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新能源的研发

2007-12-29 00:00:00吴泽邦
中国经贸导刊 2007年16期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能源紧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为解决能源瓶颈,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作了大量的努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笔者认为,加大对新能源的研发更应放在首位。
  首先,是科技发展将带来主导能源不断更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每次重大的革命性进步都与科学发明、科学创造息息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人类社会主导能源的不断更替。一位俄罗斯院士研究认为,工业发展时代,每40—50年就会发生主导能源的更替,这种更替并不是因为前一种能源的储量枯竭,而是因为后一种能源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效率,并且在数量上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对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从煤炭开始取代木柴、畜力和水,逐渐成为主导能源,到后来石油、天然气开始取代煤成为主导能源,无不与科技发展密不可分。我特别想强调的是,既然人类社会工业化的进程与新能源的不断发现和使用密切联系,我们必须对新能源的研发高度重视,并加大相应的研发投入,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开源之举。我国一位院士最近谈到,科学家预言,在50年内,氦3发电有可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作。氦3在地球上储量甚微,在月球上大量存在,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1公斤氦3所产生的能量可供莫斯科6年照明,我国一年的总发电量10吨氦3就可实现,全球的总发电量也只需100吨氦3,氦3发电还具有能量高污染少的特点。更令人惊喜的是,现在航天技术的发展,从月球上运回氦3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只是运输成本极为昂贵。据测算,到月球采集20吨氦3运回地球,需要3亿美元运费,但1克氦3至少400美元,20吨价值80亿美元,还是相当划算的!院士的这一描绘,让人看到了缓解未来能源危机的曙光!由此笔者认为,对新能源的开发,特别是对这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研发,政府部门应给予及早的关注、更大的支持,使我们能在世界未来新能源的开发竞争中处于主动、主导地位,从而在经济竞争中也处于有利地位。解决能源的短缺,一方面,要加强全社会各环节的节能意识和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和投入,要节约与开源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