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宏观调控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
经济学上用“流动性”表示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或者说变现的难易程度。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常把流动性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量。流动性过剩,简单地说,就是货币发行过多,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在宏观经济上表现为货币供给超过经济增长需求,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
目前,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已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
2001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不断攀高,2003年达到19.6%。2004年通过加强宏观调控,下降到14.7%,但2005年、2006年又分别升至17.6%和16.9%的水平,远高于同期GDP 增速。2006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已相当于当年GDP的1.65倍,而美国这一比值为0.55,其他主要国家比值也远低于我国。今年2月末M2同比增长17.8%,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高于央行设定的全年16%的目标,基本反弹至去年8月末的水平;M1同比增长21%,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为2000年8月以来的最快增速;3月末M2和M1增速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17.3%和19.8%的高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M1和M2增幅差距不断缩小,2006年11月二者之间的“剪刀差”已彻底闭合,12月份出现了0.54%的“倒剪刀差”。今年以来这一趋势继续放大,1月份M1增速超过M2 增速4.3个百分点,2月份为3.2个百分点,3月份为2.5个百分点,这也说明了定期存款活期化趋势加剧,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资金进入股市、房地产及投资品等市场的倾向强化。
(二)金融机构存差迅速扩大
反映金融体系流动性状况最直观的指标就是金融机构的贷存比和存贷差。1994年我国金融机构出现存差后,由于存款增速长期大于贷款增速,导致存差不断增加。近年来,存贷款“剪刀差”迅速扩大。2005年新增存差2.9万亿元,2006年又增加近1.8万亿元。2006年11月,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存比下降到66.7%的历史最低水平,存差则达到11.1万亿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虽然2006年下半年以来,存贷款增速差距明显缩小,今年2月份贷款增速自2004年以来首次超过存款,但贷存比也仅为68%,比2002年初低11个百分点,存差仍维持在11万亿元的高水平。由于银行存差巨大,导致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持续偏高。2003年末,金融机构平均超额准备金率为5.38%,虽然中央银行每次出台紧缩政策后都会走低,但短期下降后又快速反弹。2006年12月末又升至4.8%,仍处于相当高水平,充分反映出金融机构内部过多的流动性找不到适当运用渠道的状况。
(三)资产价格快速上升
流动性持续过剩必然出现资金向房地产、股市等投资市场流动,导致资产价格快速上升。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2003—2006年,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涨幅分别达4.8%、9.7%、7.6%和5.5%。今年1、2月,同比又上涨5.6%和5.3%。特别是一些大城市涨幅更大,如北京和深圳,2006年房屋销售价格分别上涨8.8%和12.3%,今年前两个月深圳同比涨幅达到12.7%和12.3%,北京达8.9%和8.8%。房价过快上涨,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是投资购房和投机性购房需求旺盛。股票市场也全面回暖并逐渐火爆。2006年上证综合指数上涨130.4%,涨幅居全球首位,沪深股票市场总市值全年增长近1.8倍。今年一季度,上证综指又上涨19%,深成指上涨28.6%,两市总市值突破11万亿元。这虽然表明投资者信心增强,但也反映了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向股市等投资市场转移的现实。
二、宏观调控下流动性过剩未能有效缓解的原因分析
针对日益显著的流动性过剩问题,2003年以来,中央银行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加大调控力度。如: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定向票据发行余额从2003年末的1500万元,增加到2005年末的2.07万亿元,2006年操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累计发行3.65万亿元,年末余额达到3.03万亿元;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2003年到2007年初,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连续提高了8次,从6%提升到10.5%;提高存贷款利率,一年来已3次调高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58%提高到6.39%。这些政策措施对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产生了一定作用。据统计,2003—2006年,央行发行票据净对冲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深度冻结的流动性达4万亿元;今年前两个半月,央行净回笼的资金就达9800亿元。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改观。主要原因是:
(一)在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回收流动性的速度赶不上外汇占款增加的速度
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维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特别是2004年以来,贸易顺差加速增长,使得外汇储备迅猛增加。2007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2万亿美元。在当前的外汇管理体制下,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带来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大幅增加,外汇占款几乎已成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唯一渠道。虽然2003年以来,央行不断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通过发行票据等手段回收过多的流动性,但货币回笼速度仍赶不上外汇占款增加速度。到2007年1月份,外汇占款余额已近10.2万亿,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8%,使央行对基础货币调控陷于被动应付的局面。
(二)在超额准备金大量存在的情况下,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政策效果受到制约
