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选修模块怎么教?学生自主选课还是由教师指定?学生自主选课其实就意味着教学“走班化”(即走班制教学)成为必然选择。因此,很多人认为高中新课改的理念是好的,但过于理想化,一旦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就发现很多东西根本没法实施。但是“走班制”教学真的很难操作吗?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走班制”教学的操作难度并不大,并且学生自主选课能激发学习兴趣,搞活了信息技术课。
选课指导,尊重意向
选课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指导选课→填写意向→调整比例→二次选课→确定班级。其中,指导选课环节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避免盲目选课;填写意向环节学生直接填写选课意向和相关选课信息;调整比例环节则是根据学生的选课意向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机房和教师人数)确定最佳的方案,并初步给出选课结果;二次选课环节让学生根据调整比例环节给出的选课结果进行重新修改意向,一般是微调,再次尊重学生的选择;确定班级环节确定了最终选课结果,并根据行政班的比例随机组成教学班。其中选课指导和调整比例是关键环节。
1.选课指导。如何指导学生选课是整个走班制教学工作的核心所在。因为学校教务部门往往要提前预订教科书,一般在期中时就要求学生确定选修模块。但那时学生对选修模块的学习内容还不了解,总认为“算法和程序设计”枯燥无趣,“多媒体技术”相对实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除了印发《学生选课指导手册》,认真介绍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外,还设计了多道选择题,使用网络调查的形式来指导学生选课,然后根据答题情况,在“调整比例”环节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发展倾向来划分。
2.调整比例。因为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无限制地放任学生自主选择,对选课人数的比例进行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其中直接影响人数比例调整最关键的因素是机房数量和教师数量。为了便于排课,我们往往将多个行政班作为一个排课单位,对于选择不同模块的人数进行调整。而作为一个排课单位的行政班数不能大于机房数和教师数,只能取两者最小值。确定了分班的单位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确定两个模块的比例了。如果是3个班级为一个单位,那么选修“多媒体技术”和“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生人数比例可以是1∶2或者2∶1。
我校有4个机房,根据调查结果,我们确定的比例是3∶1(多媒体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并根据学生的选课意向调查结果初步确定了学生的选课结果。经过二次选课环节后,根据行政班的比例(考虑均衡)随机组合,最终确定教学班名单。
网上选课,自主开发
为了适应以几个行政班为一个排课单位的选课形式,我们自行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网上选课系统,其操作流程如下:①确定某年级某班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名称;②学生登录选课系统后,在自己可以选择的课程列表中选择课程;③教师确定某几个班级,将这个范围的学生进行比例调整,教师可以输入查询条件,然后批量将符合条件的学生移动到某个模块;④初步确定名单,学生可以第二次申请(调整)自己的课程;⑤教师根据最后的选课结果确定班级和名单。
教学管理,严格规范
为了保障教学的正常开展,我们推出了一系列严格规范的管理措施。如在选课系统中增加班级考勤功能,随机安排学生的座位号,并以座位表的形式显示出来,使教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一目了然;在“确定班级”环节尽可能考虑原行政班的人数均衡,座位号随机确定,避免出现“帮派”现象,并且在原行政班班委的基础上成立了教学班的临时班委,协助班级管理;尝试使用过程性评价系统来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
经过一个学期的选修模块走班制教学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自主选课的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选修模块涉及的内容相对专业,而自主选课尊重学生选择,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将选课权利还给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具有共同爱好的学生聚在一起,也有利于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