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老师在6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她以自己真诚而执着的爱,书写出了八个大字——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激励每个学生求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期待着每一个学生成功,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本学期,我在转变后进学生的工作中,成功实践了这“八字方针”,取得了较明显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真诚的爱、热情的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感,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一直求成功的努力,对于儿童尤其如此。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特别是那些后进生,他们的自尊心很脆弱,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我与这些孩子谈话时,透过那躲闪的眼神、羞怯的表情,我深深感到,这样的孩子多么需要老师及家长的更多关注、更多保护、更多鼓励呀!霍老师在总结自己教学经验时常说:“来自教师的激励,是学生积极进步的动力”、“关心热爱学生,最重要的是给每一个学生增长才干、施展才华的机会。真诚的爱、热情的鼓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殷思羽是我们班比较典型的后进生。她是一个性格腼腆、比较害羞的小女孩。由于从小严重缺锌、缺钙,课上听讲经常溜号,提醒后也坚持不了几分钟。
家长会之后,我与她的妈妈进行了长谈。为了让家长有信心,我首先肯定了殷思羽的一些优点,比如:在奥数课上表现很积极,而且有过惊人之举,对于一个很难的题目,竟首先说对了答案;语文课上的口语表达很流畅。我这样做,是让家长看到老师对她的孩子是充满信心的。家长很感动,并下决心协助学校做好工作。接下来的一次周记让我找到了转变殷思羽的契机。殷思羽的这一次周记,无论从内容上、书写WixqgT59og6Yuz6SZppOeDrvUaXDCvfUg1XqEHOkfP4=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天的语文课上,我读了她的日记,然后大力表扬了她的进步。听到表扬,她先是有些难为情,但很快就变得特别开心。课下,她也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兴奋。我还特别注意把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她,对她的回答也总是热情鼓励或肯定,并让学生们为她鼓掌。渐渐地,她比以前有精神了,也越发自信,学习成绩也自然就有了显著提高。本学期期末,她的语文、数学成绩均在90分以上。
二、激励+赏识,爱心+耐心,使他们由后进变先进
霍老师说:“我热爱、赏识每一个学生。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马灿,是我们班又一个比较特别的学生。由于没上过幼儿园及学前班,入学年龄较小,再加上本身比较调皮,因此课上无拘无束,不会听讲,不能理解老师的话。对于他的教育我也投入了极大的耐心:课上不时地提醒,做作业时刻督促,作业要特别检查。每天我对他几乎是全程跟踪。一年级的两个学期,他基本上是在老师及家长的严格监督下,勉强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一上了二年级,长期处于严格监控下的他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有一段时间,他在课上经常溜号、随便下座位。我再次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要改变一下家庭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学习不要管得太死、要求太高,尽量给孩子留出自由的空间。家长很快接受了我的建议,并付诸行动,我在学校也积极给予配合。马灿是一个极其天真、单纯的孩子,很爱劳动,有强烈的做班干部的愿望,几次主动要求当吃中饭的桌长。但由于自身表现不佳,被同学一次次否定了。想到这里,我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在一次班会上,我向全班郑重宣布:从下一周开始,全班实行小组长轮换制,先由目前的小组长根据上一周组员值日及日常表现,推选下一任小组长人选,直到所有人轮换一次。轮换期间全班负责对临时小组长进行监督考核,确定最后人选。听到这个消息,学生们都很兴奋,特别是马灿,他先是一愣,待他领会了之后,突然变得异常兴奋,即而绽放出天真无邪的笑容。待到课间,我偷偷找他谈话,告诉他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第一个被选上。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作业开始变得工整了,课上不但能坐得住,听讲也很专心。特别是当他们小组做值日时,他干起活来更卖力了,还像模像样地去指挥别人。对于他的点滴的进步,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并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就这样,他顺利地当上了小组长。当上了小组长的马灿现在更开心了。就这样,他始终保持着进步的势头,不但纪律好了,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
这两个例子再一次让我深深体会到: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具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假如我们抛弃僵化的教育方法,用一种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方法,那么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栋梁之材。
(作者单位:北京市忠德学校)
编辑/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