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会计实践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

2007-12-29 00:00:00王丽新刘桂春
会计之友 2007年33期


  【摘要】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优秀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执业能力,其实现依赖于丰富的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及会计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特点和目的
  
  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通常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笔者认为,随着会计教育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应对实践教学的目的赋予新的内涵。即: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优秀的职业道德和出色的职业判断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执业能力,为实现学生的人生职业规划和后续教育打下深厚的基础。这一目的的实现有赖于丰富而科学的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及其有效的实施。
  
  二、目前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分析
  
  大多数高等教育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正在被重视和强化。与此同时,其实践教学的内容在全面性、组织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容不全面
  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的不全面,不利于学生职业习惯的培养。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等一系列概念的组合就是对会计职业习惯的基本描述。然而,在社会大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有些会计人员对原本依赖于基础教育而形成的诚实守信等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习惯却不以为然,其行为经常成为反面案例。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会计学历教育中的职业习惯养成教育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现在高等教育的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由专项实践和综合实践组成,分别通过专门的实践课程、校内模拟和社会实践等手段实现。这些内容一般都是侧重于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虽然也包括了诸如发票的识别、假账的甄别、违法案例的分析等内容,但往往都是从专业技术的角度进行设计和评价,而缺少应有的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等实践教学内容。
  
  (二)实践教学内容组织不科学
  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组织不科学,不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作为会计职业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是会计人员生存和发展的第一生命,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离不开大量的实践积累。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我国已逐步形成排斥判断、崇尚统一的传统,这是长期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所致。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缺乏独立判断的意愿和行动,即使有,也可能会因经营者的不合作甚至抵制而难以实施,从而导致会计人员丧失独立判断的积极性,处理会计事项时照搬以前的做法,或者请示领导遵照执行,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现象体现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导致会计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和组织不够科学,片面追求规范和统一,无法使学生在职业判断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其主要表现是:
  1.更加注重具体会计核算方法的掌握,而忽视了核算方法运用环境和前提的选择以及对财务成果的影响
  例如,涉及存货业务的实践一般都会为了实践结果便于评价,而告之所有存货均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并且几乎每种存货每批的购买成本和生产成本都是一致的,这至少会让学生误以为不同存货核算方法的选择是决策层的事情,与己无关,核算方法的不同无非也就是计算简单与复杂的区别,即使到了实际单位,只要看前人怎么做也跟着怎么做就行了,根本想不到考虑不同存货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用途、在存货总额中占的比重、不同方法对企业的影响等许多因素了。
  2.实践内容设计过于规范和理想,使学生误以为在真正的会计工作中也有如此全面的已知条件和提示,职业判断是遥不可及或极少发生的事情
  例如,涉及企业财务成果计算的业务,都不忘提示学生要按一定的方法和比率计提折旧、计提应付利息、摊销债券折溢价等,这些业务内容一般在实际工作中都没有发生过程的原始凭证提示,而是会计人员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在会计期末应进行处理的业务,此时不仅需要自行编制计算凭证,更多情况下需要根据职业判断确定应采用的方法和比例等等。
  3.实践内容涉及范围过于狭窄,令学生难于认识到会计职业判断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虽然许多院校对会计专业综合实践的要求比较全面,不乏对企业整体机构及其运作的了解,但更多是停留在全面掌握企业整体情况的表面现象上,缺乏对诸如企业战略目标、企业人事制度、企业筹资策略、利润分配策略等内容及其与企业财务运作关系的硬性要求,使学生和指导教师都将目标和重点放在了企业的基础财务核算工作上,放弃了学习期间仅有的检验和提升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机会。
  
  三、充实、整合会计实践教学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笔者认为,应补充和整合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以期能够在会计人员学历教育中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优秀的职业道德和出色的职业判断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执业能力。
  
