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检查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可在课堂教学的同时直接获取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有的放矢地及时调整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知识水平偏低,独立判断能力较弱,自我意识不强,又善于模仿别人,因而,课堂上回答问题时,他们在班级部分学生意见的影响或压力下,往往不善于分析、不认真地思考、不力求提出独立见解,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盲目接受他人的观点,使自己的意见或观点保持与班级中部分学生的一致。
从众心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有积极的一面,即能通过群体的良好行为来影响和改变个体的不良行为,促使个体行为健康发展;同时,它也有消极的一面,即容易窒息个体思维的独创性、深刻性,抑制个体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从众心理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从众心理进行有效调控;充分尊重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学生回答问题时从众心理对其思维的消极影响;促使学生乐学、善学,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坚定的思维品质,营造民主、宽松、安全的课堂学习氛围。
对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中回答问题时出现的从众心理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有效调控。
一、降低问题的难度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答问的从众心理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有关。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会直接导致学生回答问题时从众心理的产生。问题过难,部分学困生有一定的困难,而他们也想在老师和同伴面前给出正确的答案,也需要得到老师和同伴的尊重,但由于知识、能力和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正确回答的把握又不大,这使得本来就不自信的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听从了优等生的意见或观点,从而获得安全感。
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和个性差异,适当分解、降低问题的难度,精心设计问题,合理选择答问的对象,安排好答问顺序,使答问对象经过独立思考后能够正确回答,让依赖优生、习惯从众的学困生找回自信,获得成功的喜悦,减少从众的机会,以促进其对知识的正确理解,保护、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的从众心理得到有效的调控。
例如,甲乙两支队伍分别从相距20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yqW9+zpJv2AbTR3yGcbV3Q==行进行军训,甲队每小时行11千米,乙队每小时行9千米,一名通讯员骑着马与甲队排头同时以每小时31千米的速度一直往返于甲乙两队的排头之间传递情报,当两队相遇时,你知道通讯员一共跑了多少千米吗?
问题提出后,学生们有画图的、演算的、演示的……突然出现了这样的答案:31+9=40(千米) 200÷40=5(小时)31×5=155(千米)。这时,教师没有作出任何评价,而是降低了问题难度,引导学生先来回答另外两个问题:
① 甲乙两队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②当两队相遇时通讯员跑了多少小时?
答问完这两个问题后,当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原来的问题时,学生这才恍然大悟。
二、感受错误的体验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答问的从众心理与学生的思维依赖有关。课堂教学中学生答问的从众心理,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行自我调节的一种特殊反应,也是学生不愿遭到班级群体否定的一种特定的防卫反应。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由于班级群体的压力,使一部分学生的思考在尚未形成结果之前就顺从了他人的意见而获得了“没有错”的安全感,得到了心理上的自我解脱。
为了对学生答问时的从众心理进行有效调控,教师要创设让学生因盲目从众而导致学习错误的情境,给盲目从众的学生一次因从众而导致错误的亲身体验,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学习要独立思考,多数人的意见并非一定正确,从而有效地把知识的传授与人格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计算8.4+1.6-8.4+1.6。谁能最先算出正确结果?
很快就有这样的回答:因为8.4加1.6正好得整数10,10减去10得0,这就是正确结果。运用凑整数的简便算法是小学数学加减法中常用的方法,学生并不陌生,因此,大部分学生凭借自己的直觉和过去的经验,盲目地给出了答案。
如果教师这时予以否定,这会与学生已经认同的、先入为主的错误认知不一致,学生反而不易接受。如果教师这时引导学生再按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验算,并同上述结果比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矛盾,查找错误原因,经历纠错过程,感受错误体验,将更加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把握评价的时机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答问的从众心理与教师的评价时机有关。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某一问题的答问的评价时机和评价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答问的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因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性,当教师对某一问题的答问过早地作出正确与否的评价时,大部分学生会立即中断自己的思考,顺从教师的意见,这就给从众创造了机遇。
因此,学生在思考某一个问题时,教师不要过早地对其设想进行评价,不要在学生的思考尚未形成结果前或刚刚形成部分结果时就明确表示自己的见解或态度,要尽可能地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在从容自由的氛围中独立思考、畅所欲言,在有限的时间里发表更多的意见,以增强答问的新奇性,从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例如,李老师准备为学生买48套故事书,每套12元,他带了600元钱,你认为够吗?为什么?
有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先算出买每套12元的故事书48套应付多少元钱,再和600元进行比较,就可知道够不够了。
48×12=576(元)。因为600>576,所以600元钱是够的。
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就满意地作出肯定评价,则那些正在积极思考或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就会立即放弃思考,顺从他人观点。如果教师这时不作评价,继续鼓励学生思考,可能就会有下面的观点了。
(1)假如用600元钱去买48套故事书,看每套是多少元钱,再和12元进行比较,就可知道够不够了。
600÷48=12.5(元)。因为12.5>12,所以600元钱是够的。
(2)假如用600元钱去买每套12元的故事书,看能买多少套,再和48套进行比较,就可知道够不够了。
600÷12=50(套)。因为50>48,所以600元钱是够的。
四、注重问题的表述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答问的从众心理与问题的表述方式有关。教师对所提问题的语言组织和表述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答问效果,也是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之一。如果教师对问题的表述不明确或太空泛,就会使学生因抓不住要领、缺乏思维的定向而失去思考的目的性和答问的针对性,在对教师的问题表达还不太清楚、问题含义还不太理解、问题思考还没有形成结果之时,又急于通过回答问题来表现自己,而导致了从众的冲动。
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理解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既要精心设计问题,使问题有的放矢、切中要害、通俗易懂、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又要注重问题表述,使语言简明、确切,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发问,缩小答问内容的范围,则学生的思考就有针对性,从而避免了歧义的产生,学生也就无众可从了。
例如,一根20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6米,第二次用去3米,这时,你认为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由于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用减法这一思维定势的影响,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大部分学生从众了这一观点:先算出两次一共用去的长度,再用全长20米减去两次共用的长度,即6+3=9(米),20―9=11(米),这显然是学生不易发现的错误。
如果教师重新组织提问的语言,改变提问的表述方式,把问题改为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学生的答问就非常容易了。但这并不表示学生能够正确答问前一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前后两个问题进行比较,弄清内在联系,分析问题实质,即用去多少米就是比原来短了多少米这一简单的数学道理,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树立自信。
(作者单位:江苏灌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