支持与指导,闵行教师进修学院由院长担任项目组长,由一位副院长主抓这项工作,并将Moodle的应用作为信息化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主要措施,从点到面予以深入推进,用2年左右的时间推广到全区所有中小学。“十一五”期间,闵行区教师信息化培训的主要内容要架构在Moodle上来进行,闵行区的8000名教师在“十一五”都要接受培训。
2.各所学校由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长,明确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在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并对实验教师在舆论、组织、经济上给予倾斜政策。
3.搭建平台、建立激励机制,为实验教师创造一个优良的实验环境。实验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实验教师工作的质量,因此,每一位实验教师要强化责任意识,聚精会神把实验做好。
课题实验常规管理规范化
1.课题组视情每2~3周召开一次学校课题负责人与研究小组组长的会议,反馈各校实验进展情况与亮点,明确下一阶段课题研究要求。
2.课题组每2~3周组织一次分学段或联合的研讨活动,不断将课题研究引向深入。
3.学员管理手册记录日常化,重在平时积累。每次研修活动后,要记录收获,每次上Moodle课程后,要反思得与失,养成教学反思的好习惯。
课题推进科学化
1.点与面相结合。先选取十所左右中小学的语、数、外学科进行实验,取得经验后再进行推广。
2.培训与指导相结合。采取先培训再实践,实践中加强指导的策略,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指导的紧密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验中,不断发现、培养、提升骨干,充分发挥骨干在全员培训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4.专家指导与行政支持相结合。一方面聘请黎加厚教授等组成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跟踪指导,并申报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实验课题;另一方面,取得区教育局和区教育督导室的大力支持,形成专家指导、行政支持、教师进修学院具体组织实施的课题研究的良好局面。
5.项目研究与“十一五”信息技术培训相结合。“十一五”信息技术的培训将架构在Moodle平台上,并把培训的重点放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策略和方式、方法的培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