在目前流动性过剩、银行存差巨大的情况下,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会通过超额准备金率或现金比率的下降抵消。2005年3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5%,超额准备金率为4.17%。经过调控,2006年11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到9%,但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也下降到3%以下。由于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2006年12月份超额准备金率又上升到4.78%。此后央行又两次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07年2月末,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降到3.66%,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下,属于紧缩手段中最严厉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业已成为央行进行“微调”的重要工具。
(三)在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的情况下,提高利率对抑制流动性过剩的作用有限
当前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美国为应对网络泡沫破灭和911事件对经济的冲击,从2001年开始持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在3年内将联邦基准利率由6.5%降到1%的低位,并维持1年;日本由于经济长期低迷,将利率降到了0,欧洲央行也在2001年进入降息周期,这导致全球主要货币流动性空前增长。虽然2004年以来美联储已连续多次加息,欧洲、日本也在2006年先后开始加息,试图收紧本国过多的流动性,但货币环境超宽松的总体格局没有发生质变。由于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和债务状况不断恶化,全球资金逐步从美元资产转移到投资回报率更高、汇率风险更小的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特别是在美国停止加息、人民存在升值预期的情况下,提高利率会缩小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加剧“热钱”流入。同时,加息虽然能够降低市场主体的贷款意愿,但也会增强存款意愿,加剧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今年前3个月我国外贸顺差再次大幅增加,不排除有相当部分为借贸易渠道流入的热钱。加息所具有的双重性,制约着央行对这一政策工具的使用,也使政策效果难以预测。
从根本上说,流动性过剩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我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多年来,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高水平并不断上升,2005年已达51%(世界平均水平为19.7%),而消费率则不断走低,2005年为51.9%(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均高于75%)。高储蓄、低消费一方面推高投资,而国家为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严把信贷闸门,又加剧银行存差过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内需不足、产能过剩,许多产品只能到国际市场寻找出路,加剧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储蓄消费比例不合理又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的反映。从初次分配来看,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远低于企业利润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持续下降,特别是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降低。反映在储蓄结构中,表现为三点:
一是企业部门储蓄率相对较高且不断上升。企业部门储蓄是其扣除各种成本支出和税费支出后的保留收入。2004年,我国企业储蓄率高达GDP的20%,不仅远高于印度等与我国发展水平接近的发展中国家,也比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高出近10个百分点。企业部门高储蓄率反映了我国企业利润率较高的事实。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高利润率并非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是同居民部门贡献的廉价劳动力和金融部门提供的廉价资本密切相关。企业储蓄率高,加上分红不多,则企业再投资比例就很高。特别是我国国有企业利润基本上不分红,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达到8072亿元,占GDP的4%,这也是推高储蓄率,加剧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间接原因。
二是政府部门储蓄率自本世纪初开始迅速增长。据统计,2003年政府部门储蓄率比2000年上升了近3个百分点,而同期国民储蓄率总共只上升了不到4个百分点。2005年,我国政府储蓄占GDP的6%左右;而同期法国只有0.3%,印度为1.5%,美国为-0.9%、日本为-2.2%。从政府存款(财政存款加机关团体存款)占全部存款比重看,1997年政府存款占比为3%,2006年上升到9.2%。同时,受制于现行统计方法和范围,土地出让金等政府收入并未在统计上纳入政府部门的收入和储蓄中,还有一些政府存款以其他名义存放在银行,对政府储蓄还存在低估。政府的高储蓄率导致政府高投资。据估计,不包括国有企业投资部分,2005年我国政府投资约为GDP的4%,高达7200亿元人民币,这加剧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
三是居民储蓄由于收入分配不均、社会保障不健全、投资渠道狭窄等原因一直居高不下。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调查,我国户均储蓄存款最多的20%家庭,拥有城市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总值的65%和89%,而存款最少的20%家庭,分别只拥有1.2%和0.2%。有研究表明,收入最低的10%家庭收支大体相抵,而高收入群体由于消费需求有限,消费倾向只有60%多,致使大部分收入增量沉淀下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截至2006年11月底,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只占城镇就业人员的49%。40%以上的城镇居民和半数农民没有医疗保障。个人必须面对养老、防病以及孩子教育问题,造成居民高储蓄低消费的心态。同时,由于股票债券等市场不发达不健全,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居民投资途径有限,大量闲置资金流入银行体系。
流动性持续过剩不利经济平稳健康运行。银行存差不断扩大,缺乏有效的资金运用渠道,其营利能力面临挑战;过多的流动性和经营压力加大使银行发放贷款意愿增强,会进一步推高投资增长,增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和出口的压力,加剧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过多的流动性很容易进入房地产和股市等领域,形成资产泡沫,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一旦泡沫破灭,就会产生信用断裂和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日本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导致经济陷入长达十多年的停滞期,教训十分深刻。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的良好态势。但也要看到,由于流动性过剩问题持续存在,信贷投放又出现明显反弹,前两年一直保持低水平的消费物价指数也开始上升,2月份涨幅达到2.7%。由于前期投资高速增长带来的产能开始大批量释放,产能过剩风险加大,实体经济增长已接近上升周期的顶端,大量过剩资金为寻找出路,可能会更多地流向房地产和股市,如果不能加以有效调控,就会在表面繁荣下积累起越来越多的泡沫,加大经济大起大落的风险。
