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水泥集团现有5条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粉磨站10座,规模产能达到600万吨;自备供热发电厂2座,发电装机容量33万千瓦,城市供热面积450万平方米;污水处理日生产3万吨中水用于发电和水泥生产;年产120万吨煤矿正在开工准备,公司总资产达45亿元。乌兰集团正在发展建造产业整合、资源互补、能源转换的新型水泥生产基地,改变传统水泥产业“单一”的生产方式。一个以水泥产业为主导,以生态和环保为特征,以实现循环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已初具规模。
集团发展循环经济核心理念是:立足实际,以水泥产业为中心,进行产业间整合,以电力和水泥两大产业为主体,充分利用周边未开发的工业废弃物为资源,衍生相关产业、在低成本扩张中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资源与生态最低代价下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乌兰集团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战略高度追求企业长远效益和价值最大化,以全面推动循环经济八个方面效益的实现。
一是热电联产。已投产的33万千瓦供热电厂,不但提升集宁区供电质量起到区域电网调峰作用,而且为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450万平方米,拆除了原采暖小锅炉472座,减少烟尘排放1万吨以上,解决城市环境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华宁热电厂采用全国目前最大的循环硫化床锅炉设备,可以利用3000大卡以下低热值煤和掺烧30%矸石发电,每年节约优质煤50万吨以上,再将集宁区部分垃圾可燃物焚烧无害化处理而减少污染。
二是污水利用。华立中水回用公司日生产3万吨中水设备,将集宁区每天排出生产、生活污水全部回收净化后用于发电和水泥生产,每年节约1000万吨水资源,为恢复乌兰察布市境内较大的自然湖泊黄旗海的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
三是灰渣利用。乌兰集团水泥生产规模年内可达600万吨,公司在周边5座电厂旁都建设了水泥粉磨站,直接利用灰渣生产水泥。就近利用灰渣产生的价值,每吨按30元计算,能创造近亿元效益,这是综合利用的最大成果。
四是余热发电。利用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已成熟可靠,规划建设6台9000千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目前已开工建设3台共2.7万千瓦余热发电机组,年内投产,每年节电1.5亿度。
五是垃圾处理。利用循环硫化床炉处理垃圾可燃物,正在与集宁区协调最佳垃圾分离的实施方案,实现后可将集宁区10万吨垃圾中分离出的可燃物进行焚烧处理实现无害化。
六是盘活闲置资产、安排下岗人员。乌兰集团的循环经济,全部建设在集宁老工业区下马企业内,盘活闲置土地近1000亩,铁路专用线6条,仓库近20万吨位,水电等设施重新使用,节约资金近亿元。项目的建设同时拉动地区采矿、运输、建安、服务等产业,解决数千人就业和上万人的生活来源。
七是风积沙利用。在后旗基地成功吃掉了10万吨风积沙用于水泥生产,节约耕地200亩,并且积累了经验。现正在通辽奈曼旗开工建设2×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吃掉风积沙50万吨,吃沙造田、吃沙还林、吃沙还湖,实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每年恢复耕地约1400亩。
八是产业结构调整。乌兰集团销售半径内,有近80多座小水泥厂和小粉磨站,是上世纪70年代“五小”工业的产物,这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资源和财富需要抢救。近几年依靠市场规律,而不是行政手段,通过低成本整合,已经兼并、重组、新建形成了10座水泥粉磨站,达到近300万吨生产能力,解决500多人就业,自然淘汰周边8座小水泥厂小粉磨站。在“十一五”内规划完成25座以上大型粉磨站的改造建设,形成1500万吨生产规模,盘活几亿元社会闲置资产,解决几千人就业,实现淘汰落后与解决就业相结合。此外,全面开展“创一流”管理工作,以“一流”的目标,“一流”的管理,实现“一流”的业绩。同时开展有硬度的节能措施,有难度的减排方案和有高度的利润目标。投入资金3000万元,完成十项节能技改工程,实现效益技改效益减排。狠抓十项节约挖潜措施落实,实现熟料水泥各提产10%以上,飞损降低2%,节电5%,减排20%的任务,达到节能减排全国同行先进水平。
乌兰集团地处内蒙古乌兰察布大草原深处,水泥工业不重视环保将给草原带来灾难性后果。几年来,我们与传统水泥生产工艺的“脏”、“乱”、“差”现象进行顽强斗争和彻底的决裂,正在创造“精品熟料”、“精粉水泥”,塑造具有人格化的水泥“品格”。坚持不懈地进行“设备整治”、“七漏治理”和“技术研发”,实现零排放的清洁生产、文明生产,为内蒙古水泥工业走循环经济道路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兰水泥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