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耕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继续开展了全国化肥等农资价格专项检查。
一、检查成效
(一)确保国家化肥宏观调控措施落实到位
为鼓励和支持化肥生产企业,保障化肥生产供应,今年国家继续对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实行优惠电价、气价,暂免征收尿素生产增值税,对化肥铁路运输实行优惠运价并免收铁路建设基金等政策。我委在部署安排专项检查时,将督促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保证宏观调控措施落实到位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加大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供电、供气、运输等企业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措施,坚决纠正和查处不执行优惠政策的行为,有力地促进了化肥生产供应。国家各项化肥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化肥市场供应及价格已经显现良好的政策效应。从检查反馈情况看,今年上半年化肥市场供求总体平衡,价格基本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群众比较满意。
(二)保持化肥等农资价格基本稳定
国家对尿素继续实行出厂最高限价和流通差率控制政策,各地在专项检查中将检查重点放在监管化肥出厂价格和流通环节差率方面,努力控制到农民手中的最终化肥价格不超过去年水平。湖南、四川等省紧紧抓住化肥生产源头不放松,在春耕用肥旺季,对大中型化肥生产企业继续派驻价格监察员,对尿素等主要肥种从出厂到零售各环节价格进行跟踪检查,全程监控。河南、河北等农业大省针对化肥生产销售比较集中的特点,突出重点环节和问题,派出检查组对省内大中型化肥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直接检查,强化了检查实效。安徽、山东、陕西等省集中力量,层层制定责任制,狠抓落实,检查化肥流通环节差率执行情况,监督化肥经销各环节不超过规定差率。检查结果表明,今年上半年,特别是春耕期间化肥等农资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价格水平比去年有所下降。1—5月全国尿素平均出厂价格1655元/吨,比去年同期低8元/吨。30个省(区、市)国产尿素平均零售价格1802元/吨,比去年同期低40元,降幅为2.2 %。
(三)促进化肥等农资市场价格秩序不断规范
今年是连续第四年开展全国化肥等农资价格专项检查,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继续保持了对化肥等农资价格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方式创新,重在治本。广西区专项检查实行“四个突出”:一是突出重点地区,将化肥使用量大的粮食主产区,作为重点打击的“主战场”;二是突出重点对象,把信誉差、屡查屡犯的农资经营者作为检查重点;三是突出重点品种,把化肥、农药以及粮食种子作为检查重点;四是突出重点案件,对性质恶劣的坑农害农典型案件进行严厉查处。浙江、宁夏、山西等地采取联合检查、下查一级、交叉检查等方法,对粮食主产区化肥价格采取拉网式检查。通过开展专项检查,促使化肥生产经营者提高执行国家化肥价格政策的自觉性。绝大多数化肥生产企业在生产成本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能够认真执行政府规定的尿素出厂最高限价,大多数化肥经营者能够按照政府规定的差率销售。化肥生产经营市场价格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农资价格违法行为逐年减少,农民对化肥等农资价格的投诉举报明显下降。
二、主要做法
今年化肥市场形势与以往有所不同。国家连续多年实施的化肥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效果已经显现,供需基本平衡。化肥市场价格较为平稳,价格矛盾已不突出。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价格违法行为明显减少。针对这些变化,各地价格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不减,创新检查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化肥价格监管长效机制,保证了专项检查深入开展。
(一)开展化肥市场供求和价格调研,为宏观调控服务
今年部署专项检查,我委把开展化肥市场调研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国春耕启动之前的2月下旬,我委派出6个工作组,对16个省、区化肥供需及价格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力求掌握化肥市场第一手材料,并对化肥价格走势做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