三、抑制流动性过剩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多寡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数量,二是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能力,即货币乘数。近年来,由于央行不断加大调控力度,基础货币增长虽然不是太快,但由于金融信息化、交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创新不断涌现等原因,我国货币乘数在不断增大。根据计算,1997年底,我国货币乘数为2.97,2000年底上升到3.69,2006年底已高达5.1。由于乘数变化是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引起的,且不容易直接控制,这反过来又增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和控制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
从当前来说,抑制流动性过剩,既要拧紧基础货币投放这一“水龙头”,减缓注入,又要采取多种措施,对过多的流动性存量进行分流。
(一)继续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紧缩基础货币供给
从目前情况来看,需要进一步采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措施,对冲外汇占款增加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同时,加强对流动性的风险监管,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降低商业银行贷款的呆坏账风险。
(二)切实转变外资利用和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特别是在国内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减少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出口,同时积极增加进口,利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努力增加战略资源、大宗原料等物资的采购和储备。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限制低水平外资的进入;积极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投资并购。美国利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积累的庞大贸易顺差,从60年代开始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三)加快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分散外汇储备风险
我国在外汇短缺时期形成的“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体制,已明显不适应现实需要。近来央行提出要继续有序放宽企业和个人持汇、用汇限制,适应了这种转变的趋势。要积极推进外汇持有主体多元化,在有效管理的情况下,鼓励企业和居民购买并持有外汇资产,进行海外投资。
(四)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抑制“热钱”流入
国际上一些人压人民币升值,主要依据是我国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过大,我国政策着力点应在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基础上加快消化过多的国际收支顺差。如果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存在,不但对减少顺差不利,也会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2005年汇率改革后,我国已经确立了在参考一揽子货币基础上的浮动汇率制度,要加快完善这一汇率形成机制。只有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总体稳定,才能有效遏制“热钱”流入,这是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重要基础。
(五)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分流商业银行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的同时也是大力发展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市场的有利时机。只有加大股票、债券市场的供给,才能防止证券市场积累过多的泡沫,吸收商业银行过剩的流动性。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要稳步扩大新股发行,特别要适度降低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难度,也要加强监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要增加债券供给,大力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继续推动短期融资券和信贷资产支撑证券的发展,既防止流动性过剩格局下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又要加快做大做强资本市场。
(六)加快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开辟新的资金运用渠道
要大力发展理财产品,为居民提供低风险、相对较高收益的投资通道,又有效分流居民存款,减轻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力。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开发,将存款与债券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国际市场挂钩,拓宽资金运用空间。增加对远期结售汇、利率互换、结构性存款等避险工具的产品创新。同时,还要积极开拓中小型企业信贷,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根本上说,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降低储蓄率,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扩大国内消费。
要提高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特别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努力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完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消费预期,增强居民消费倾向和能力。
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国内消费方面的作用。加速向公共财政转型,大力增加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半公共服务品的支出,适度增加社会福利支出。
企业部门要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提高其对劳动者支付报酬的水平。特别要改革国有企业利润的使用办法。将部分企业利润上交国家与地方财政,用于教育、卫生、社保、公共安全等公共支出的短线领域,真正实现全国人民共享国有企业发展改革成果。这对提高消费率、降低储蓄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执笔:李朴民、费洪平、田成川、王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