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师的素质是搞好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可靠保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更好地引导学生认知社会,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具有直接的影响。
一、心理教师的教育机智
心理教师的教育机智即能根据教育过程中的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它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它是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意志的果断性的独特结合。心理教师的教育机智并非天生的,是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灵活果断,随机应变。心理教师能根据错综复杂的教育情境,灵活果断地处理突发事件,及时地调和、消除矛盾。二是方式多样,对症下药。心理教师能正确分析学生中发生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实事求是,掌握分寸。心理教师讲究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在教育学生和处理问题时实事求是,说话有度,分析中肯,判断得当,方式适宜。
二、心理教师的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即心理教师能成功地进行教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心理咨询问卷内容;二是分析共性和特性。这是心理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能力。
在制定心理辅导工作计划之前,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把握矛盾实质。在制定咨询计划时,心理教师一要考虑咨询内容的共性和个性,二要考虑咨询学生的身心特点,三要考虑咨询效果。
三、心理教师的语言
心理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咨询工作是主要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咨询工作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心理教师的语言一要言之有情,以此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说出真实的想法;二要有言之有物,即在言语中要反映出切合事物本质特点的东西,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从形式上看,心理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表现为:第一,准确精炼。能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作出判断,合乎逻辑地作出推理,表达简洁清楚。第二,通俗易懂。说话能深入浅出,善于把复杂的东西讲得简单明了,把抽象的东西讲得具体。第三,生动形象。用学生熟悉的形象去加深他们对于道德与人情的理解。第四,严密含蓄。言语要具有逻辑性,结构严密,思路清晰,必要时不直接讲出所要表达的意思,使学生思而得之,具有启发性。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艺术实验小学)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