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书记,能干的校长,开明的主席”是构建和谐学校的领导保证,审视目前农村学校工会的问题,履行好工会“维护、建设、参与、教育”职能,发挥好工会的组织作用,可以促进学校各要素相互协调,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一、目前农村学校工会存在的问题
1.机构不全 制度不灵
目前还存在一些农村学校的工会主席由校长直接推荐或口头任命,没有通过选举报批。工会大多只有主席一人,没有委员,从来不开或很少召开教代会,不按期换届选举等问题。有些工会干部怕监督就会得罪校长,导致工会的监督软弱无力,有的虽然做了些监督工作,但对情况了解不深、问题把握不准、监督不力,提出的意见建议很难得到重视和采纳,致使这种监督成了无效劳动,弱化甚至失去监督职能。
2.角色偏差 职权不明
我国学校管理是行政式,工会是非权力性的群众性组织,维权和服务是职责。但当前由于对教育工会的性质、地位、职能、作用及工作对象、领域等缺乏正确的认识,工会出现了维职能权的观念性障碍、法律性障碍、机制性障碍。没有起到桥梁纽带作用,没有走出“活动工会”、“福利工会”、“送温暖工会”的误区,不敢介入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等问题,失去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在聘任制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教师成为弱势群体,董事会说了算,工会不能拓宽和疏通学校民主参与的渠道,不能有效地参与,缺乏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有效探索。
二、加强和改进农村学校工会工作,构建和谐学校
针对农村学校工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因噎废食,要履行工会职能,发挥组织作用,坚持依法治会和会员当家作主相结合,以发扬民主促进和谐,以搞好法治促进和谐,以增进团结促进和谐,以弘扬文明促进和谐,以改革创新促进和谐,构建和谐干群关系,使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1.着眼服务大局,夯实自身基础,是工会工作的奠基石
服务大局与夯实自身的基础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学校工会是民主管理的承载者、实践者、任务落实者和作用的体现者,是校领导密切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要把坚持和完善工会内部的各项民主制度贯穿其中,增强工会干部的维权意识、群众观念,有力地促进群众化、民主化,激发工会活力,依靠并根据会员的意愿开展工会工作,是催生学校工会活力的不竭动力,抓好自身建设是构建和谐学校的基石。
2.做好建章立制,参与民主决策,是工会工作的立足点
工会必须在建章立制和政策参与上进入角色,发挥作用,既要防止校长搞一言堂,对群众的意见听而不闻,个人说了算,甚至打击报复,也要反对不敢决策的尾巴主义,防止“暗箱操作”,使之合理合情合法。处理好科学与经验决策,工会参与与领导决策,集体与个人决策,协商与辩论决策的关系,这是构建和谐学校的立足点。
新《工会法》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决策,参与民主管理,积极参政议政;通过“民意测评”、“调查”和“谈心”等充分反映民意,广泛听取民声,多方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针对学校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难点、热点问题,提出建议,使决策建立在科学、广泛、民主的基础上。
3.讲究工作方法,推进依法治校,是工会工作的切入点
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学校领导若脱离教师,有悖于教师的意愿和利益,终会因教师的反对,使学校工作处于被动状态造成高耗低效而下台。工会干部要有“妈妈心、婆婆嘴、闲不住的两条腿”,不能只站在校长立场说话,要听取职工的意见,反映职工的呼声,汲取群众的智慧,敢于说真话,帮助教职工解决实际问题,总结鲜活的经验。组织教职工是前提,动员教职工是手段,依靠教职工是途径,服务教职工是目的。
如果没有群众观点,不替教职工说话办事,就会严重脱离职工群众,引起职工群众反感。工会工作要扩大民主,加强监督,大处着眼,实处着力,干在实处,不仅有赖于扎实的行动,也需要理性的思考,讲究工作方法,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提高依法治会、依法维权、依法协调、依法处置的本领与水平,做好工会立言、立论、立制等工作,这是构建和谐学校的切入点。
4.突出以人为本,显现维权职能,是工会工作的着力点
《工会法》中明确规定: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职工说话,办实事,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是由工会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要以人为本,维护教职工的民主权益、劳动权益和精神文化权益,保证其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其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关心教职工的困难疾苦,丰富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教师多一些学习培训的机会,快速地促进专业成长,创造愉快向上的工作、生活环境,这是构建和谐学校的着力点。
5.加强民主监督,完善教代会制度,是工会工作的结合点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组织保障。完善、落实一年一度的教代会制度,规范教代会程序,认真组织工会代表和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举措和工作报告进行讨论、审议,以落实审议通过权和评议监督权为重点,凡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都必须提交教代会审议,把学校重大决策交给教代会,切实增强教代会这一学校民主管理基本形式的工作实效,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6.坚持校务公开,做好阳光工程,是工会工作的关键点
校务公开是一项“民心工程”、“阳光工程”,是实行依法治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学校民主政治的迫切需要;是消除教职工疑心,求得上下同心,让上级领导放心,凝聚师生人心,充分调动积极性,使师生齐心为校的重大工程,是发扬民主监督、发挥主人翁精神和创造性的重要保证。
校务公开的内容要全面、真实、具体,如规章制度的修订、工作安排、评优评先、福利奖金分配、职称晋升及评定等的公示制度。财务是一条最敏感的神经,如大宗物品采购、招生择校费、贫困生减免、基建维修招投标、主要领导报销、招待费等。校务公开形式上要规范化、实时化、制度化;载体上三个重点:教代会、监督小组、校务公开栏。只有敏感的问题透明了,疑惑的问题明确了,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解决了,才会得民心、顺民意、聚民力,这是构建和谐学校的关键点。
7.创新工作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工会工作的增长点
工会工作要在务虚中求实,在传统中创新,运作好职代会等民主管理的载体和手段,在协商、协调中推进工作,使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在培植、巩固、升华职工的时政认知、民主意识、参政素养、监督胆魄的繁杂琐细的工作中更具创造力、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断提升和展示其职业热情、人格精神与政治智慧。
工会工作要把狠抓落实和开拓创新结合起来,坚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成亮点。与时俱进拓宽工作思路,从维护政治权益的老三权“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向维护整体权益的新三权“学习权、发展权、享受权”延伸。形成更广泛联系群众、更紧密结合实际、更科学安排工作、更有效组织维护、更具活力的活动方式。勇于和善于工作上想新招、探新路、创造新经验、尝试新办法、疏通新渠道,全力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1.浙江温州市第十九中学2.浙江温州市泰顺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