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雅音乐进校园

2007-12-29 00:00:00林永日
中国教师 2007年7期


  在学校普及交响音乐,让高雅艺术进入校园本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而且是培养富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这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尚有不小的难度。上海音乐学院为普及高雅艺术而组织的星期音乐会,每场票价只有三元,却仍然难以走进中小学,使主办者感到大惑不解。
  上海音乐学院拥有一批国际知名的音乐家,为使师生们有更多的舞台实践机会,同时也为了在广大市民中普及高雅艺术,他们几年前就开始举办普及音乐会。但是当他们和数十所中学联系时,却只有两所中学表示感兴趣,其他学校均以学生功课太忙或者票价太贵婉言拒绝。还有一些学校的老师表示,组织学生来听音乐会要承担责任,万一学生有个三长两短,麻烦太大。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闹市区的电影院每逢引进大片,包括一些根本不适合儿童看的影片,不少学校也会组织学生看,十元、二十元的票价根本不在话下。
  今天的学生,大多是哼着流行歌曲长大的。打开收音机、电视,听到、看到的几乎都是流行音乐,学校也没有专门讲授如何欣赏古典音乐的课程。随便在哪所学校,向学生们提起流行音乐,许多人会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大堆,但若问及高雅音乐、交响音乐,恐怕有不少学生不知道贝多芬的《命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次有所中学组织学生来听一位著名音乐家的告别音乐会,但是对古典音乐知之不多的学生在场内喧哗、走动,致使音乐会连录音也无法进行。
  我国古代有琴棋书画之说,“琴”放在首位,可见音乐对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本人认为应从社会、学校、演出团体等几个方面共同努力,促进高雅音乐在校园普及工作的开展,共同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素养。
  首先,学校应从开展课外活动及学生兴趣出发,成立爱乐协会,吸收学校领导及当地有影响的音乐家参加,定期举办交响音乐会,研讨高雅艺术对青年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从而提高对普及交响音乐的认识。其次,学校应开设交响音乐欣赏课,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修。通过这一课堂,可以使学生了解交响乐,能够更好地欣赏交响乐。可请当地交响乐团有经验的、有责任心的音乐界人士讲课,也可在有条件的高校聘请音乐教师来讲解。另外,交响乐团应把交响音乐进入校园这项工作抓好。可根据青年学生的欣赏情趣,尽量使演出形式多样化。比如可以在演出中讲解,使学生更好地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中受到教化;也可以在演出中穿插其他节目,如独唱、独奏等不同形式;也可以让学生参加演出,使学生们能走近交响音乐。
  美不自灭,高雅音乐在校园的普及将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使得高雅音乐不再孤独。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石油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