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华
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科学探究被列^课程的重要目标;并且内容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科学探究的目标和要求。问题是探究的开始,提出问题是探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没有这一步。探究也就无从谈起。本文就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1、培养好奇心,激发问题意识。在探究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的关键一环。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对认识对象或已有结论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中十分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只要当个体充满好奇心,个体的活动才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
2、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因为提问总是与积极的思维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学生习惯于听教师讲解,最可悲的就是丧失了提出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而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积极思考,思考的结果就会产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发生碰撞,碰撞就会产生问题,碰撞越多,问题越多。所谓提问能力,实际上就是思维、探索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需要教师化力气去培养的。
3、从外界环境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提出和探讨问题的氛围。应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大胆质疑。对学生的质疑、好问、多问、深问、怪问,应持肯定的态度,不怕被问倒;对不善提问的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应鼓励其勇气,并认真帮助他分析问题,应鼓励其大胆创新。要给学生有足够的提出问题的空间,教学中不能对问题的讨论匆匆收场要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间充分地争论,尽量地让学生有讨论问题的体验。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仅是思考的结果,更是创造性思维向纵深发展的杠杆和动力,当学生这方面的灵光闪现时,教师应大张旗鼓地表扬、鼓励,这时学生就有一种成就感。对于学生提出的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重要的还是次要的问题,教师都要和学生一起及时做出解答或说明,包括指出这个问题的价值如何?怎么解决?教师对问题的重视无疑是对学生的鼓励和认可,会进一步加强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
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通过实验演示,激发问题。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演示,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就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奇特现象提出问题。例:将烧瓶里的水加热到沸腾,然后停止加热,将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用冷水浇瓶底,发现热水又重新沸腾起来。这是为什么?
2、观察现象,引出问题。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课堂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置物理问题情景,学生会感到具体、亲切,有助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勤观察、勤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或回忆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提出问题。例:仔细观察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光,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雨后彩虹是怎么形成的?水中倒影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有日食、月食现象?……)
3、利用错误经验提出问题。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经常会受到一些习惯经验的影响。如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人推不动桌子,此时摩擦力大于推力等等。教学中可充分展现这些假象,通过讨论引起学生争论,设置问题情境。
4、通过对两种具有一定对应关系的不同现象做对比实验。比较两种现象的异同点,提出问题。例:对比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有何异同点?)
5、运用“逆向思维法”进行提问。所谓“逆向思维法”,是指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反向去进行研究与提问的方法。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法可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是否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将向哪个方向偏折?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此外,在探究时可以按如下的步骤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置问题情境→分析归纳内在规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在研究密度这一物理量时,问题的过程如下:
(1)设置问题情境:多组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例子。
(2)分析归纳:不同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不同的。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去表示这种现象?
三、让问题贯穿于科学探究的始终
问题既是科学认识的起点,又是终点。探究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科学探究不能“以问题开始,以答案结束”,而应“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在通过学习来发现或提出新的问题,尽量地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以打破在课堂上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要让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及想象力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总之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个或几个恰当的问题。有利于探究活动的进行。但在实际活动中,往往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我们要探究的问题相差较远或是一时还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地创设问题情境,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得到较大的增强。