  (一)充实会计实践教学内容
  充实诚信教育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实践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重要手段。
  1.充实会计诚信教育实践内容
  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绝不是单纯依靠会计专业教师的努力就能实现的,更多的是要依赖于其所在环境的诚信程度。诚信环境的造就关系着高校的校风和长期健康的发展。因此,诚信一旦在整个学校建立起来,新生入学后就可迅速接受诚信理念,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诚信实践活动作为实践环节的补充,拓展会计诚信教育内容,带动学校诚信环境的建设,对财会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会更有效、更持久。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进行:(1)新生入学时,组织“诚信承诺”签名活动。可由学生会会计分团牵头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新生“诚信承诺”签名活动。这不仅可由财会专业老生引导新生参加,更可拓展到全校新生参加,教师也可加入到此项活动中。这项活动可以激发全校师生的诚信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也可以使学生一入学就接受一次诚信教育的体验,并将通过其后几年培养和检验学生“一诺千金”的责任感。(2)诚信是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从职业角度来讲,对财会专业学生的诚信要求更高。专业课程开始后,财会专业的学生可尝试采用“无人监考”的考试模式,让学生自行检验诚信承诺的履行情况。(3)学生行将离校时,可将会计职业宣誓作为财会专业学生毕业典礼的重要内容,为学生的执业人生奠定坚实的诚信教育基础。职业宣誓对即将离校走向社会的学生而言是一项特殊的诚信教育形式,对财会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更是一种神圣的承诺,必当用终身的社会实践来履行。(4)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针对特殊事件展开诚信问题大讨论,可以使学生在讨论中强化诚信意识,提高诚信水准。(5)可以尝试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全面、及时、详细地记录学生的诚信行为,考察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其作用是为了将诚信内化为学生的品质,成为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同时,也可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在毕业求职时作为用人单位的参考依据。
  2.充实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培养实践内容
  在所有的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均可以增加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例如,可以在会计的基础实践阶段,运用案例教学和学生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并从多方面认识诚信缺失的危害和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在专项实践阶段,则应增加关于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方面的实践内容,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深远意义,认识到提高技能对弘扬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另外,在会计基础实践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让学生组织一次由自己投资、自己“申请”兴办企业的教学实践。从企业申办、筹集资金、设置企业机构、制订企业规章制度和各部门职责等企业建设过程,到采购供应、加工生产、产品销售等生产经营环节进行实务操作;从建账、分工核算等会计工作组织程序,到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结账对账、试算平衡、编制报表等会计循环步骤等,一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操作。最终写出总结报告,并由学生自行评定每个人在工作中的业绩。这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学习会计的成就感,又会让学生尝试创业的艰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学生全面感受企业战略、计划落实和资金运作之间的关联,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财会知识和财会工作,养成良好的会计专业学习习惯,给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组织会计实践教学内容
  科学组织会计实践教学内容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和提升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措施。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指建立在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基础之上的判断能力,而不是主观随意地猜测,是职业胜任能力的综合体现。科学组织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增加模拟实践的仿真程度
  对财会专业学生职业判断意识的树立可穿插于整个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更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参与,使学生逐步树立职业判断意识,养成会计职业判断的思维方式。在设计会计实践教学内容时,特别是对综合实践内容设计时,应尽可能增加模拟企业的仿真程度,加大会计程序和方法可选择性内容的比重,使学生不仅注重具体会计核算方法的掌握,更加重视核算方法运用环境和前提的选择以及对财务成果的影响,并可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税收法律制度的完善及时调整和更新业务内容。例如,设计坏账准备实践内容时应考虑如下问题:(1)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是繁荣、稳定还是萧条,赊销客户是否与该企业处于相同的经济环境,因为这会影响到对客户诚信状况的判断;(2)企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因为不同阶段的财务政策要求的坏账准备率不同;(3)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如果企业处于追求市场份额的战略中,那么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新客户群的特点和信誉状况如何?(4)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水平,因为赊销制度和应收账款的催收效果决定着坏账发生的最终结果。(5)法律和税收政策,因为企业的任何会计方法和程序的选择都不能悖逆法律法规。
  2.减少学生依据职业判断可以得出的已知条件
  我国会计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际会计的协调与趋同,以会计准则指导会计工作,而会计准则一般来说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这必然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不仅能处理会计准则中已作出明确规定的业务,还能对规定不明或没有规定的业务按照会计原则和惯例做出合理判断。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准则和制度由计划经济中的“一包到底”向提供确认、计量的标准转化,实践教学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在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尽可能减少那些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和职业判断可以得出的已知条件,给学生留下更大的思考和判断的空间。其实这样的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锻炼,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全面提高。例如,涉及固定资产折旧的实践业务时,不再提示学生期末要按一定的比率和方法计提折旧,而是给出一些供学生作出判断的条件,如不同固定资产的用途、特性、预计投资回收期和法定年限最低标准等,由学生根据企业情况为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选择最为合适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
  3.拓展实践内容涉及的范围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项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会计人员只有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的能力,才能做好职业判断,而这种能力是通过会计实践训练逐步积累起来的。这不仅要求会计专业学生要重视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还要求掌握和运用与会计相关的经济、管理、金融、贸易、外汇、税收等知识,掌握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手段,才能在社会高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新政策、新法规、新制度不断出台的今天,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认真领会相关政策、准则、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磨练和提高自身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因此,在设计会计实践教学内容时,要拓展实践范围,尤其是在校外实习阶段,要求学生深入生产、采购、仓储、销售等部门了解业务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企业战略目标、企业人事制度、企业筹资策略、利润分配策略等内容及其与企业财务运作关系进行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在校内综合实践的组织上可以实行轮岗制,即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它要求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团结协作、相互交流。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锻炼和提高自身职业判断能力。
  总之,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教育的重要责任,通过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不断完善,能够实现全面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执业能力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