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保持焦化废水零排放

2007-12-29 00:00:00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
中国经贸导刊 2007年17期


  焦化行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行业,是国家发展改革委重点调控行业之一。在炼焦、煤气净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废水,含有挥发酚、氰化物、氨氮、硫化物等多种污染物,处理难度大,排放污染重,基于上述原因,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于2000年提出了“焦化废水零排放”的设想,并按照 “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总体思路,研制开发了离心式气浮除油、蒸汽废水再加热等核心技术,不断减少废水水量,改善废水水质,将处理后废水用于湿法熄焦,于2002年3月在全国焦化行业率先实现废水零排放。
  2003年以后,莱钢焦化厂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焦炭生产规模由原来的80万吨/年迅速扩大至350万吨/年,废水量也成倍增加,与此同时,部分焦炉熄焦工艺发生了重大变革,由原来的湿法熄焦改为干熄焦,处理后废水消化途径日益减少,如果只是单纯被动地依靠减少稀释水量的办法来保持废水零排放,废水处理效果必将恶化,在熄焦过程中容易引起污染物的二次转移,不符合国家环保规定。如何在保证废水处理达标的前提下,继续保持废水零排放成为摆在焦化人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坚持环保“三同时”,实现废水处理工艺换代升级
  
  在2003年以后的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中,莱钢领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国内一流焦化企业,实现资源、经济、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环保“三同时”,将原有废水处理设施拆掉,投资2000多万元,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建起了两套生物脱氮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国内先进的A—A—O工艺,在保留原有好氧工艺处理优势的基础上,增加了厌氧、缺氧、混凝处理环节。在厌氧环节中,通过厌氧菌打开焦化废水中难降解的多环芳烃链,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在缺氧环节中,通过反硝化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在混凝环节中,通过投加药物进一步降低废水的悬浮物和CODcr。采用生物脱氮工艺后,可有效保证废水处理效果。
  
  二、研究开发蒸汽引射技术,减少废水总量
  
  蒸氨系统是焦化厂的能耗大户,每小时消耗蒸汽为0.24t/t废水。2005年,莱钢焦化厂与安徽工业大学合作开发了蒸汽引射工艺,投资40万元对蒸氨系统进行了节汽改造,此次改造借助文氏管做蒸汽喷射器,以0.4Mpa左右的蒸汽为动力源,将废水槽顶部空间抽成有一定真空度的负压区,使蒸氨废水发生闪蒸,闪蒸得到的蒸汽被喷射器吸入随动力蒸汽一起进入蒸氨塔。该项目节汽效果明显,每小时可节约蒸汽20%左右,蒸氨废水水量随之降低,全厂每小时减少废水7m3左右;蒸氨废水在发生闪蒸的同时蒸出部分挥发氨,废水中挥发氨量也由原来的300mg/l降低至200mg/l左右,改善了废水水质。
  
  三、实施固定铵分解技术,改善废水水质
  
  剩余氨水中绝大部分氨都以各种盐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